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机械设计与制造
Machinery Design&Manufacture 第8期 2013年8月
微型扑翼飞行器驱动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王利光 ,宋笔锋 ,付鹏 ,安伟刚1,2
(1.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陕西西安7 10072;2微型仿生无人飞行器设计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 1 8057)
摘要:以微型扑翼飞行器研制为背景,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一种仿生扑翼驱动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根据仿生尺度率
原理,对微型扑翼飞行器的总体参数进行了初步设计,提出了驱动系统的设计目标。进行了扑动翼风洞实验,以实际能达
到的飞行状态为标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了扑动参数的可行范围和功耗需求。对微型无刷电机进行了工作特
性测试,得到了电机转速、转矩、输出功率、效率等的拟合关系。综合考虑扑动参数可行范围、功耗需求和电机特性等多个
因素,对驱动系统的减速比分配、减速器优化和四连杆扑动机构计算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得到了具有良好系统匹配性能
的微型扑翼驱动系统,并通过样机研制和飞行实验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所得研究结论对微型扑翼飞行器
的工程设计和研制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微型扑翼飞行器;总体设计;风洞实验;扑动机构
中图分类号:THI6;V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997(2013)08—0034—04
Engineering Design of Driving System for Flapping-Wing Micro Air Vehicles
WANG Li-guang ,SONG Bi-feng ,FU Peng ,AN Wei-gang ,。
(1.College ofAeronautics,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Shaanxi Xi’an 710072,China;
2.Shenzhen Key Laboratory of Micro-bionic UAV Design,Guangdong Shenzhen 518057,China)
Abstract:For developing帆effwientflapping-wing micro air vehicle(FMAV),肌engineering design methodforflapping-
wing driving s ̄tem is systematicallyproposed.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bwnic scale law,the initial design ofFMAV is
carried out and the goal offlapping-wing driving s ̄tem design is specified.The asible futter parameters and power
requirements oftheflapping—wing ale demonstrated by the wind tunnel experiments which册processed submitting to the
practicalflying status.After carrying out another test,£k micro brushless motor’S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angular speed.
torque,power output and efwiency are achicve ̄Then the feasible flutter parameters,power requirements and motor’S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e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ed,which make the assignation ofthe reduction ratio,optimization of
the reduction gear and des ̄n ofthefour-link mechanism concordant.The mechanism prototype’Sflying tests vertfy the
efectiveness andfeasibility of this design approach.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helpfulfo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developmentofFMAV.
Key Words:Flappin Wing Micro Air Vehicle;Conceptual Design;Wind Tunnel Experiment;Flapping Mechanism
1引言
扑翼飞行器是一种模仿鸟类或昆虫飞行的新型飞行器。上
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军事和民用需求的变化、微加工技术与
MEMS技术的发展,一场前所未有的微型飞行器研究热潮正在国
内外兴起,微型扑翼飞行器以独有的低雷诺数气动优势在微型飞
行器中脱颖而出。现阶段微型扑翼飞行器的研究仍以基础理论研
究和初步样机制作为主,而样机制作也不注重整体效率发挥,主
要考虑的是功能实现I 。从空气动力学、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等
