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美学的内容及特征
摘要:
设计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功能美、材料美、技术美、科学美和装饰美
。设计的研究内容
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艺术门类,因而,设计美学也有别于传统的绘画和装饰,其研究内容自然
也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
设计美学与设计艺术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是从审美的角
度理解设计。
设计美学把美学应运于生产技术领域,使美学与技术达到和谐统一。在设计历史和
未来的设计中,都具有其独特的设计审美的特征。
关键词:
设计美学、设计、审美
美作为人类可以反映到的事物的一种属性,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属性,人类既
是美形成条件中两种客观存在中的一方,又可作审美的主体。美是通过事物的形
式表现出来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感性直观性。设计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
探讨设计领域中美学问题的一门应用美学,它把美学运用于生产技术领域,使艺
术美与技术美达到和谐统一。要准确把握设计美学的涵义要到人们的生产、生活
实践过程中来找寻答案,来更好的服务于作为主体的人。
设计的核心是一种创造行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计产生于人类有目的
的活动,它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的方式
传达出来的过程。设计作为人类创造事物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就是改善人不良的
生活环境、落后的生产工具以及人自身。终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从人
类文明的起源看,设计和艺术是同步的,设计与艺术本身在历史发展中是同源而
异流。后来设计注重生活的器具,而艺术却重视人类的心理。设计是为人而设计
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自然,设计审美也遵循人类基本
的审美意趣:对称、韵律、均衡、节奏、形体、色彩、材质、工艺„„凡是我们
能够想到的审美法则,似乎都能够在设计中找到相应的应用。
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设计艺术的所有领域,从产品到设计计划、构思过
程、设计方法到设计的技术、制造;从物的使用功能到设计的文化品位、表现形
式风格等;从造物的形态到造物的思想与理想;从审美时尚到市场消费等多种价
值尤其是审美价值和研究。
设计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功能美、材料美、技术美、科学美和装饰美五个方
面。产品的实用功能虽然与其自身的功能美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但实用功能却
直接影响着主体对它的审美评价,实用甚至可以转化为审美。这种美可称之为效
用的美或功能之美。“功能美”最本质的内容是实用的功能美,即明确表现功能
的东西就是美的。功能主义设计思潮创立了一种简洁、明快具有现代审美感性和
时代性的新风格,深刻发掘了来自功能结构的美。但现代主义把装饰美与功能美
截然对立的美学思想,在对功能美的认识上存在一些局限。技术美学是研究物质
生产和器物文化中有关美学问题的应用美学学科,是随本世纪现代科学技术进步
产生的新的美学分支学科。它与文艺美学和审美教育相并列,构成了美学的三大
应用学科。技术美与功能美是相伴而生的另一种审美形态,但技术美是从其审美
价值的本源和构成形态上作出的界定,而功能美则是从其审美价值的表现和效用
形态上作出的界定。当今,材料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它作为现代文
明的三大支柱之一,往往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一项新的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
产力,关键也取决于材料。当然,现代工业设计更离不开新材料的支持。各种材
料的物质性使其能适用于结构、器件、用具、机器等产品,材料的不同性质和特
征,往往决定了不同的造物品类和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属性。科学美作为相对独立
的审美形态,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美。科学美不仅体现于科学研究成果,而且显
现在科学创造过程之中。科学美是理智所领会的一种和谐,它揭示了科学美的独
特性。科学美是是科学家的理智对大自然的感知、领悟和发现。科学美显现的是
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是内在的、深奥的、凭理智可领会的美。科学美是美的一种
高级形式,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结晶。科学美客观地存在于人类创造的科学
发现和发明之中,它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
装饰艺术对设计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视觉美感方面的装饰特征是持续性、程
式化、单纯化、夸张化、平面化、符号化。装饰之美是表现性的、形式化的,它
诉诸于视觉,以美的形式符号刺激视觉,满足视觉,陶冶和发展人的造型想象。
在设计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时期的设计都有其独特的审美需求。原始艺术是
实用与审美的统一,艺术和设计、技艺在人类的早期是完全相通的。在古希腊技
术就是艺术,在中国古代,技和艺也是相通的,艺的原义是“艺黍稷”,即种植
谷物的意思。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丢勒等人就是这
种双栖式的人物,一方面是艺术家,又是设计师。
现代设计的产生与现代艺术的同步出现的,同时在工业革命发展上走在前面
的英国,出现了一批设计家,他们在原有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被
称为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风格,其代表人物为设计家、诗人威廉·莫里斯,他的
设计涉及到许多领域。莫里斯认为要复兴中世纪歌德式的风格,认为只有上述风
格的设计才是“真挚”的。其代表作有为诗人乔叟的诗集所作的书籍装帧设计等。
在设计作品中,他运用了木刻的方法,将插图和各种植物花卉图案组成精美华丽
的版面色调。
德意志设计联盟领袖穆特修斯提出了这样的设计思想:第一,设计的核心是
为大工业服务;第二,必须以标准化为核心。当时德国工业同盟中最好的设计师
就是贝伦斯,他在AEG的实践为穆特修斯这些思想做出了例证。 贝伦斯试图实
现“在所有的机器生产的产品中,体现艺术和工业的内在联系”,他说:“大家都
同意,我们拒绝为生产去复制手工艺作品或历史风格的造型。” 贝伦斯通过理性、
现代的设计语言和高品质的艺术创意,使AEG成为了新工业的代表,也使他自己
成为世界现代主义设计的创始人。在贝伦斯的实践和思想中,已经蕴含和体现出
了现代主义设计审美的一些核心要义,他认为现代主义设计具有形式简单、反装
饰性、强调功能、高度理性化和系统化特点;现代主义设计的目的是把设计改变
为向广大人民服务为已任的探索,是一种具有高度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色彩的知识
分子的探索;现代主义设计的目的不是创造个人表现,而是努力创造一种非个人
性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大批量生产的、普及的新设计。
1919年,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建立鲍豪斯, 鲍豪斯的艺术方向和艺术审美
风格体现在实际的工艺训练、灵活的构图能力、与工业生产的联系等。鲍豪斯在
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陈规,认为手工业需同机器生产结合
起来,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上钩,这一时期
的设计偏重于功能美。
后现代在设计上被指定为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到当代的一个时间阶段,一般把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设计运动、设计探索活动都归为后现代主义
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并不具有一种明确的设计宗旨与设计风格,而是一种要求
在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的设计思潮。现代主义设计审美是与工业社会的标
准化、专业化、同步化和集中化等高效率、高技术原则相一致,强调功能、结构
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强调理性主义设计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审美则是与后工业社
会相一致,倾向与有机的和应用性装饰的,强调富于幽默感和生活情趣。
设计美学是把美学原理广泛运用到设计之中而产生的一种应用美学。它是通
过设计审美的创造,通过设计的美感作用来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美化环境的涉
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综合性的、边缘性的、应用性的学科。设计美学又是一
门交叉性学科,因为它包括了艺术哲学领域和物质生产领域。设计的产生源于物
质功能的消费需要,而“美”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有感性层面,也有理性层面;
有物质性的层面,又有精神性的层面。自然界有美,艺术作品中有美,生活器物
亦有美,只要是在人的生活天地里,美无处不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功能性
的消费越来越多的地渗透进审美性的内涵。由物质性的追求转向精神性的追求、
文化性的追求、所有这一切,将美学从传统的艺术哲学领域拉向了物质生产的领
域。
【参考书目】
1.《设计艺术学概论》 余强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
2.《设计概论》 尹定邦著 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
3.《世界平面设计史》 王受之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4.《美学散步》 宗白华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