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远见》读后感范文

《远见》读后感范文

《远见》读后感范文
这本书的名字叫《远见》(The long view),即我们在规划职业
生涯时应拥有更长远、广阔的视角,并且要将职业规划贯穿整个生命
周期,而不仅仅是为国工作的那20年。构建一段成功的职业生涯的
目的并不仅在于找到你热爱的工作,而且是建立起你热爱的生活,所
以规划工作的同时也是在规划自己的生活。
下面就我比较有启发的几个点聊聊感想。
初入职场,很重要的一点是客观看待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举
个例子,当你做成了一件事,你要想真的是你能力达到了,还是你所
在的平台无形中给了你一种助力?失去这种助力你要做成这件事还有
那些可以学习提高的地方?同样,当时做糟糕一件事,也要合理的归
因,如果只是盲目地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环境,你就失去了向内看的视
角,从而通过对自己的过度包容丢掉了可改进的空间。
我们每天的生活其实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转换,职场只是我们
外在环境的一小部分。人作为一个能量场,会不断和你所在的城市、
你相处的同事、你的交际圈去互动、去碰撞甚至去匹配。我们是环境
打造的产物,所以我们要清楚我们所处的环境,你是要被动被环境打
造,还是时刻保持清醒,去和环境产生主动互动,明白自己想要成为
怎样的人,而在现在的环境中你又正在成为怎样的人。
用书中的话讲,这是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积累职场燃料。这
个阶段充满了尝试和错误,你要找出你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是否
正在成长,是否体验到了乐趣, 认真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要搞清
楚公司怎么运转的,怎么建立的,理念是什么,如何盈利,关键人物
有哪些,以及她的愿景如何。
总结起来职场燃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可迁移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服沟通的技巧、完成任务
的能力、人才引力、帮助和求助的能力、情商、如何与别人进行眼神
交流和握手、如何搜索信息、如何呼吸)
2、有意义的经验(个人旅行,海外工作经验,企业管理、创业
经验,志愿者活动,做出个人贡献的项目、公开演讲、写作)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在我们离开某个环境后,可以携带走的自身
优势,也就是招聘时所谓的经验,这在一个高度变化的社会环境里,
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现代社会的变化之快,导致我们的职业生涯很难从一而终,而
此时,如果我们能把在第一阶段积累的职场燃料(职场中的基本生存
技能)合理迁移导另一个行业或者环境中,便能更好地以不变的技能
去应对万变的环境。
我们有时会看到外部条件差不多的两个人,在经历多次跳槽后,
结果却千差万别。除却一些神秘因素的影响,其内部运作机制也存在
很大差别。A不断变换岗位,但没有主体打造的观念,所以他的每一
份经历都是不连贯不可迁移的,而B则是将积累的资源带到下一个场
景中,人脉得以延续、能力得以升华,就像滚雪球一样,将人生的复
利达到最大。
在财务中我们讲复利效益的关键是时间和利率,人生复利亦如
此,但是对于现代人而言,想要静下心来打造复利并不容易。第一阶
段说的很多技能,几乎都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提炼才能运用自如的,
但是在消费主义和娱乐注意盛行的当下,随处可见的是《30天口语
速成》、《10天读完100本名著》,这些模式的切入点,都是为了
满足人们投机取巧的心,静下心来想想,你人生到现在所有自己所具
有的技能,有哪一个是30天练成的,我们总是活在:我要,我立刻
就要的浮躁中,所以那些愿意踏实努力的人总是能走的更远。
(三)如何看待工作收入
这里本来应该写职业生涯的第三阶段的,可是离我太远了,觉
得写不好,还是留给大家自己去看吧。最后来谈一谈工作后该如何看
待自己的收入。钱重要么,当然重要,但比钱更重要的是什么,是个
体独立的第一桶金。这份钱包括:在你离职后维持你3-6个月正常生
活水平的收入。这笔钱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匮乏感,
建立自信,我们最缺乏的东西总会最大程度影响我们的选择,如果没
有这桶金,你很可能会在下一次择业时将薪酬放在首位,一旦这样,
你和可能就看不到那些在第一阶段最重要、最应该积累的职场燃料。
在有了这桶金之后,再把所有焦点都盯着数字,就有很大问题
了。我现在的工资收入有几项刚性支出:负担我学习新技能的费用,
能让我每年去两三个地方走走,能拿出一部分去为自己和父母买一份
保障或者做些理财而不影响正常生活。这几项预算是其他任何都不可
以占用的。除此之外,虽然是女生,但在服装和化妆品上的预算,我
可以适当削减。
我们作为还在积累时期的个体,要时常感谢所处的平台和环境,
他担负着我们随时离职的风险、担负着盈亏风险,带给我们成长的可
能性,不要觉得活干多了钱拿少了,你在现在的环境能输出并挣得多
少价值,某种程度,就代表了你将身能获得多少价值。在宝万之争的
时候是谁说过,现在拿走王石的一切,他仍然能给你一个万科。真正
有价值的人,他自身就代表着货币,只是看他愿不愿意与环境进行交
换,这也就是我常说的安全感。
在这个时间不会退后的时空里,我们和变化的场景互动着,一
路走着、相遇着、告别着,每个个体本质都是孤独的。但是某种意义
上,我们所有的经历也都内化成了我们,就像那句话说的,你读过的
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形成的现在的你。
最后,先和自己相处,再和环境相遇。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