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烟台市概况
烟台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渤海,与辽东半岛及日本、韩国、朝
鲜隔海相望。烟台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
萄酒城”。现辖4区、1县、7个县级市和国家级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保税港区、招远经济开发区及昆嵛山自然保护区。全市总面积
1.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52万,其中市区面积2722平方公里,人口180万。
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
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中国城市综合创新五十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
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食品名城、中国绿色食品城、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等称号,
并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和中国人居环境奖。
历史沿革。烟台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证,早
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古为东夷族
地,夏朝时东夷族在此建国,商、西周、春秋时为莱国地,战国属齐,秦代属
齐郡,汉代为东莱郡,晋为东莱国,南北朝为东莱、长广郡,隋为莱州,唐宋
元为登州、莱州,明清为登州府、莱州府。公元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
为加强海防,明政府在烟台设奇山守御所,这是烟台最早的城市雏形;在芝罘
筑烽火台,又称“狼烟台”,烟台由此而得名。公元1858年(清咸丰八年),
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开登州为通商口岸,1861年改为烟台。
此后,英、法、美等17个国家陆续在烟台设立领事馆。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
建立文登、莱阳专区和省辖烟台市,1958年设立烟台地区,1983年11月成立
地级烟台市。
山川气候。烟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山地占总面积的36.6%,
丘陵占39.7%,平原占20.8%。拥有909公里海岸线和2.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
积,大小基岩岛屿63个,有居民的岛15个。烟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722.2毫米,年平均气
温13℃,日照时数为2611.6小时,无霜期282天。烟台山海相拥,风光旖旎,
一望无垠的金沙碧浪、景观奇妙的大小岛屿、闻名遐迩的蓬莱仙阁、飘渺奇幻
的海市蜃楼,使烟台成为中外驰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资源物产。烟台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海产品种类达70多个,盛产海参、对
虾、鲍鱼、扇贝等多种海珍品,是全国重要的渔业基地。地下矿藏十分丰富,
已发现矿产70多种,探明储量的有40多种,黄金储量和产量居全国首位,滑
2
石、菱镁矿、钼储量均居全国前5位。沿海大陆架储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
源,属“富集型”油区。烟台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果产地,土特产品久负盛名,
烟台苹果、莱阳梨、龙口粉丝、烟台大樱桃等享誉海内外。
生态环境。烟台环境质量优良,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40%,各类自然保护区
24处,全市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13%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主要水库水质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近岸海域水质以一类、二类海水为主。
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SO2和COD排放持续下降。
基础设施。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834.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8.7公里。
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主体工程完工,德龙烟铁路、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开工建设。
全市现有港口10处,芝罘湾港、龙口港等6处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已与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2011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4
亿吨。烟台空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与国内外37个城市通航,2011年旅客吞
吐量13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2万吨。潮水国际机场建设顺利推进。全市发
电总装机容量472.1万千瓦,2011年发电量243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329.4
亿千瓦时。
经济发展。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9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人均生产总值70339元(约合1.1万美元),一、二、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
7.4:57.7:34.9。完成国地税收入649.4亿元,增长26.1%;地方财政收入303.2
亿元,增长27.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83.8亿元,增长22.4%。全市规模以
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2894家,实现主营
业务收入12086亿元,形成了汽车、手机、电脑、船舶等优势产业,葡萄酒、
黄金、核电、现代化工等特色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科技、
航天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12户,主营业务
收入过10亿元、利税过亿元的企业均超过100户。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
(按照新统计口径)实现产值4709.3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占规模以上工
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7%。烟台是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的固定举办城市和
APEC经贸活动的重要举办城市,已与11个国家的18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和
友好合作城市。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13.4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453.5亿美
元,其中出口267亿美元,全市出口过亿美元的企业达到17家。社会消费品零
售额完成1616.5亿元,增长17.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42元,农民
人均纯收入11716元,分别增长9.4%和13.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