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猕猴桃产业是四川省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在30余年发展历程中,已基本形成了以苍溪县、都江堰市、什邡市、彭州市、蒲江县、邛崃市、大邑县等地为中心,以安县、北川县、雅安市、汶川县等地为辐射区的猕猴桃产业带,2011年四川省栽培面积已达2.97×104 hm2,年产鲜果1.3×105 t,产值近11亿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从四川省猕猴桃产业优势出发,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坚持科学合理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品种选育,调整品种结构,加速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集成创新关键技术,建立产学研联盟,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猕猴桃;产业;现状;问题;建议;四川省
猕猴桃(Actinidia ssp.)为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藤本植物,全世界猕猴桃属植物共有66个种,中国有62个种[1]。中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猕猴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维生素C含量高,被誉为“水果之王”,经济价值极高[2-4]。四川省猕猴桃栽培始于1980年,当时从日本引进了新西兰的海沃德[Actinidia deliciosa(A Cheva1.)C.F. Liang et A. R.
Ferguson cv. Haward],种植面积约4.7 hm2,是国内开展猕猴桃经济栽培相对较早的省份[5-8]。经过30年的发展,猕猴桃产业已成为四川省龙门山脉一带及盆周山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地震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9]。2008年,在四川省农业厅发布的《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中,猕猴桃产业被列入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而进行重点支持,大大推动了四川省猕猴桃产业的迅猛发展[10]。然而,在该产业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认真分析四川省猕猴桃产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对于促进四川省猕猴桃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使其真正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四川省发展猕猴桃种植的优势条件
1.1野生资源优势
四川省作为中国野生猕猴桃分布中心之一,是国内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种类和蕴藏量最丰富的省份。相关研究结果表明[6-8],四川省猕猴桃属植物共有25种(含变种、变型),分别属于糙毛组(Sect. Strigosae Li)、星毛组(Sect. Stellatae Li)、斑果组(Sect. Maculatae Dunn)、净果组(Sect. Leiocarpae Dunn);分别为中华猕猴桃
(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昭通猕猴桃 (A. rubus Levl.)、城口猕猴桃(A.
chengkouensis C. Y. Chang)、葡萄叶猕猴桃(A. vitifolia C. Y. Wu)、多花猕猴桃[A.
latifolia(Gardn. et Champ.)Merr]、星毛猕猴桃(A. stellatopilosa C. Y. Chang)、天全猕猴桃(A. grandiflora C. F. Liang)、革叶猕猴桃[A. rubricaulis Dunn var. coriacea(Fin.
et Gagn.)C.F.Liang]、脉叶猕猴桃(A. venosa Rehd.)、毛蕊猕猴桃(A. trichogyna
Franch.)、薄叶猕猴桃(A. leptophylla C. Y. Wu)、硬齿猕猴桃(A. callosa Lindl.)、软枣猕猴桃[A. arguta(Sieb. et Zucc.)Planch. ex Miq.]、紫果猕猴桃[A. arguta(Sieb. et Zucc.)Planch. ex Miq. var. purpurea(Rehd.)C.F.Liang]、黑蕊猕猴桃(A. melanandra
Franch.)、狗枣猕猴桃[A. kolomikta(Maxim. et Rupr.)Maxim.]、四萼猕猴桃(A.
tetramera Maxim.)、海棠猕猴桃(A. maloides Li)、葛枣猕猴桃[A. polygama(Sieb. et
Zucc.)Maxim.]、柔毛木天蓼[A. polygama (Sieb. et Zucc.) Maxim. var. puberula]、美味猕猴桃[A. deliciosa(A Chev al.)C.F.Liang et A. R. Ferguson]、截叶猕猴桃(A.
truncatifolia C. Y. Chang et P. S. Liu. sp. nov.)、榆叶猕猴桃(A. ulmifolia C. F. Liang)、毛背猕猴桃(A. venosa Rehd. f. pubescens Li)、凸脉猕猴桃[A. arguta(Sieb. et
Zucc.)Planch. ex Miq. var. nervosa C.F.Liang]。猕猴桃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周边的中低山区的环形地带,地理坐标位于北纬26°03′-34°19′、东经102°00′-110°12′的广阔地域内,垂直高度在海拔600~1 500 m,总面积约3.6×105 hm2。通过对100多个县(市)进行资源调查[8],得出全省的野生猕猴桃资源蕴藏量为2.5×104 t,其中蕴藏5.0×102 t以上的县有17个,50 t以上乡镇有94个。而且四川省盆周山区是野生猕猴桃资源集中分布区,总蕴藏量约为2.3×104 t,占全省总蕴藏量的90%以上[8]。丰富的野生资源为四川省猕猴桃良种选育和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提供了先天优势条件。
1.2栽培品种优势
四川省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猕猴桃品种选育工作以来,已成功选育出了川猕1号(A. deliciosacv. Chuanmi No.1)[1]、川猕2号(A. deliciosa cv. Chuanmi No.2)[1]、川猕3号(A. chinensis cv. Chuanmi No.3)[1]、川猕4号(A. chinensis cv. Chuanmi
No.4)[1]、新观2号(A. deliciosa cv. Xinguan No.2)[11]、青翠(A. deliciosa cv.
