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难处理金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某难处理金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2011年第5期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 1 - 

DOI:10.3639,j.issn1671-9492.2011.05.001 

某难处理金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李艳峰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0) 

摘 要:对某地金矿石进行系统工艺矿物学研究。矿石含金6.45 g/t,其中金多以次显微金形式产出,金的主要载 体矿物是黄铁矿,然而黄铁矿的嵌布粒度很细,尤其是微细粒黄铁矿的占有率高达35.35%,研究表明该矿石为难处理金 矿石。 关键词:次显微金;微细粒;黄铁矿;难处理 中图分类号:TD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92(2011)05—0001—04 

Process Mineralogical Research on a Refractory Gold Ore 

LI Yanfeng (Sub-institute for Mineral Testing of Beijing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Beijing 100070,China) 

Abstract:Process mineralogical research on a gold ore is carried out.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gold content is 6.45 ,existing mainly in submicroscopic gold,and the main carrier mineral is pyrite The dissemination size of pyrite is SO fine that 35.35%is micro-fine.Research results show it is a refractory gold ore. Key words:submicroscopic gold;micro-fine;pyrite;refractory 

我国黄金资源较丰富,位于南非、俄罗斯、美 

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之后,居世界第六位, 主要为含金石英脉型及破碎带蚀变岩型。由于易选 

金日益减少,从低品位或难选难冶矿中提取金势在 

必行,其中含硫微细浸染型金矿是我国重要的黄金 资源,这种矿石中金主要呈细粒、显微及次显微金 

与黄铁矿或毒砂等硫化物共生,采用常规氰化浸出 金时极难处理。对这类型矿石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 

学研究,能为充分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金矿石 

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对其他类型矿石的研究利用 亦有参考价值。 1 矿石性质 

原矿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碳的物相分析 

结果见表2。 

表2 碳的物相分析结果 

Table 2 Analysis results of carbon phase /% 相别 碳酸盐中的碳 有机碳 石墨 合计 质量分数 0.67 0.01 0.3 1 0.99 占有率 67.68 1.O1 31.31 100.0 

该矿石为含金6.45 g/t的金矿石,并伴生24.1 

表1 原矿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Table 1 Analysis result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run-of-mine ore /% 望坌 皇 ! . 坐 里! 质量分数 6.45 24.1 0.038 O.12 0.009 3.37 3.44 81.24 3.33 1.01 3.68 O.23 O.97 0.088 0.13 其中:Au,Ag的单位为 。 

收稿日期:2011—o3—25 作者简介:李艳峰(1969一),女,天津人,工程师。

 ・2・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1年第5期 

的有价元素银,主要硫化矿物为黄铁矿,其含 量为6.2%,有0.41%的毒砂(包括微量的雌黄和 

雄黄)、方铅矿及闪锌矿等,大量的矿物是脉石矿 

物,其中石英、方解石及白云母的含量为77%、 6.5%和7%,另有少量的脉石为普通角闪石等。 

2金的赋存状态 

矿石中金的品位为6.45 g/t,将原矿综合样磨 

至一74 Ixm占100%,通过矿石的化学物相分析, 

采取选择性溶解等化学分析方法,确定矿石中金的 赋存状态,结果见表3。 

表3 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分析结果 Table 3 Analysis results of gold occurrence in ore 

金的赋存状态裸露金i _ 丽合计 

含量/(g・t ) 1.31 4.35 O.18 0.71 6.55 占有率,% 20.00 66.41 2.75 10.84 100.0 

显然矿石中金主要以硫化物包裹的显微及次显 微金的形式存在,即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 

其含量为4.35 t,其次以裸露金的形式存在,其 含量为1.31 t,其它金为脉石包裹金,通过浮选 

硫化矿物回收金时,理论上将有13.59%的金损失。 

3金矿物嵌布特征与粒度特性 

3.1金矿物的嵌布特征 

由于金银矿物的划分标准目前不统一,现采用 

多数矿物学应用的标准,即金、银系列矿物中, 金≥80%同时银≤20%的金、银矿物称为含银自然 

金(亦称自然金);金含量在50%~80%、银含量在 

20%~50%的称为银金矿;金含量在20%~50%、银 含量在50%~80%的金、银矿称为金银矿;金含 量≤20%、银含量≥80%的金、银矿称为自然银。 

对该矿石中的含银自然金称为自然金。 矿石中可见金主要是自然金的独立矿物,其它 

还有少量的银金矿。其中有呈叶片状、不规则粒状 嵌布在脉石矿物晶粒间隙的自然金,即方解石与石 

英晶粒问的含银自然金和白云母及铁的氧化物晶粒 

问的含银自然金(图1、图2),细磨矿时易于裸 

露,对选冶工艺有利;另外还有石英晶体中包裹的 

自然金,在金粒的外围同时被银矿物包裹(图3)。 

3.2金矿物的粒度特性 通过磨制94块光片,对矿石一2 mm综合样经 淘洗后的重砂制作了5个环氧树脂;对浮选硫精矿 产品制作的l2个环氧树脂(图4),经显微镜、扫 

描电镜检测,仅见到几粒可见金,其粒度特性见表 

4,金的成分见表5。 

表4 可见金的粒度特性结果 

Table 4 Granularity distribution of microscopic gold in ore 

注:4…5 6 7为硫精矿中的金,这是在原矿磨矿细度一74 v,m占有率为 95%,经浮选硫化物后获得的硫精矿中的金,主要为单体并且粒度细。 

由此初步推断,矿石中的可见金多以细粒、微 

细粒嵌布在脉石中,金矿物与石英的共生关系较为 

图l石英(2)及方解石(3)等脉石晶粒间的叶 片状自然金 1500x 

Fig.1 Bladed nature gold disseminating between quartz and calcite 

图2白云母(2、3)及褐铁矿(4)晶粒间的不 

规则状自然金 2000x Fig.2 Irregular nature gold disseminating between 

muscovite and hematite 201 1年第5期 李艳峰:某难处理金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3・ 

