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植物生长促进剂
1、 吲哚乙酸(生长素) 缩写: 分子式:
主要生理作用:在一定浓度下能促进植物生长,超出浓度范围则起抑制作用。能影响细胞分裂、细胞伸
长和细胞分化,也影响健康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成熟和衰老。可促进雌花形成、单性结实、子房壁
生长、细胞分裂、维管束分化、光合产物分配、叶片扩大、茎伸长、叶片脱落、形成层活动、伤口愈合、
种子发芽,能促进顶端优势,提高坐果率和果实生长,促进根的形成。也可抑制花朵脱落、侧枝生长、
块根形成、叶片衰老。
、赤霉素(赤霉酸应用最广) 缩写:、分子式:
主要生理作用:广泛分布于低等和高等植物中,在根、顶芽、幼叶及正在发芽的种子中合成。促进细胞分裂、
细胞伸长、叶片扩大,促进茎延长和侧枝生长,促进抽薹,促进雄花形成,打破休眠,促进种子发芽,
促进单性结实、果实生长,提高植物结实率。赤霉素亦可抑制果实成熟和侧芽休眠,抑制衰老,抑制植
物块整形成,抑制生根。
、乙烯 分子式:
主要生理作用: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许多果实释放乙烯,顶端含量最多。主要作用:
促进衰老,增加乳汁排泌,诱导开花,抑制性别。
、激动素(动力精) 缩写:、、 分子式:
主要生理作用:为外源性细胞分裂素,能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增强蛋白质和
成,防止叶绿素分解,抑制叶片衰老和保绿。主要用于植物组织培养,促进细胞分裂和调节细胞分化,
诱导胚状体和不定芽、侧芽形成,还显著改变其他激素的作用,调节胚乳细胞形成,明显增加粒重。也
可用延缓衰老和果蔬保鲜。
、玉米素 缩写:、、 分子式:
主要生理作用:广泛存在于植物各器官中,为植物内源性细胞分裂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延迟
叶片衰老,促进侧芽发育。
、吲哚丁酸 缩写: 分子式:
主要生理作用:为外源植物激素,促进侧枝生根,作用较强。
、萘乙酸 缩写: 分子式:
主要生理作用:分型和型,型的活力比型强。能防止落花落果,诱导开花,促进早熟和增产等。高浓度
具有抑制植物生长的特点,可延长农作物贮藏器官的休眠期,使其耐贮藏,避免丧失市场价值。能诱导
愈伤组织、生根或配合细胞分裂素促进芽生长。
、,氯苯氧乙酸(,滴) 缩写:, 分子式:
主要生理作用:为外源植物激素。防止果实脱落,诱导愈伤组织生长等。但对双子叶植物有毒杀作用,可用
做单子叶植物的除草剂。
、苄基氨基嘌呤(苄基腺嘌呤) 缩写: 分子式:
主要生理作用:促进细胞分裂、诱导植物组织分化,常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生产上用于提高结果率,促进果
实生长和蔬菜保鲜。作用与激动素相似,但活性高于激动素。
常用植物生长抑制剂
、脱落酸 缩写: 分子式:
主要生理作用:能抑制由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诱导的一些过程。促进离层形成,促进植物叶片
脱落,诱导种子和芽休眠,抑制种子发芽和侧芽生长,提高抗逆性。
植物激素的配制方法
)吲哚乙酸():溶于热水、乙醇、丙酮、乙醚和乙酸乙酯,微溶于水、苯、氯仿。
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先溶与少量酒精,再加水定容到一定浓度。
)吲哚丁酸():使用时先溶于少量乙醇,然后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若溶解不全可
加热,冷却后加水。
)二氯苯氧乙酸(,-):溶于乙醇、乙醚和苯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配时先用氢
氧化钠溶液()溶解再加水。
)萘乙酸():溶于丙酮、乙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溶于热水。也可溶于氨水或热水
或少量%的酒精中,再加水定溶到一定浓度。
)苄基胺基嘌呤():溶于碱性或酸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稳定,难溶于水。使用时
加少量盐酸()溶解,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激动素():溶于强酸、碱及冰乙酸中,微溶于乙醇、丙酮和乙醚、不溶于水。配
时先溶于盐酸中,完全溶解后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玉米素( ,(羟基甲基反丁烯基)氨基嘌呤):先溶于少量%酒精中,再加水至
一定浓度。
)赤霉素():溶于甲醇、丙酮、乙酸乙酯和的磷酸缓冲液,难溶于水、氯仿、苯、
醚、煤油,先溶与少量酒精,再加水定容到一定浓度。
)乙烯利( ,氯乙基膦酸):溶于水和乙醇,难溶于苯和二氯乙烷。在酸性介质(<)
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分解,很快放出乙烯。用水直接配制。
)脱落酸():溶于乙醇、甲醇、丙醇、碳酸氢钠、三氯甲烷和乙酸乙酯,难溶于水、
苯和挥发油。先溶与少量酒精,再加水定容到一定浓度。
)噻苯隆():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很强的细胞分裂素活性(),它的活
性要比一般高几十倍至几百倍,研究表明:它可以促进植物芽的再生和繁殖,打破芽
的休眼,促进种子萌发,促进愈伤组织生长,延缓植物衰老等。用溶液溶解后,加水
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