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律风险报告书
一、合同风险管理是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核心
(一)从企业行为分类看合同的重要性
企业的任何行为都不同程度地伴随着法律风险,无论是从事日常业务活动还是进行投融资活动等都意味着不同的法律风险,对这些行为进行两个维度分析和关注是必要的:一是纵向的政府管制,包括工商、税务、劳动和社会保障、车辆管理、行业管理等;二是横向的交易行为,包括企业与各类市场主体合作(契约为基础)和竞争的行为。
企业的设立和经营都建立在契约基础之上,经济学家把企业视为“合同束”,从法律的角度看,同样可以说企业的绝大多数行为是以合同为表现形式的。
以有限公司的设立、经营为例,至少可能需要以下方面的协议支持:
公司设立——公司设立协议(一人公司除外);
公司住所——土地使用协议/房屋租赁协议;
生产经营——知识产权转让协议;
股份流转——股份转让协议;
劳动用工——劳动合同;
业务活动——业务合同(根据公司经营范围的不同可能是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委托合同、运输合同、建筑合同、加工承揽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
资本并购——资本并购合同;
公司融资——借贷合同、担保合同等。
可以说一个好的合同管理就意味着控制了企业法律风险的大部分和核心成分,而合同的管理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法律风险管理在任何一个阶段介入都有意义,但意义不同。从企业运作的效率看,事前介入最佳、事中介入尚可、事后介入较差,法律的作用就像杠杆,只有把支点放在“事前防范”这个正确的支点上,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由上可以看出,公司的大多数法律风险属于合同风险。
二、如何防范与控制合同法律风险
(一)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管理过程常见问——“五化”
1.合同使用、保管、执行部门分散化——不利于合同风险的控制
2.合同文本使用无序化——用不好反受其害
3.合同的履行和变更随意化——导致违约和索赔事件的发生
4.时效观念淡化——有权变没权,有理变没理
5.合同纠纷发生后处理措施的非理性化——导致主动变被动
(二)建立健全制度——企业合同管理的基本制度
根据企业全面法律风险管理的要求,为有效防范和控制企业的合同风险,公司在合同管理方面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合同管理应该是分工负责、统一管理。在机构设置上要体现网络化原则,应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上下左右形成网络体系,使企业内部的各个有关部门和分支机构,都承担合同管理的任务。为此,公司应该建立或完善以下合同管理制度:
(三)进行流程控制——
(四)控制与防范合同法律风险
1. 主体资格、资信审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律师提示:从主体审查开始是最重要、最有效率的合同风险防范手段,许多合同风险及损失看起来发生在合同的履行阶段,但实际上往往是因为对交易对方主体情况不够了解埋下的隐患所造成。
(1)审查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解决有没有“能力”(资格)的问题
①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审查主要针对当事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②对方当事人为法人:包括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机关、社团等,需要审查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③对方当事人为其他组织,如独资企业、合伙人、企业分支机构等,无独立法人资格,要审查其《营业执照》,对于分支机构还需要审查其总公司的相关情况。
(2)调查合同主体的信用状况和履约能力——解决有没有“实力”的问题
合同利益的实现,不仅需要合同主体合法,更需要对方当事人实际的履约能力。因此审查对方的合同履约能力如生产规模、资信情况、商业信誉、历史履约情况等。
建议:重大投资前的尽职调查必不可少,尤其是大额交易、首次交易、异地交易更是如此!
商场如战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合同文本及签字、盖章审查——慎重使用标准合同、合同范本
对于合同范本应该注意:
(1)如果是格式合同,应当要认真填写,避免对己方不利和引起争议的情况出现。
(2)如果合同范本是由对方提供的,往往是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利益而对我方的利益作出较多限制或考虑甚少,在签订合同时可能因为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公司不得不接受一些对自己不利的条款,但即便如此,也要在签约时充分注意到这些约定对公司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以便有准备地进行防范和控制,同时尽可能地从维护我方利益的角度给对方相应的限制。当然上述工作需要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律师参与才能保证质量。
(3)如果合同文本是由我方提供的,在签订时也不能粗心大意,由业务人员草签后再进行专业的法律审查。
(四)合同存在的问题及审查意见:
1.关于合同名称
1.1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合同文本为乙方提供,合同名称原为《商务合同》,建议明确合同名称和性质,以规范合同格式,也有助于总体上明确双方交易的性质和范围。
2.关于合同签订地,要求完整、规范,使用全称,且合同签订地与争议解决的起诉法院相联系,明确后对自己方有利。
3.关于第一条标的、数量、价款及交货时间
3.1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该条书写形式为应表述明确,有履约的起止界限,有具体的截止日,约定交货的最长期限,这样不易引起争议。
另关于“开据增值税票”约定,律师提醒应明确另开据增值税票时间及具体要求,
4.关于第二、三、四条──产品标准
4.1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其中的“企业标准”、“产品说明书”两项内容,应该作为合同的附件,在签约前甲方应指定技术人员审查其具体内容,以免在履行合同时甲方因不熟悉合同中的“企业标准”、“产品说明书”而出现不利于己方的情况,如有关产品标准并不适合甲方的实际情况。律师认为事前明确相应内容,并作为合同的附件仍是最好的选择。
5.关于第五条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
5.1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有的合同约定为“标的物所有权自供货时起转移,但甲方未支付价款义务的,标的物仍属于乙方”。总的来说,上述条款不明确且对甲方不利。建议改为“标的物所有权自乙方交货后转移至甲方”。这样既明确,也删去了对甲方不利的条款。但应注意,根据法律规定,所有权归甲方后,货物灭失或损毁的风险也转移至甲方。
6.关于第六条交(提)货方式、地点,要求交货方式、地点明确
7.关于第七条运输方式及到达站(港)和费用负担,应明确由那家负担。
8.关于检验标准、方式、地点及期限。约定检验标准所指应该明确,具体化、特定化,例如“系统安装调试完统安装试毕,投入运行3个月后,按照本合同附件2(技术协议),双方在安装现场共同验收。”这样约定明确而具体,且很好的维护了甲方的利益,因为延长验收时间对甲方发现可能的产品质量问题及付款方面都是有利的。
9.关于成套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9.1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实践中有的合同为“乙方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调试并指导安装。”律师提出是否明确安装时间、所派人数及人员资格等问题。经律师提示协商后改为“乙方按照甲方要求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调试并指导安装。”
10.关于第十条结算方式、时间及地点
10.1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实践中为“发预合同全款的30%,货前到乙方公司验收合格后付合同全款的30%,安装调试正常运行3个月付合同全款的30%,合同全款的10%为质量保证金,壹年内付清。”该条款问题多多,书写错误、词句不通、且表述不明,一旦有争议,对甲方非常不利。
另律师建议在付款的具体方式,如现金或转帐等事项予以提示,
10.2律师建议修改为“在本合同生效后一周内,预付合同全款的30%,发货前甲方到乙方验货合格后付合同全款的30%,系统投运验收合格后一周内付合同全款的30%,合同全款的10%为质量保证金,质保期满后一周内付清。”
11.关于第十一条违约责任
11.1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有的合同未作任何约定。律师建议约定违约责任,建议条款为:
“如甲方收到乙方产品经验收合格并正常运行后,未如常运按合同约定付款的,按应付款的﹪承担违约责任。”
“如乙方在收到甲方货款(含预付款)后,未按合同含约定交货,乙方应按甲方已付款的﹪承担违约责任。”
“因乙方产品质量问题或乙方未尽到妥善安装、调试义务而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