201 ̄m Electron Imagel 图3石英(3、4)中的银矿物(1)包裹的不规 则粒状自然金(2)4000x Fig.3 Irregular nature gold included by silver mineral disseminating in quartz 

表5 可见自然金的X一射线能谱分析结果 Table 5 The X-ray spectrum analysis result of microscopic gold|% 

密切;以粒间金为主,细磨矿时较易裸露并回收, 

其它为被脉石矿物包裹的金,尽量细磨矿使之裸露 

便于回收。 矿石中的可见金主要为自然金,其中金、银及 

铁的平均含量为87.26%、11.98%及0.76%。 

4矿石中黄铁矿等重要矿物的嵌布特性 

由于矿石中的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等硫化矿 物,因此对载体矿物的嵌布特性需详尽研究,而对 影响选别工艺的其他矿物也同样需要研究,对该矿 石中的主要研究矿物对象是黄铁矿(包括少量毒 砂)和对金浸出有极大影响的碳矿物。 矿石中的黄铁矿是矿石中的主要硫化矿物,粒 度粗细不均匀,以细粒为主,粒度范围一般在0.5 

—25 p.m,粗粒可达1.2 mm,以自形粒状、半自形 粒状及它形粒状结构产出,主要以细粒、微细粒状 浸染于脉石中,X一能谱分析表明其中常含砷,平 均含硫、铁、砷分别为53.63%、46.03%及0.34%; 毒砂是矿石中含量少的硫化矿物,粒度范围一般在 10—100 txm,其中可见粗粒0.56 mm,常呈半自形 粒状、它形粒状结构产出,与黄铁矿之间共生不密切, 未见毒砂与可见金共生;碳矿物主要是以碳酸盐类矿 物形式存在的方解石,也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碳及石 墨,矿石中的石墨粒度范围一般在1O 25 Ixm,粒 度最粗0.05 mm,主要呈片状、鳞片状及不规则状与 

其它脉石矿物共生,偶尔可见与黄铁矿紧密共生,如对 金采用氰化浸出工艺时,需注意石墨等对其的影响。 

矿石中黄铁矿、毒砂及碳矿物的产出状态见图 4、5、6、7、8及9。 

图4嵌布在脉石矿物中的自形晶粒状黄铁矿 Fig.4 Euhedral crystal pyrite disseminating in gangue 

图5微细粒黄铁矿浸染于脉石矿物中 Fig.5 Micro—fine pyrite disseminating in gangue 

图6蜂窝状、细脉状黄铁矿复杂嵌布在脉石矿物中 Fig.6 Honeycomb and fine vein pyrite disseminating in gangue 

5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的粒度特性 

显微镜下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的嵌布粒度统计 ・4・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1年第5期 

图7 沿脉石矿物裂隙局部富集形成的脉状毒砂集合体 Fig.7 The aggregate of arsenopyrite disseminating between fracture of gangue 

图8热液蚀变后的毒砂嵌布在脉石矿物中 Fig.8 Eroded arsenopyrite disseminating between fracture of gangue 

图9粒状碳质集合体被黏土矿物胶结产出 Fig.9 Carbon—base aggregate cemented by clay mineral 

结果见表6。 

可以看出,矿石中黄铁矿在一10 m粒级中的 占有率为35.35%,+74 m的占有率仅为34.38%, 

表明该矿石中的黄铁矿嵌布粒度细,即使细磨矿, 35.35%的微细粒黄铁矿与脉石之问也基本无法解 

离,当采取浮选硫化物富集金时,这部分黄铁矿包 

裹的金会损失在尾矿中。 表6 矿石中黄铁矿的粒度嵌布特性 

Table 6 Granularity distribution of pyrite in the ore,% 

6结论 

该矿石中金的品位为6.45 g/t,可见金主要呈 含银自然金的独立矿物存在,自然金主要以细粒、 微细粒粒间金嵌布在脉石矿物中,细磨矿有利于这 

部分可见金的回收,但该矿石中的金主要以次显微 

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该矿石中的硫化物主要为黄 铁矿,其粒度统计表明,一l0 m级别的含量为 

35.35%,细粒、微细粒级别含量极高,细磨矿也很 难使硫化矿物单体解离导致硫化物难选,使得金的 

富集也困难;另外砷、锑矿物及石墨对金的氰化浸出 

工艺极为有害,由此推断该矿石属难选难浸金矿。 选用细磨后硫化物浮选一硫精矿氧化焙烧—焙烧产 

物进行氰化浸出金的工艺流程,有利于金的回收。 

参考文献 [1]张弘 蚩,苏文超,田建吉,等.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 金的赋存状态初步研究[J]_矿物学报,2008,28(1):17.24 [2]钱让清,杨晓勇,黄德志,等.微细粒型金矿床金的赋存 状态研究——以皖西南枞阳井边金矿为例[J].中南工 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3(3):226—229. [3]陈懋弘,毛景文,陈振宇,等.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 矿含砷黄铁矿和毒砂的矿物学研究[J].矿床地质,2009, 28(5):541—557. [4]朱炳玉,刘家军,朱亿广,等.新疆伊宁金山金矿床金的 赋存状态[J].地质通报,2010,29(7):1049-1055. [5]肖渊甫,孙燕,熊发挥,等.川西丹巴地区磨子沟金矿 床金、银赋存状态及成因[J].地质通报,2010,29(7): 

1032-1038. [6]蔡劲宏.安徽铜陵某铁帽型金一铁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 究[J].矿产与地质,2006,20(3):283—28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