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机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我国机床行业发展状况(一)国内机床市场情况根据机床工具工业协会2014年1-10月重点联系企业统计显示,1-10 月机床行业主要指标情况如下:
1-10月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变化情况(%)
机床工具行业金切机床成形机床机床附件产品销售率-1.6-2.22.13.1
产成品库存3.73.45.1-3.2
产品销售收入0.2-2.41.2-8.1
利润总额6.4-4.11.2-35.0
1.订单低位波动。金属加工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 1.8%,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3%。其中,金属切削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2.5%,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1%;金属成形机床新增订单同比增长1.4%,在手订单同比下降3.8%。 2.产量低位下滑。金属加工机床产量同比下降1.7%。其中,金切机床的产量同比下降 2.1%,金属成形机床的产量同比增长 0.3%。 3.销售低位徘徊。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0.2%。金属加工机床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1.8%。其中,金属切削机床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2.4%;金属成形机床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2%。增幅最大是数控装置,同比增长 21.0%;降幅最大的是机床附件,同比下降 8.1%。 4.存货小幅增加。全行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3.7%。金属加工机床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3.6%。其中,金切机床同比增长3.4%,成形机床同比增长5.1%。增幅最大是滚动功能部件,同比增长16.9%;降幅最大的是机床附件,同比下降 3.2%。
5.盈亏基本稳定。全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4%,金属加工机床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其中,金切机床同比下降4.1%,金属成形机床同比增长1.2%。全行业亏损企业占比为 37.9%,金属加工机床亏损企业占比为 42.8%。其中,金切机床为48.4%,金属成形机床为13.0%。
(二)机床进出口状况我们在去年的报告中曾作出判断:2014年我国机床出口负增长的势头有望得到缓解,机床贸易有望缓慢复苏。2014年数据印证了这一判断,幅度超预期。据海关统计,机床工具行业2014年1-8月进出口185.93亿美元,同比增长13.91%。其中出口70.94亿美元,同比增长23.37%;进口114.99亿美元,同比增长8.77%。进出口逆差44.05亿美元。1.出口快速增长,数控机床出口高速增长。全行业1-8月出口70.94亿美元,2013年同期出口57.50亿美元,净增13.44亿美元,说明出口情况有较大好转。金属加工机床出口20.8亿美元,同比增长18.17%。加工中心出口1612台,1.03亿美元,金额同比增长29.15%,平均单价6.4万美元/台,而上年同期出口平均单价仅为4.74万美元/台,说明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有所提高。数控机床出口18191台,6.2亿美元,金额同比增长31.63%,平均单价3.41万美元,上年同期出口平均单位为3.82万美元/台,说明由于对于国际市场的争夺力度加大,价格竞争十分剧烈。2.进口由负转正,增速逐月加快,立式加工中心进口高速增长。全行业1-8月进口114.99亿美元,同比增长8.77%,而2013年同期进口105.71亿美元,比2012年同期下降19.58%。今年以来,进口增速从由负转正,到逐月加快,说明国内需求又开始回升。金属加工机床进口68800台,71.41亿美元,金额同比增长1.83%。加工中心进口2.92万台,28.33亿美元,金额同比增长15.98%。其中:立式加工中心进口2.71万台,15.9亿美元,金额同比增长57.82%,说明国内需求十分强劲。数控机床进口1.08万台,25.05亿美元,金额同比下降11.95%。
二、主要企业应对情况(一)济南二机床近两年,尽管大环境不利,但济南二机床的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却实现稳定增长,成为行业内极少数能够保持连续增长的企业。从2002年到2013年的10余年间,其工业总产值从5.07亿元增长到35亿元,年均增长15%;销售收入从4.51亿元增长到33.43亿元,年均增长16%;实现利润从0.12亿元增长到4.69亿,年均增长33%。1.坚持自主创新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济南二机床以国家级重大专项实施为抓手,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一大批高端技术屡结硕果,一方面有力提升了国家装备制造水平,另一方面,高端技术成果的市场化应用也为企业创造了切实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让自主品牌走出国门,广泛参与国际高端市场竞争。十年来研发投入始终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近几年提升到6%以上,完成超过200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5项;获得国家专利154项,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0余项;荣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56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1项,覆盖金属成型、金属切削、关键功能部件、创新平台等关键领域,涉及汽车、航空航天、能源等多个重点行业。