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为社会~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为社会~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为社会~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十二五以来,我们丹阳经济开发区大胆破除旧思想、
旧观念,开拓创新,锐意改革,积极进取,采取多种方式,
使社会事业建设走上了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的快车道。丹
阳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发展的实践充分说明了精神文明建
设的极端重要性,说明只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为社会
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
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论、信念、道德、
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邓
小平同志明确地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划分为教育科学文化
和思想道德这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在如何抓好两个文明建
设方面,邓小平指出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
会协调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在切实抓好
社会事业各项建设的同时,花大气力抓社会事务部门的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干部职工思想素质、文化素质、道德
水平得到提高,为确保社会事业发展的稳步持续发展提供了
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也是一项广泛而
持久的群众性活动,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投入、广泛参与,
才能抓出成效,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这就需要各级领
导班子去进行认真深入的组织发动工作,制定规划、提出任
务、积极实施,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建立领导责任制。各级党委(总支、支部)要定期对精
神文明建设任务进行研究、部署,并经常检查督促,一把手
要对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负全责,分管领导负主责,其他成
员要各司其职。二是建立、健全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工作机制。
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纳
入年度的工作安排,纳入考核干部的重要条件,做到两个计
划一起订,两个任务一起下,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
起要。三是抓好领导干部自身的示范导向作用。各级领导干
部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倡导者,而且更应该成为模范实践
者,使自己的言行在广大干部职工中产生示范导向作用。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以建设企业精神为主要内容。
我们所提倡的企业精神,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
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有中国特色、行业特点、企业个性的企
业精神,它是指一个单位或一个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在企业实
践中形成并对实践起主导作用的共同的价值观,是全体员工
对本企业本单位的宗旨、意愿、行为等价值取向高度概括的
认同。企业精神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凝聚
全体企业员工的精神力量。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精神虽各有
其独特的内涵,却又是互相联系、相互交融、相辅相成,并
有其共同的目的,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不可或缺的。
在长期的社会事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开发区社会事务
局的全体工作人员逐步培育形成了“团结、敬业、开拓、创
新”的社会事务精神。这种精神的形成,是我们开发区社会
事务局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所决定的,团结,对于社会事
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开发区社会事务局的特点是点
多、线长、面广,不仅在单位内部要上下左右团结一致拧成
一股绳,而且与兄弟单位部门、与开发区各村(社区)之间
也要团结一致,争取他们的支持、协调、参与,才能确保社
会事业稳步发展;敬业是社会事务局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
只有敬业才会以社会事务为业,爱集体、爱岗位,才能增强
部门的向心力;敬业可以说社会事务局全体工作人员的本
色。社会事务局职能的发挥,哪一项都离不开全局工作人员
扎实、勤奋的工作,离不开全局工作人员的刻苦钻研;开拓、
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只有不断勇于改革创
新,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
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缺一不可。作
为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的主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理所当然
要以发展社会事务建设为目的,在实践中,我们注意把精神
文明建设渗透到社会事务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使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抓好精神文明精神,必须以思想政治工作为载体,才能
不断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负,为社会事务改革与发展
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
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机制作保障。为此,我们丹阳开发区认真
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 领导班子成员既要对物质文
明建设负责,也要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负责。丹
阳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专门制定和下发了《关于加强思想
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考核的一个重
要依据,同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目前,
丹阳开发区已普遍形成了以党工委、管委会为领导,各部门
领导为主导,广大党员为主体、专兼职政工干部为骨干、党
政工?i妇齐抓共管,层层负责,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
新格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