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试题

经济法试题

财经商贸类专业法律法规周考试题 总分:100分,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21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企业组织 B.森林 C.提供劳务的行为 D.嘉奖表彰 2.( )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A.法律关系的主体 B.法律关系的客体 C.法律事实 D.统治阶级的意志 3.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中不正确的是( ) A.申请仲裁的当事人必须有书面仲裁协议 B.仲裁庭由1名或3名仲裁员组成 C.仲裁员实行回避制 D.仲裁均公开进行。 4.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法律事件的是( ) A.发行债券 B.签订合同 C.发生地震 D.签发汇票 5.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A.自然人 B.发明专利 C.劳务 D.物质资料 6.下列各项客观事实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 A.某服装厂与供货商订立了一份合同 B.某沙漠三天没下雨 C.战争爆发 D.海底火山爆发 7.承包经营权是属于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 ) A.经济职权 B.经济职责 C.经济权利 D.经济职权与经济权利 二、多项选择题(18分) 1.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 A.公司设立的分公司 B.承包经营企业 C.某社会团体 D.某市国家税务机关 2.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 A.阳光 B.房屋 C.经济决策行为 D.非专利技术 3.下列有关仲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B.仲裁实行自愿的原则。 C.由于仲裁组织要依法独立行使仲裁权,所以仲裁委员会与其他的行政机关没有任何的隶属关系。 D.仲裁的裁决作出后,当事人一方不服从裁决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甲、乙因合同纠纷申请仲裁,仲裁庭对案件裁决未能形成一致意见,关于该案件仲裁裁决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 A.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B.应当由仲裁庭达成一致意见作出裁决 C.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D.仲裁庭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提请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 5.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 B.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C.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 D.仲裁委员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6.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有( )。 A.自然灾害 B.公民死亡 C.签订合同 D.提起诉讼 三、判断题(15分) 1.经济法律关系等同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 2.财政机关由于行使的是国家的职能,因此它不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 3.战争和经济管理行为均属于法律事实中事件范围。( ) 4.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可以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 5.人民法院对不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秘密宣告判决。( ) 四、简答题(20分) 1.经济法律关系的含义及特征?

2.我国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经济权利的概念及内容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26分) 1、华声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在设立过程中,经有关部门批准,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1.2倍的发行价格发行,实际所得人民币6000万元。溢价款1000万元当年被股东作为股利分配。两年后,由于市场行情变化,华声公司开始亏损,连续亏损两年,共计亏损人民币1200万元。股东大会罢免了原董事长,重新选举新的董事长。经过一年的改革,公司开始盈利人民币600万元,公司考虑到各股东多年来经济利益一直受损,故决定将该利润分配给股东。自此以后,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不仅弥补了公司多年的亏损,而且发展越来越快。1999年,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法定公积金占公司注册资本55%,法定公益金占公司注册资本的45%,公司决定,鉴于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法定公积金可以不再提取了。为了增大企业规模,公司股东大会决定把全部法定公积金转为公司资本。 (1)华声公司将股票溢价发行款作为股利分配,正确与否,请说明理由。 (2)华声公司在刚开始盈利时将盈利分配给各股东的作法对不对,正确的作法是什么? (3)1999年华声公司决定不再提取法定公积的理由充分不充分,为什么? (4)公司股东会能否决定将公司的法定公积金全部转为公司资本,为什么? 2、某果品公司因市场上西瓜脱销,向新疆某农场发出一份传真:“因我市市场西瓜脱销,不知贵方能否供应。如有充足货源,我公司欲购十个冷冻火车皮。望能及时回电与我公司联系协商相关事宜。”农场因西瓜丰收,正愁没有销路,接到传真后,喜出望外,立即组织十个车皮货物给果品公司发去,并随即回电:“十个车皮的货已发出,请注意查收。”在果品公司发出传真后,农场回电前,外地西瓜大量涌入,价格骤然下跌。接到农场回电后,果品公司立即复电:“因市场发生变化,贵方发来的货,我公司不能接收,望能通知承运方立即停发。”但因货物已经起运,农场不能改卖他人。为此,果品公司拒收,农场指责果品公司违约,并向法院起诉。 试分析:(1)本案的纠纷是因谁的原因导致?为什么?(2)此案应如何处理? 1. 答案:A 本题考核法律关系客体。选项A属于法律关系的主体 2.答案:C 法律事实是指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能够产生法律后果,即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情况。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3.答案:D 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 4.答案:C 法律事实的分类。事件包括绝对事件(自然现象)和相对事件(社会现象),发生地震属于绝对事件的范畴,选项ABD则属于法律行为。 5.答案:A 本题考核法律关系的主体。BCD是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 6.答案:A 本体考核经济法律事实。选项B是自然现象中的客观情况;选项C、D属于事件。 7.答案:C 承包经营权属于经济权利。 二、多选题 1.答案:ABCD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国家。选项A分公司,其虽然不具有法人资格,但仍然可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经济活动,也是法律关系主体。 2-答案:BCD 阳光有使用价值,但是没有经济价值,所以不是“物”,不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3.答案:ABC本题考核仲裁的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可以仲裁;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原则,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答案:AC 仲裁裁决实行少数服从多数,若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按首席仲裁员意见裁决。 5.答案:BCD 仲裁委员会是民间自治组织、与行政机关无隶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无没有隶属关系 6.答案:ABCD 本题考核法律事实。选项A和选项B属于法律事实中的法律事件;选项C和选项D是属于法律事实中的法律行为。 三、判断题 1.答案:错 经济法律关系是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在参加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职权和经济职责以及经济权利和经济业务的关系。 2.答案:错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范围中包括国家机关。 3.答案:错 经济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事实。经济管理行为属于行为,而不是事件范围。 4.答案:错 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不可以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5.答案:错 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人民法院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五、案例分析 [分析](1)公积金,是指依照法律、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而从公司的营业利润或其他收入中提取的一种储备金,又称之为附加资本,可用于弥补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增中资本。 股份有限公司依法溢价发行的款项属于公司资本公积金,不能作为股利分配,华声公司将股票发行的溢价款作为股利分配是错误的。 (2)公司向股东分配股利时应遵循非有盈余不得分配原则,按照法定顺序分配,具体讲,分配顺序为:①在税法允许的补亏期限内,以当年全部应纳税所得额弥补公司以前年度的亏损;②依法缴纳所得税;③弥补以税前所得补亏后仍存在的亏损;④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⑤提取任意公积金;⑥分配股利。华声公司在刚开始盈利时未弥补以往公司的亏损就分配股利,违反法律规定,必须将分配的利润退还给公司。 (3)《公司法》规定,公司的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可不再提取,1999年华声公司法定公积金占公司注册资本的55%,可以不再提取法定公积金。 (4)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经股东大会决议可将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但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本案中华声公司将全部法定公积金转为公司资本,显然违反了《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答题要点:(1)此案的纠纷是因农场的原因而导致。 (2)此案双方发生纠纷的原因是农场没有理解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其法律依据是合同法第15条。果品公司给农场的传真是询问农场是否有货源,虽然该公司在给农场的传真中提出了具体数量和品种,但同时希望农场回电通报情况。因此,果品公司的传真具有要约邀请的特点。农场没有按果品公司的传真要求通报情况,在直接向果品公司发货后,才向果品公司回电的行为,因没有要约而不具有承诺的性质,相反倒具有要约的性质。在此情况下如果果品公司接收这批货,这一行为就具有承诺性质,合同就成立。但由于果品公司拒绝接收货物,故此买卖没有承诺,合同不成立。(3)基于上述原因,法院判决农场败诉,果品公司不负赔偿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