数控冲压机床关键技术研发与世界一流企业保持同步,数控金切机床技术达到国内领先。2.研发创新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良性互动济南二机床今天的成绩源于多年科技创新努力的开花结果。一方面,把握住了市场需求趋势,聚焦重点进行研发创新,早在2000年左右,汽车进入家庭成为大势所趋,济南二机床抓住机遇,加大研发力度,与日本、德国等国公司合作,开发制造高技术冲压设备。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济二在与德国等世界一流对手的角逐中不断胜出,先后3次赢得福特美国本土3个工厂的6条大型快速冲压线订单。为国内众多汽车厂家提供了大量冲压装备,占据了国内市场80%以上份额。另一方面,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紧跟市场需求,紧跟国家战略导向,实现“名利双收”。在冲压设备领域,济南二机床是国内当之无愧的领军企业,在金属切削机床领域,济南二机床以研发高档数控金切机床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以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为契机,大力推进高档数控机床发展战略,凭借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大重型龙门镗铣床极限制造、高档数控专机等方面形成的自主优势,取得多项突破。其中,为我国大飞机项目研制的翻板卧式加工中心高档数控机床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有力促进了我国航空业的发展。为南水北调工程提供的国内首台高速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为三峡工程提供的首台套重大装备“双龙门大扭矩机械主轴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为冶金企业提供的超重型数控龙门镗铣床以及为航天领域提供的数十台高性能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等产品,都成为各自领域的关键加工装备。目前,济南二机床全部10个系列的数控机床产品被列入首批军工应用推荐目录,已装备了军工、汽车、铁路、能源、冶金、重型机械、机床工具等国内众多重点行业、重点用户,为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而在此过程中,企业的市场地位、品牌影响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3.依托产品技术优势,开展“交钥匙”服务向总包商转型在保持国内优势的同时,济南二机床在国际高端市场全力展示“中国创造”的品牌和实力,其高新技术产品成套出口到美国、巴西、泰国、印度等国外市场。2005年5000吨重型多工位机械压力机出口到美国市场;2011年为通用汽车印度工厂提供了全自动机器人送料冲压生产线;2014年1月,为福特汽车美国两个工厂提供的5条大型快速智能冲压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打破了德国企业二十年的垄断地位。通过参与全球竞争,实施“交钥匙”服务,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济南二机床已由过去的分包商变为总包商,由配角变为主角,确立了在国际高端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被誉为世界三大冲压装备制造商。
(二)沈阳机床面对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机床工具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沈阳机床主营业务发展面临压力,201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45亿元,同比增长5.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17亿元,同比增长41.7%;尤其是2014年3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6.25亿元,同比增长12.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07亿元,同比增长335.19%,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下滑的势头。一方面,对内强化内功,完善基础工作,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紧扣市场走势,主动变革,夯实管理。另一方面,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逐步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工艺系统解决方案、现代化升级服务等新业务,布局向现代制造服务业转型,具体包括两个方面:1.实施“i5”战略实施“i5”战略是沈阳机床由传统机床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沈阳机床连续五年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1.5亿元,依托“中国芯”全新打造基于信息驱动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给客户提供轻松制造为核心,将人、机、物有效互联的i5系列智能机床。i5是指即工业化(Industry)、信息化(Information)、网络化(Internet)、智能化(Integrate)、集成化(Intelligent)的有效集成。沈阳机床集团“i5”战略,首先是代表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数控系统,其次是具有智能诊断、特征编程、实时监控的智能机床终端产品,还有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工厂和网络数字化管理功能的平台。由此平台延伸就可实现金融、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