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锰测定方法

锰测定方法

基本项目测定方法 总锰

第 1 页 共 12 页

总 锰

锰(Mn)有钢铁样的金属光泽。锰的化合物有多种价态,主要有二价、三价、四价、六价和七价。锰是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地下水中由于缺氧,锰以可溶态 的二价锰形式存在,而在地表水中还有可溶性三价锰的络合物和四价锰的悬浮物存在。在环境水样中锰的含量在数微克/升至数百微克/升,很少有超过1mg/L的。锰盐毒性不大,但水中锰可使衣物、纺织品和纸留下难看的斑痕,因此一般工业用水锰含量不允许超过0.1 mg/L。锰的主要污染源是黑色金属矿山、冶金、化工排放的废水。

1. 分析方法的选择

(1) 原子吸收法灵敏度高,可直接用于水中锰的测定。

(2) 测量高锰酸盐的紫红色的光度法选择性较好,经常被采用。

(3) 甲醛肟光度法为ISO的标准方法,灵敏度比高锰酸盐法高。

2. 样品的保存

水样中的二价锰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能被空气氧化为更高的价态而产生沉淀,并被容器器壁吸附。因此,测定总锰的水样,应在采样时加硝酸酸化至pH<2;测定可过滤性锰的水样,应在采样现场用0.45μm有机微孔滤膜过滤,再用硝酸酸化至pH<2保存。

基本项目测定方法 总锰

第 2 页 共 12 页 (一)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11911--89

概 述

1. 方法原理

在空气—乙炔火焰中,锰的化合物易于原子化,可于波长279.5nm处,测量锰基态原子对锰空心阴极灯特征辐射的吸收进行定量。

2. 干扰及消除

影响锰原子吸收法准确度的主要干扰是化学干扰。当硅的浓度大于50 mg/L时,对锰的测定也出现负干扰;这些干扰的程度随着硅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如试样中存在200 mg/L氯化钙时,上述干扰可以消除。一般来说,锰的火焰原子吸收法的基体干扰不太严重,由分子吸收或光散射造成的背景吸收也可忽略。但对于盐量高的工业废水,则应注意基体干扰和背景校正。此外,锰的光谱线较复杂,例如,在锰线279.5 nm附近还有279.8 nm和280.1线,为克服光谱干扰,应选则最小的狭缝或光谱带。

3. 方法的适用范围

本法锰检出浓度是0.01 mg/L,测定上限为3.0 mg/L。本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及化工、冶金、轻工、机械等工业废水中锰的测定。

仪 器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稳压电源。

(2) 锰空心阴极灯。

(3) 乙炔钢瓶或乙炔发生器。 基本项目测定方法 总锰

第 3 页 共 12 页 (4) 空气压缩机,应备有除水、除尘装置。

(5) 仪器工作条件:不同型号仪器的最佳测试条件不同,可由各实验室自己选择,按下表参考。

原子吸收测定锰的条件

光源 Mn

空心阴极灯

灯电流(mA) 7.5

测定波长(nm) 279.5

光谱通带(nm) 0.2

观测高度(nm)

7.5

火焰种类 空气—乙炔 氧化型

试 剂

(1) 铁标准贮备液:准确称取光谱纯金属铁1.000g,溶入60ml 1+1的硝酸中,加少量硝酸氧化后,用去离子水准确稀释至1000 ml,此溶液含铁为1.00 mg/ ml。

(2) 锰标准贮备液:准确称取1.000g光谱纯金属锰(称量前用稀硫酸洗去表面氧化物,再用离子水洗去酸,烘干。在干燥器中冷却后尽快称取),溶解于10 ml 1+1硝酸。当锰完全溶解后,用1%硝酸稀释至1000 ml,此溶液每毫升含锰1.00 mg。

(3) 铁锰混合标准使用液:分别准确移取铁和锰贮备液50.00 ml和25.00 ml,置1000 ml容量瓶中,用1%盐酸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液每毫升含铁50.0μg,锰25.0μg。

步 骤

1. 样品预处理

对于没有杂质堵塞仪器进样管的清澈水样,可直接喷入进行测定。如果总量或含有机质较高的水样时,必须进行消解处理。处理时先将 基本项目测定方法 总锰

第 4 页 共 12 页 水样摇匀,分别适量水样置于烧杯中。每100 ml水样加5 ml硝酸,置于电热板上在近沸状态下将样品蒸干至近干。冷却后,重复上述操作一次。以1+1盐酸3 ml溶解残渣,用1%盐酸淋洗杯壁,用快速定量滤纸滤入50 ml容量瓶中,以1%盐酸稀释至标线。

每分析一批样品,平行测定两个空白样。

2. 校准曲线绘制

分别取铁锰混合标准液0、1.00、2.00、3.00、4.00、5.00 ml于50 ml容量瓶中,用1%盐酸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盐酸调零点后,在选定的条件下测定其相应的吸光度,经空白校正后绘制浓度—吸光度校准曲线。

3. 试样的测定

在测定标准系列溶液的同时,测定试样及空白样的吸光度。由试样吸光度减去空白样吸光度,从校准曲线上求得试样中锰的含量。

计算

锰(Mn,mg/L)=Vm

式中,m—由校准曲线查得锰量(μg);

V—水样体积(ml)。

精密度和准确度

用1%盐酸配制含锰1.04 mg/L的统一样品,经13个试验室分析,得锰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85%;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88%;相对误差为-2.5%;加标回收率为99.9±3.9%。

