大学英语遇到“翻转课堂”
摘要:“翻转课堂”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对传统
教学进行颠覆式的革新。我国近几年将其理念和模式引入到
各个阶段和学科的教学中,结合中国教学特点不断地探索。
文章首先指出翻转课堂的优势;其次探索如何在大学英语教
学中实现翻转课堂模式;最后探讨翻转课堂应用中 “道”
与“器”的关系。
关键词:翻转课堂;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的优势
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被动学习”时代结束,
科技让教育变得更加便捷、灵活和具有个性化,同时也提升
了学生的学习乐趣,这使得传统课堂模式无法满足人们对现
代教育的要求。翻转课堂借助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和崭新的
教学形式,充分地体现了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
念。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的“教”和“学”的重新认识和
反思,将被动地“听”转换成主动地“学”,有效地激发学
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它提倡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
利用视频等技术手段让学生在课前对所学内容进行学习,达
到知识传授的目的。课上师生共同进行知识内化过程,开展
师生教学互动对知识进行吸收和理解,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
生学习情况,同时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交流,形成良好
和谐的教学环境。
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除了继续强化英语的基础知识之
外还要注重交际能力的提高,加强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
养,将教学重心由语言知识技能的训练转为文化和思维方面
的训练,将语言技能与文化知识相结合,注意加强对文化问
题讨论的深度、逻辑思维、分析和推理等能力的培养,实现
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培养学生具有多角度和立体
的思维方式,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能力。
新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可以采用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体
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活动实
现由‘教’向‘学’的转变,使教学过程实现由关注‘教的
目的’向关注‘学的需要’转变,形成以教师引导和启发、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常态”。建立在建构主
义基础之上的,以支持开展学习活动为主的“翻转课堂模式”
符合了新指南的要求。
大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形式、授课模式、作息时间以及
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对于中
小学来说更容易实施。翻转课堂这种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作
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
信息输入和知识吸收内化中出现的问题。在新的教学模式里,
教学内容和先进的科技结合在一起,师生教学相长、学思并
用,不仅学习知识还可以进行思辨训练,使课堂成为培养创
新思维的载体。
二、大学英语教学应怎样“翻转”
翻转课堂教学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课前的教学视频,
也称之为微课,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相对于传统教学
来说在内容传递形式上是创新;二是课上进行的多种形式教
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吸收理解新知识的途径,在教学组织形
式上是创新。
(一)教学内容的“翻转”
在翻转课堂中,知识传授是以“微课”形式课前提供给
学生的。其优势为方便灵活,可重复学习。微课是为学生制
作的学习资源,是基于教学内容的精华提炼,在制作时要求
知识点准确、少而精、进行多视角的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的
微课在结构上要直奔主题,言简意赅;在内容上要有理有据;
形式上要画面简洁、声画同步、容易传递。英语教材是由不
同主题的课文组成的,知识点比较零散,因此教师必须明确
本单元教学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分析和设计以此创建学习内
容录制微课。教师也可以借助国家精品课程网和相关英语资
源网络等优质开放教育资源收集视频、音频、电子书或其他
类型的相关主题的资料用于制作微课。
读写课的词汇、句法等知识点比较适合制作成微课。篇
章结构分析应把握其整体性,注意课前问题的设置、运用思
维导图来介绍文本结构和背景知识。写作教学中涉及到应用
类型写作,如证明、会议记录或简历等,教师将这些体裁的
写作原则和要点以微课形式让学生在课前学习,课上进行写
作练习、师生共同修改和分析反面案例等活动。视听课设计
应根据课程内容和训练目的而决定,任务包括听写、判断和
推理等,表现形式可以是视频、音频、动画等。在设计和录
制微课时教师应根据班级的差异,结合学生特点设计个性化
的教学视频材料,同时设计出相关的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
进一步理解视频内容。
(二)课堂活动的“翻转”
“有意义的学习是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
概念相互作用下才可以发生的。”依据认知心理学观点,学
生能否掌握新知识是取决于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新知识能否
发生联系。在翻转课堂中课前的知识传授是学生学习新知识
的过程,课上的知识内化环节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将新旧知
识联系起来的一个深入互动的过程。
翻转课堂是混合型的学习模式,这包括独立解决问题,
开展探究活动,实施基于任务和项目驱动的学习形式等。在
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讲授时间占据比例较大,师生以及生
生之间的互动活动不多并且深度不够,有效互动少,难以促
使新知识在当堂课上被吸收和理解。正是这种先学习,带着
问题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探讨的过程促使学生学会
思考、学会学习,将学习的知识转化成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中的“道”与“器”
《周易? 系辞上》提到:“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
谓之器。”“道”是在人脑里产生的思想,属于意识形态。“器”
是盛装“道”的器具,是道得以传播的载体,是具体的物质。
通俗一点说,“道”解决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而“器”解决的是“用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从教育
学的角度来看,“道”和“器”对应的是教学的目标和教学
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
而采取的方式和途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差异要灵活和多
样化。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心,所有的方法和手段都应围绕
教学目标而展开。
翻转课堂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形式在其教学理念和
模式上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具备的优势。它将信息技术
和教学融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
化地提升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但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英语
课程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调整授课形
式。在进行翻转教学时应避免出现为了“翻转”而“翻转”,
一味地追求所有的课程都“翻转”的过犹不及,导致重“学”
轻“教”的情况,致使教师的主导地位缺失。教学内容传递
给学生的形式也不能是为了“微课”而“微课”,可以兼顾
其他形式的教学材料,如PPT、电子书等。在运用翻转课堂
模式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基础的问题,没有
必要对所有学生都进行翻转教学,避免重“器”轻“道”,
在各种教学改革中迷失方向。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各有侧重点,
只有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才能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为面临互联网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新的
机遇,促使计算机网络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改革进一步深化;
同时也要求教师从教学理念、教学形式、课堂活动和教学反
馈及评价等方面重新审视大学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惠来.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
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1,(2).
[2]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
2013,(4).
[3]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1,(4).
[4]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