Qingcui)[1]、红阳(A. chinensis var. rufopulpa cv. Hongyang)[12-14]、红华(A.
chinensis var. rufopulpa cv. Honghua)[15]、红美(A. deliciosa cv. Hongmei)[16]等系列猕猴桃优良新品种。其中,红阳和川猕系列品种在四川省及国内推广应用速度较快。通过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2006年又成功购买并引进了黄肉专利品种金艳(A. chinensis × A. eriantha)[17]。如今,红肉品种红阳、黄肉品种金艳和绿肉品种海沃德已成为四川省猕猴桃产业三大主栽品种。这些优质特色品种的培育与推广为四川省猕猴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
1.3生态条件优势
四川省地形地势复杂多变,生态条件丰富多样。这样的生态环境为猕猴桃生长发育提供了大量的适宜区域[18]。其中又以四川省盆周山区(龙门山脉带、秦巴山区、邛崃山脉带等)最适宜猕猴桃的经济栽培,该区域耕地总面积1.198×105 hm2,区域内低中山地占总面积的85.28%,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温13.7~18.8 ℃,年均日照时间1 224.7 h,年太阳辐射量356 kJ/cm2,年均降水量1
182.7 mm,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为猕猴桃高产优质提供了基本保障。
1.4时序优势
受秦岭-大巴山地形影响(阻挡冷空气),四川盆地与我国同纬度地区相比,年平均气温偏高1~2 ℃,尤其是冬季的平均气温比长江中下游地区高2~3 ℃,与广东省的北部相当。另外,四川盆地还具有春季气温回升快的特点,这使得四川省种植的猕猴桃比江苏、浙江、湖北、安徽等省要早熟7~10 d(同一品种),而比陕西、甘肃等省要早熟10~15 d,明显的时序优势有利于四川省猕猴桃提早上市[19],抢占市场先机。
1.5区位与市场优势
四川省地处西南腹地,是成渝经济区的核心部分,猕猴桃产区主要分布在川西龙门山脉、邛崃山脉等地带,区位及交通优势明显。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猕猴桃产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但震后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红阳猕猴桃成功走入上海、北京、厦门市等地市场后,四川省猕猴桃的果品价格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突出。
2四川省猕猴桃生产现状与特点
2.1主要栽培区域
目前,四川省的猕猴桃已基本形成了以苍溪、都江堰、什邡、彭州、蒲江、邛崃、大邑等县(市)为中心,以安县、北川、雅安、汶川等县(市)为辐射区的猕猴桃产业带,根据作者初步统计,2011年四川省猕猴桃经济栽培面积已达2.97×104 hm2,年产鲜果1.3×105 t,产值近11亿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排在全国第二位。
2.2品种与结构
四川省在20世纪80年代初进行猕猴桃经济栽培时只有海沃德一个品种,这种状况维持了近20年[20,21],后来随着我国自主培育的猕猴桃品种不断出现以及新西兰猕猴桃新品种的引入,才先后发展了红阳[22-24]、川猕系列[1]、金魁(A.
deliciosa cv.Jinkui)[25]、庐山香(A. chinensis cv. Lushanxiang)[26]、米良1号(A.
deliciosa cv. Miliang No.1)[27,28]、秦美(A. deliciosa cv. Qinmei)[29]、华美(A.
deliciosa cv. Huamei)[30-33]、武植系列(A. chinensis cv. Wuzhi series)[34-36]、华光系列(A. chinensis cv. Huaguang series)[30,37,38]、魁绿(A. arguta cv. Kuilv)[39]、金艳[17]等品种。在这些品种中,目前推广应用面积最大的品种为红阳,占全省栽培面积的60%以上;海沃德由于具有产量高、抗性强等突出优点,仍为四川省主栽品种之一,占全省栽培面积的25%;金艳作为黄肉品种,目前栽培面积占全省栽培面积的5%左右;其余的10%为其他品种。
2.3成熟期、产量及效益
红阳为早熟品种,在四川省各产区栽培其成熟期主要集中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由于平均单果重较小且抗病性较差,盛产期株产只有15~20 kg,产量为15~22
t/hm2,但其市场价格较高,近年来优质果平均价格均在16元/kg以上,产值可达20万元/hm2以上,最高可达30万元/hm2以上。海沃德为中熟品种,成熟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平均单果重145 g,产量30~37 t/hm2,按单价5元/kg计算,产值在15万~18万元/hm2以上。金艳为晚熟品种,成熟期在10月上中旬,平均单果重120 g,产量22~30 t/hm2,由于为专利品种,目前栽培面积中已投产的数量不多,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