全国12个省13个市得实验室对本地区42种不同类型的实际水样 基本项目测定方法 总锰

第 5 页 共 12 页 进行6次平行测定和加标回收率实验,获得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良好。以下表列出了部分结果。

部分水样锰的分析结果(mg/L)

实验室号 样品名称 6次测定均值 相对标准偏差(%) 加标回收率(%)

2 机械厂废水 0.838 1.8 98.2

5 化工厂废水 2.37 0.2 98.0

6 河水 0.17 0.0 104.0

11 地下水 0.39 1.32 101.0

12 湖水 0.109 1.6 101.0

13 冶炼废水 11.16 0.93 100.8

注意事项

(1) 各种型号的仪器,测定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选择合适条件。

(2) 当样品的无机盐含量高时,采用氘灯、塞曼效应扣除背景,无此条件时,也可采用邻近吸收线法扣除背景吸收。在测定浓度允许条件下,也可采用稀释方法以减少背景吸收。

(3) 硫酸浓度较高时易产生分子吸收,以采用盐酸或硝酸介质为好。

基本项目测定方法 总锰

第 6 页 共 12 页 (二) 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GB11906--89

概 述

1. 方法原理

用高碘酸钾氧化低价锰为紫红色的高锰酸盐,于波长525nm处进行光度测定。在酸性介质中,用高碘酸钾氧化需长时间加热煮沸才能完成;而本方法在中性(pH7.0—8.6)溶液中,有焦磷酸钾-乙酸钠存在时,高碘酸钾可于室温下瞬间将低价锰氧化为高锰酸盐,且色泽稳定16小时以上。

2. 干扰及消除

水样中常见的金属离子和阴离子均不干扰锰的测定。含有强还原剂或氧化剂的污水,或含有悬浮物的废水,应预先加入硝酸和硫酸(或高氯酸)加热消解后测定。

3. 方法适用范围

本方法测锰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 mg/L(吸光度A为0.010时,所对应的锰浓度)。使用50mm光程比色皿时,50 ml水中锰量低于125μg时,符合比耳定律。本方法适用于环境水样和废水样中锰的监测。

仪 器

分光光度计,50 mm光程的比色皿。

基本项目测定方法 总锰

第 7 页 共 12 页 试 剂

(1) 焦磷酸钾-乙酸钠缓冲溶液:称取焦磷酸钾230g和结晶乙酸钠136 g溶于热水中,冷却后定容到1000ml。此溶液浓度焦磷酸钾为0.9mol/L, 乙酸钠为1.0mol/L。

(2) 2%(m/V)高碘酸钾溶液:用1+9硝酸配制。

(3) 锰标准溶液:称取0.5000 g(准确到0.0001 g)纯度不低于99.9%的电解锰,溶于1+1硝酸10 ml中,加热溶解后移入500 ml容量瓶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贮备液每毫升含锰1.00

mg,再定量移取部分溶液到另一只容量瓶中,用水稀释成每毫升含锰50.0μg的使用溶液。

步 骤

1. 校准曲线绘制

分别吸取0、0.50、1.00、1.50、2.00、2.50 ml锰标准使用液置于6只50 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25 ml,加入10 ml焦磷酸钾-乙酸钠缓冲溶液,摇匀后再加入2%(m/V)高碘酸钾溶液3 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分钟后,用50 mm光程的比色皿在525 nm处进行光度测定,以水作参比。由所测得吸光度经空白校正后对锰的量绘制校准曲线(或进行相应的回归计算)。

2. 样品的测定

悬浮物较多或色度较深的废水样,取25.00 ml混匀样两份置100

ml烧杯中,加入5 ml硝酸1+1硫酸(或高氯酸)2 ml,加热消解直至冒白烟(若试液较深,还可补加硝酸继续消解),蒸发至近干(勿 基本项目测定方法 总锰

第 8 页 共 12 页 干涸),取下。稍冷,加少量水,微热溶解,定量移入50 ml比色管中,用1+9氨水调至PH近中性,其中一份按校准曲线绘制的相同步骤显色,另一份用水代替高碘酸钾溶液同样操作作为参比溶液,在525 nm处测量吸光度。

对于清洁的环境水样可省去消化操作,直接取25 ml水样置50 ml比色管中,按所述步骤直接显色和测量。

计算

锰(Mn,mg/L)= Vm

式中,m—由校准曲线查得或用回归方程算出的锰量(μg);

V—水样体积(ml)。

精密度和准确度

8个实验室分析了三种不同浓度的地表水或工业废水,结果如下。

此外,七个省(市、区)分析了本地区的地下水、地表水、工业废水共16个样,回收率在91.7~105%之间。

八个实验室分析三个统一样品的结果

样品名称 测定均值(mg/L) 室内相对标准偏差(%) 室间相对标准偏差(%) 平均加标回收率(%)

地表水 0.226 3.94 14.2 99.2

铁厂总排污水 0.792 1.54 5.93 100.7

转炉废水 34.9 0.94 2.55 101.2

注意事项

(1) 酸度是发色完全与否的关键条件,pH应控制在7~8.6之间,方法选用的pH值为7.3~7.8间。若pH<6.5,则发色速度减慢,影响测定结果。加入的焦磷酸钾-乙酸钠溶液具有一定的缓冲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