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论文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论文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研究
【摘 要】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
需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
为本理念在农村的生动体现,是党和政府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
疾苦,为老百姓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的具体反映,是建设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基于农村
饮水安全状况,为了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加快农村小康
社会建设,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生命健康,构建平安社会、和
谐社会,搞好农村安全饮水,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水质;工程管理
农村不安全饮水,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条
件,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农民群众对饮水安全有着强
烈的愿望和迫切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问题,把
保障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的健康生命当作今后政府工作的大事来
抓,并指示水利部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今后水利工作的第一任
务。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
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要增强紧迫感,深入调研,科学论证,
提出解决方案,认真加以落实,使群众喝上‘放心水’。”本文分析
了农村供水水源与水质情况及农村饮水安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解
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几点措施,并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进行了探
讨。
1.农村供水水源与水质情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多采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多采用江、
河水及水库水。江、河水流速及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影响较大,其
浑浊度和细菌含量较高,水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暴雨时泥沙含量
剧增,细菌含量亦急骤增高。而水库水蓄水量受气候条件及农业用
水影响较大,一年中水位变幅大,水质一般较好,浑浊度较低。这
是目前多采用的方式之一。采用地下水时,水源与水位及地形、地
质情况有关。因为地下水分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泉水。浅层
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近,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水位急骤下降,限制
供水量。水体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浑浊
度较低,一般无色,硬度偏高,部分地区铁、锰含量超标。深层地
下水补给水源较远,水量充沛且较稳定,水质大多无色透明,细菌
含量通常符合卫生标准。但往往硬度较高,铁、锰、氟化合物含量
超标。泉水水量因地形、地质情况差异很大,水质较好,常含与地
层有关的某些化学元素。
2.农村饮水安全的若干问题
2.1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
严重,水性地方病和水性传染病威胁,加上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低,
缺乏水处理设施,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由于受资金的制约,
饮水标准得不到改善。另外,居民点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长,过去
修建的饮水工程大多规模较小,供水保证率低,遇到连续干旱就会
重新出现饮水困难。有不少农村居民直接从江、河、库、坑塘以及
浅层地下水取水饮用,这些水相当一部分水源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
饮用水卫生标准。近几年来,虽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温饱问题已
基本解决,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
遍提高。但农村饮水设施建设基本停留在较低水平,明显滞后于其
他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饮水工程缺乏水处理设施,水质达不到规
定的标准。饮水不安全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所以,
农村饮水安全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2对农村饮水的水质要求
为使农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生活饮用水
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2006-5749)的要
求。受水源、技术、管理等条件限制的ⅳ型、ⅴ型供水工程,生活
饮用水水质应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
求。
3.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几点措施
3.1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
水源布局一定要合理,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
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一些高标准的水
源工程,保证群众在特大干旱年份有水吃。要十分珍惜深层地下水
资源,确需开采深层地下水时,一定要做到采补平衡,确保水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3.2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
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
设规模和标准,建设资金要充足,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
3.3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1)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要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
护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
止有害化肥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
到污染。
(2)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对于具备集中条件,但目前供
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可以建自来水工程;对水源受污
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更换换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
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增加水处理设施。
3.4加强水质检测
为保证饮用水水质,应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
检验和检测。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
管好用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使工程保证正常供水,充分发
挥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饮水工程建成后,必须加强管理。
4.1建立管理责任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各级建立管理机构和配备专管或兼管人
员,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集体承办或联办饮水工程,也可
承包给有专门技能、工作责任心强的个人进行管理,签定承包合同,
明确责、权、利,做到奖惩分明。管理机构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
制定包括水源保护、工程维修、用水制度、节水措施及水费征收等
内容的规章制度或乡规民约。收费标准可根据工程养护、设备更新
以及人员工资等开支情况确定。乡镇供水工程,在自求平衡的原则
下制定,乡镇企业生产用水的水费标准,可略高于生活用水。
4.2工程管理
4.2.1水源工程的管理
应按照国家颁发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
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经常巡
视,及时处理影响水源安全的问题。
4.2.2净水工程的管理
净水工程在整个工程系统中不可轻视,为了保持水质良好,过
滤池中的滤料每年应清理一次,并按级配要求重新装入新料;药剂
管理应配备专人根据净水工艺、水质情况、有关试验和设计要求使
用。
4.2.3配水工程的管理
应定期巡查配水管道的漏水、覆土,被占压和附属设施运转等
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2.4供水设备的管理
供水设备主要包括闸门、水表、水龙头及水泵、电机等。要经
常进行检查,发现漏水或螺丝松动要及时维修,防止工作失职,影
响正常供水。水泵及电机等重要设备,要严格按规程操作。
4.3水质监测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必须经常化验水质,以确保供水安
全。
4.4管网的养护管理
管网的经常性养护很重要,管网养护工作的范围很广,如阀门
维修、漏水检查、水管接头松动维修、水管防冻等。
总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后管理的总体要求是:以保障农
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符合农村
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一、有
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确保农村饮水安
全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1]朱佳君,张钰,杨进云.甘肃省农村人畜饮
水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09).
[2]曾建军,沈涛,高振陆,潘强.安徽省农村饮用苦咸水淡
化技术选型[j].安徽农业科学,2010,(12).
[3]刘洪波,张春荣.依安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刍议[j].现
代农业科技,2009,(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