方面人手,提出了一种微型扑翼飞行器驱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其
总体思路为:扑翼飞行器总体设计一扑动翼气动实验一电机特性
实验一驱动机构设计一样机研制与实验,从而系统地设计了微型
扑翼飞行器的驱动系统。 2微型扑翼飞行器总体设计
微型扑翼飞行器的起飞总重由飞行器平台重量和机载设备
重量组成。飞行器平台的重量取决于飞行器本身的规模、设计加
工工艺以及使用材料的水平,而机载设备的重量取决于电子元器
件的发展水平和机载设备设计加工工艺。考虑飞行器的尺寸
(50cm以内)和目前的实际情况,起飞总重的最小可能取值约为
200g。文献喂据仿生相似原理,给出了微型扑翼飞行器的翼展、
翼载荷、重量、巡航速度、扑动频率、功率等参数的仿生尺度律:
翼展b=1.17m哪
翼面积S---O.16,n
翼载荷W/S=62.2m
展弦比AR=8.56mo ̄
来稿日期:2012—10-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102161);总装气动预研资助项目(513130601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0481369) 作者简介:王利光,(1981一),男,浙江宁波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微型飞行器设计; 宋笔锋,(1963一),男,陕西凤翔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
飞机设计可靠性生存力 第8期 王利光等:微型扑翼飞行器驱动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35
最小功率速度 8.7m
最大航程速度 =11.6m
最小飞行功率 ll=10.9m
机翼扑动频率 3.98m-a27
由以上统计规律和起飞总重预测值可得到微型扑翼飞行器
总体设计参数的大致范围:翼展b一0.6m,翼面积S—O.05m ,翼
载荷 39.6N/m ,展弦比AR一7.8,最小功率速度V 7m/s,
最大航程速度V ̄9m/s.最小飞行功率  ̄--8W,机翼扑动频
率产6Hz。
3扑动翼风洞实验
扑动翼风洞实验目的是研究扑动翼在不同扑动频率和扑动
幅度下的升力、推力、功耗特性,找出符合实际飞行要求的扑动频
率、扑动幅度组合,从而为驱动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3.1风洞实验设备与实验内容
扑动翼风洞实验在西北工业大学低湍流度风洞进行,该风
洞的湍流度仅为0.02%,并配备了美国某公司的六分量微量程动
态实验天平,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微型扑翼飞行器风洞实验系
统。扑动翼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该实验装置除了能测量扑动翼
产生的六分量气动力外,在实验装置上还增加扑动角度和扑动转
矩实时测量功能。实验状态如下:风速 分别是4m/s、6m/s、8m/s、
lOm/s;迎角Od范围为(0—30)。,变化步长5。;扑动幅度A分别是
31.7。、42.8。、54.3。、66.6。、80.1。、96.0o;扑动频率厂范围是(2一lo)
Hz,变化步长2Hz。
图1风洞实验装置 Fig.1 Mechanism for Wind Tunnel Experiment
3.2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扑动参数的可行范围
以往进行的风洞实验与理论计算在选取研究状态时具有一
定的盲目性和任意陛,所选状态实际对应扑翼飞行器加减速、上
升和下滑等多种情况,甚至有些状态是飞行器永远不可能达到
的,因此所得结论不能代表扑翼飞行器性能特征。所提扑翼飞行
器性能分析的核心思路是以实际飞行状态为标准来评价气动性
能的优劣,以定常平飞为例,匀速飞行时扑翼飞行器定常平飞时
需满足推力 等于阻力D(即净推力为0)、升力L等于重力G:
D 1 L:G J
然而想要一次性寻找到集合 ={XIT=D,L=G}中的状态点是
很困难的,所选的扑动频率、扑动幅度、风速、迎角等参数并不一
定满足平飞条件;单独获得集合l,={YIT=D}或z_{ZIL=G}中的状
态点则相对容易,只需求得集合y和z的交集即可得到集合x。
而实验的离散状态点通常也不是按集合y或集合z的要求 设计的,得到的实验结果中未必有恰好满足集合l,或集合z的
状态点,因此需要对实验结果进一步处理。在寻找集合l,的状态
点时,选定某一扑动幅度,以扑动频率为实验变量,不同扑动频率
下将获得一系列净推力值,对这些值用多项式拟合,如果多项式 内插为0的值存在,说明实验状态有效,此时的扑动频率、扑动幅
度、风速、迎角组合即为满足集合y的状态点。寻找集合Z的状
态点与上述过程类似,只需将净推力值换为升力值,升力值多项
式拟合有内插为200g(飞行器的起飞总重)的点时即为集合z的
状态点。按以上思路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将集合l,和z求交得
到状态点,即为扑动参数的可行范围,如图2所示。图2中横坐标
为扑动频率,纵坐标为扑动幅度,每条线对应某一风速下符合集
合z的迎角、扑动频率、扑动幅度组合。
5 6 7 8 9 lU 1l ,(nz)
图2扑动参数可行范围 Fig.2 Feasible Flapping Parameters 由尺度率计算结果已知设计的扑翼飞行器飞行速度在(7~
9)m/s之间,为覆盖此范围需考虑图3中(6~10)rrds的可行域,该
可行域对应的扑动频率约为8Hz,对应的扑动幅度在(70—75)。之
间,扑动机构的运动参数设计将以此为准。
3.2_2扑动翼驱动转矩
对照图2中扑动频率为8Hz的各状态,扑动翼翼根的最大驱
动转矩,如图3所示。在飞行速度(6--8)m/ ̄、扑动幅度(70-75)。自勺J隋
况下,扑动翼的翼根需用输入驱动转矩z 范围为(0.444).61)Nm。
。.6 0・5
。.2
0。
70 75 80 A(degree) 图3扑动翼翼根输入转矩(扑动周期内的最大值) Fig.3 Torque of the Flapping Wing (Maximum Value in a Flapping Cycle)
4电机工作特性
微型无刷电机是现阶段微型飞行器普遍采用的动力装置。
无刷电机的输出转矩与电机尺寸成正比关系,而微型电机的尺寸
较小,输出转矩也相应偏小,因此为满足功率要求需用选用高转 ∞ 舳 ∞ 如 一。羲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