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数学教学论考试题及答案

中学数学教学论考试题及答案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中学数学教学论考试题及答案

1. 数学教学论是人们把 教学过程,学习过程 作为认识过程来深刻分析的结果.

2. 数学教学论亦称数学教育学.它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数学教育哲学和数学教育心理学.

3. 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是21世纪的三大特征.

4. 九年义务教育分为3个阶段,第一学段是指 1至3三年级,第二学段是指 4至6年级,第三学段是指7至9年级.

5.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合作者.

6. 数感 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要素.

7. 数学的社会价值,从数学的起源来看,人们的社会实践 是数学的源泉,从数学的发展来看,社会的需要 是数学发展的实际支点.

8. 从数学科学的客观真理性看,社会实践是检验数学内容客观真理的唯一标准.

9. 数学的教育价值:数学科学的工具价值,数学科学的认识价值,数学科学的德育价值,数学科学的美学价值. 10. 中学数学的特点: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

11. 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规律认识数学内容

的内在理性活动.

12. 数学思维的成分主要包括 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

13.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某种活动的 本领, 包括完成某种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

14. 数学能力按数学活动水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学习数学(再现性)的数学能力;另一种是 研究数学 (创造性)的数学能力

15. 数学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数学活动的一种动作方式,往往表现为完成数学任务所需的动作协调和自动化。数学技能也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但主要是 心智技能。

16. 数学能力是以概括为基础,将运算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与思维能力与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所组成的开放的动态系统结构。

17. 奥苏伯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从认知过程出发,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分为三类:表征学习、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18. 三种基本学习观包括行为主义的学习观、认知论的学习观和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9. 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 教学. 20. 启发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要求是要 组织好学生,也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启发活动的积极性。

21. 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 本质属性 的思维方式。

22.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课堂教学。

23. 自我教育就是在 自我评价 的基础上实现的。

24. 传统中的数学教育研究主要是以 解决数学问题、概括教学经验 和探索教学方法为内容的研究。

25. 数学记忆包括:获得、保持、再现三个阶段。

26. 数学来源于现实,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这是费赖登塔尔的基本出发点。

27. 数学教学的任务在于,随着学生们所接触的客观世界越来越广泛,应该确定各类学生不同阶段必须达到的数学现实,并且根据学生所拥有的数学现实,采用相应的方法予以纷纷附和扩展。

28. 波利亚对教学心理学有独特的见解,他就学生的思维过程的描述做了一张我们怎样思考的图,成分包括动员与组织,辨认与记忆,充实与重新配置,分离与组合,部分与整理;并且提出了三条教学目标主动学习、最佳动机、阶段序进。

29. 《标准》指出了义务教育的任务是人人学有用的教学、人人掌握教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教学。 30. 数学思想方法一词无论是在数学,数学教育范围内,还是其他教学中都已被广泛使用。

31. 模型是对原型的一种抽象或模仿。

32. 化归 是转化和归结的简称。

33. 导入技能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 针对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直观性原则,适度性原则.

34. 讲解技能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科学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计划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35. 我们通常把变化技能分为声音的变化,节奏的变化,肢体的变化,位置的变化.

36. 归纳法是教师引领学生以准则简练的语言对课堂讲授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总结 梳理讲授内容理清知识脉搏突出重点和难点一般的规章系统的知识结构等的结束方法.

37. 在标准化考试中,按照试题的正确答案是否唯一,评卷给分是否客观,可以把试题分为客观性试题和系统性试题 两种类型.

38. 在中学数学教育测试中,通常学业考试分为常规性考试与目标参考性考试 两种.

39. 数学学习评价是指由计划,有目的地收集有关学生在数学知识 掌握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对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 40. 科学思维一般指理性的认识过程,是大脑对 客观事物 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二.名词解释

1. 数学化:弗赖登塔尔认为,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就叫做数学化,简单地说,数学的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就是数学化。

2. 数感:所谓数感,就是人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

3. 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提出设想,合理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或因素,人为的干预,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成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4. 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学生,某一班级学生或某一年级学生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学生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

5. 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

6. 数学概念:数学概念是用数学语言反映一类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7. 科学思维:科学思维一般指理性的认识过程,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地和概括的反映。

8. 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

9. 能力:能力通常指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某种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10. 数学能力:数学能力是顺利完成数学活动所具备的而且直接影响其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11.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找出新答案,发现新关系或创造新方法的思维,它是思维的高级形式。

12. 数学学习:一种科学的公共语言学习。

13. 条件反射说:通过一定声响与肉块的多次结合,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应的实验,认为学习是一种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是一种经典的条件反射。

14. 数学认知结构:指的是学生大脑中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15. 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其他活动的影响。

16. 智力: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认知活动的各种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 17. 双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8. 双基教学模式:一种教师有效控制课堂的高校教学模式

19. 集合思想:指应用集合论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20. 课堂教学技能:教师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科知识的获得不同,教学技能必须通过实践,通过训练而获得。

21. 教学技能: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顺利完成各种教学任务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系列活动方式。

22. 板书:是教师上课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在黑板上书写的凝结简练的文字、图形、符号等,它是用来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言语活动方式,又称为教学书面语言。

23. 数学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数学活动的一种动作方式,往往表现为完成数学任务所需要的动作协调和自动化。

24. 学习: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经验的获得,以及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过程。从狭义上讲,学习仅指人类的学习。

25. 说课:就是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的解说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教学观点,表达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 26. 数学观:就是对数学基本看法的总和,包括对数学的哲学认识,对数学的事实、内容、方法的认识,对数学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的认识与定位,以及对数学全方位的、多角度的透视。

27. 数学“双基”:所谓双基就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8. 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内容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进一步抽象和概括,属于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的范畴。

29. 数学交流能力:指运用数学语言进行知识信息、情绪感受、思想观念的交流的能力。

30. 数学方法:就是人们从事数学活动所用的方法。

三.简答

1.请简述概念的类型及数学概念的特点。

答:按照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的观点,通常将概念分为以下四类:①.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②.具体概念和科学概念;③.非语言性概念和语言性概念;④.一级概念和二级概念。数学概念具有以下的特点:①.概括性;②原理性;③理想化。

2.简述教学过程优化的要求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怎样实施优化?

答:要求:①.对教学目标的最优化;②.对教学内容的最优化;③.教学方法的最优化;④.习题练习的最优化。实施优化的方法:①.引导学生将知识转为能力;②.积极开展数学探究,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③.淡化形式化的教学,注重应用与创新;④.注重学生个性和人格健全的发展。

3.请简述引入新课的方式有那些

答:引入新课的方式有:①.从具体到抽象进行引入;②.从特殊到一般进行引入;③.通过实践引入;④.从揭示数学知识间的矛盾引入;⑤.应用类比来引入⑥.开门进山的引入。

4、简述数学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⑴ 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 ⑵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还是科学和技术的语言; ⑶ 数学是学习一切学科的基础和工具。

5、什么是数学的双边活动?

答: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他们都是围绕着数学教材进行 的。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索,而学生应积极思考,不要 盲目的追求,要把自己真正的投入与数学当中。

6、中学数学教育评价的步骤有哪些?

答:(1)制定评价目标; (2)选择评价手段; (3)评价实施; (4)结果分析。 (以上要点应适当展开解释)

7、简述说课人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答:⑴认识是说好课的前提; ⑵情感是说好课的动力; ⑶意志是说好课的保障。 (以上要点应适当展开解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