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电石渣成分
序号 项目 单位
含量
1 CaO W-%
69.48(折Ca(OH)2:91.8%)
2
Fe W-% 0.10
3 P W-% 0.002
4 CI W-% 0.05
5 S W-%
0.058
6 干燥失重
W-% 30.31
7 机密度 G/cm 1.848
4.2.脱硫工艺 从电石渣的成分分析,作为脱硫剂电石渣完全能起到与石灰相同的作用。从某些方面讲,电石渣的性能超过石灰。例如折算Ca(OH)2纯度、比表面积等。因此电石渣作为脱硫剂完全适应NID工艺,而且原NID工艺流程不需任何变动。实际投运时,NID工艺的消化过程取消。从电石渣粉仓来的电石渣粉通过流量控制阀直接注入混合增湿器。取消消化过程的脱硫系统工艺更加简单,运行更为可靠。
4.3.电石渣脱硫系统性能 (50MW机 组)
序号 项目 单位 性能值 备注
1 Ca/s Mol/mol 2 脱硫效率 % 3 脱硫装置阻损 Pa 1650 4 进口烟温 ℃ 138
5 出口烟温 ℃
70-75
6 脱硫运行综合成本 元/KWH 0.0058
7 电耗
KW 300
8 蒸汽耗 T/h
1.8
9 水耗 T/ h 12
4.4.电石渣脱硫系统特点
4.4.1.由于采用了电石渣作脱硫剂,整个脱硫系统的运行费用就相对低的多。在必要情况下,企业有条件更多地去考虑系统的脱硫效率,可适当地放宽Ca/s指标的限制,增加一点脱硫剂的消耗提高系统的脱硫效率;
4.4.2.电石渣脱硫系统并未改变原NID的工艺流程,因此系统既具备以电石渣作脱硫剂的工作能力,同时也保留了原来以石灰作脱硫剂的工作能力。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电石渣来源失 时,系统仍可用石灰作为脱硫剂工作,这无形中给用户带来许多便利之处;
4.4.3.由系统的特性决定,NID流程前可设一级预除尘器,也可不设预除尘器。当脱硫灰的综合利用成为一个问题时,可以增设一级预除尘器。在预除尘器中将绝大部分烟气中的飞灰出去,以减少脱硫灰的量,利于灰渣综合利用;
4.4.4.投资省。该系统设备非常简单,不需要专门的活化塔,只需要一段作改进设计的烟道作反应器即可,再加上大部分部件都可由国内产品替代,因此相对投资较省,考虑到因脱硫增加一级预除尘器和制粉装置的费用,其投资也不超过300元/KW;
4.4.5.运行成本低。本系统由于利用电石渣作脱硫剂,以废治废,不仅解决了电石渣的堆放问题,而且大大降低了脱硫系统的运行成本,加上相对投资下降所带来的各项费用的下降,因此脱硫运行成本非常低。考虑设备折旧、维修、人工工资、电耗及每吨电石渣的其它费用 以10元/吨计),脱硫运行成本约为0.0058元/KW.H;
4.4.6.脱硫效率高于其它干法、半干法脱硫系统。由于NID系统采用大倍率脱硫剂循环和活化工艺,因此脱硫效率较高,当Ca/s值在不高于1.3情况下,脱硫效率不低于85%,若Ca/s值提高到1.5,则脱硫效率可达90%以上;
4.4.7.由于工艺流程全部集中在反应器、机械预除尘器一段,因此不构成对锅炉燃烧的影响,同时也 不象炉前喷钙脱硫工艺一样存在对锅炉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结灰和磨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