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乌江梯级发电优化调度基本规则

乌江梯级发电优化调度基本规则

乌江梯级发电优化调度基本规则 1 梯级水库联合运行一般规则 位于同一条河流上的串联水库群,由于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水力联系,以及由于它们在水文径流特性和水库调节性能等方面的差别,它们联合运行时就可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水文、库容、水能等方面的补偿作用,达到节约水资源,提高系统保证出力和发电量等目的。 梯级水库按其主要功能可分为以供水为主的梯级水库,以发电为主的梯级水库,综合利用梯级水库等,由于其功能不同,联合运行的一般规则也不尽相同,本研究主要探讨以发电为主的梯级水库联合运行的一般规则。 影响水电站发电量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水量和水头,水量要尽可能的利用,减少不必要的弃水,同时也要抬高电站的发电水头,降低单位电能的耗水率。梯级水库调度就是合理协调水量与水头之间的关系,达到充分利用水能资源的目的。

1.1一年内不同时期梯级水库联合运行一般规则 (1) 汛期 在满足电网用电需求的基础上,梯级各水库在汛期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蓄水。蓄水的一般规则是:从最下游一级水库到最上游一级水库逐级蓄水,即下游水库先蓄上游水库后蓄。这样可以抬高下游水电站的发电水头,降低耗水率,增发汛期不蓄电能。具体的水库蓄水量要综合考虑水库大坝安全,水库下游防护对象安全以及弃水风险等因素才能确定。 (2) 汛末 汛末,水库运行调度的一般要求是水库要蓄至正常蓄水位,以供枯水期用。若下游水库在汛期即将结束时未蓄至正常蓄水位,这时应加大上游水库下泄流量,力争保证下游水库在汛末蓄满。 (3)供水前期 供水前期,来水减少,天然来水发电不能满足电网需要。这时应动用蓄在水库里的水,以提高枯水期的出力。在供水前期,梯级水库供水的一般规则是,最上游水库先供,下游各水库维持在最高水位按入库流量发电,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下游电站的发电耗水率。 (4)供水后期

供水期末,水库运行调度的一般要求是库水位要降至到一个较低的值,为下一年汛期腾出足够的防洪库容。在供水后期,由于最上游水库水位较低,这时应逐渐减少其出库流量(即使没有消落到最低水位,也应减少其出库流量,为电站调峰、调频、事故备用留足水量),从第二级水库到最末一级水库逐渐增大其出库水量,这样既能保证到供水期末各水库为下一年汛期腾出足够的防洪库容,充分利用水量,又能保证下游水库在供水期大部分时间维持在较高的水头。

2 洪家渡水库初期运行规则 洪家渡水库雄踞乌江上游梯级水电站之首,具有多年调节作用。自2004年首台机组投产以来,乌江上游逐渐形成了洪家渡-东风-索风营-乌江渡四库联合运行的格局。作为乌江上游梯级的龙头水库,洪家渡水库在梯级联合调度中的作用巨大,它既可对下游水库进行库容补偿,又可对电力系统的其他电站进行电力补偿。洪家渡水库调度是否合理事关整个梯级效益的好坏。因此,必须通盘考虑、综合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洪家渡水库初期运行规则,作为指导洪家渡水库运行的依据。

2.1 洪家渡水库初期运行一般规则 (1) 初期运行一般规则 ① 洪家渡水库大部分时间都应在1080m以上运行,除遇连续枯水年和特枯年份,水位不宜降低至死水位。这样既可提高洪家渡水电站的水头效益,又可避免低水头对机组的不利影响。 ② 洪家渡水库在运行初期,若来水年为丰水年,水库年末库容应稍大于年初库容,为蓄满多年调节库容创造条件,尽早达到正常运行阶段;若来水年为平水年或平偏枯水年,年末库容尽量保持与年初库容相当,不能因为上游水库蓄水而使梯级水库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若来水年为特枯水年,年末库容可适当小于年初库容,但动用多年库容不易过大。 ③ 若来水年为平水年或枯水年,汛期洪家渡水库蓄水量以年V为宜,如果汛期蓄水过多,可能导致下游水库来流减少,水头降低,耗水率增大;如果汛期蓄水过少,可能导致不到供水期末,过早的动用多年调节水库的库容,不能充分发挥多年调节水库的作用。 (2) 洪家渡水库初期运行年内补偿调节运行规则 ① 补偿调节概念 由于水电站水库之间的种种联系,以及存在水文特性和水库调节性能等差别,当他们联合运行时,就可进行水力、水量以及电力电量的联合调节,起到取长补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作用,这种水电站水库群的联合调度称为补偿调节。以发电为主的梯级水电站补偿调节的目的是通过削峰填谷的补偿,使梯级水电站提供给电力系统的总出力尽可能均衡,即提高系统的保证出力。但必须明确,增加保证出力是要牺牲一部分电量的。 ② 发电关键时期的运行规则 ● 汛初(6-7月) 每年6-7月乌江来水逐渐增大,进入汛期。根据《引子渡水电站运行调度报告》水库调度图运用规则,6月位于三岔河上的引子渡水库开始蓄水,按蓄水期正常出力60.4MW发电放水;7月兼顾蓄水与发电,月底将水库蓄至正常蓄水位,多余水量用于发电。导致6-7月引子渡出库流量通常小于天然流量。这时东风水库、乌江渡水库处于枯汛交替时期,水位较低,若此时洪家渡水库长期蓄水,可能导致东风、乌江渡水电站发电耗水率增大。从表面上看,东风、乌江渡水库水位较低,有足够大的库容蓄洪,可以降低汛期弃水的风险,节约水资源,但实际情况是东风、乌江渡电站发电耗水率增大,发同样多的电耗水更多,且后期7月中旬-8月上旬乌江流域通常会出现15-20天左右伏旱期,天然流量减小,出现洪水的概率降低。因此,在汛初,洪家渡水库应加大出力(大于汛期洪家渡最小出力80MW),抬高下游水库水位,降低耗水率,节约水能资源。 ● 伏旱期(7月中旬-8月上旬) 伏旱期,天然流量减小,出现洪水的概率降低,洪家渡水库应适当加大发电流量,使东风、乌江渡水库保持较高的水位,降低发电耗水率。 ● 汛中(8月中旬-10月末) 8月尚为位主汛期,来水较丰;9、10月较大比例的秋汛,且普定、引子渡水库已蓄水至正常蓄水位,出库流量等于入库流量,东风水库入库流量较大,这时洪家渡水库应以蓄水为主。根据《洪家渡发电厂水库调度手册》,考虑电力系统调峰要求,洪家渡水库在8-10月按最小出力要求80MW(月平均出力)发电,多余水量蓄在水库,以供枯水期用。 ③ 洪家渡水库对洪水的拦蓄作用 ● 汛期,若三岔河来洪水,由于普定、引子渡水库调节库容有限,可能出现引子渡水库出库流量较大。为避免东风水库发生弃水,这时洪家渡水库应发挥其多年调节水库的作用,降低出力或停机蓄水。 ● 若洪-引-东区间来大洪水,这时洪家渡水库应减小出力或停机,减小下泄流量。 ● 若六冲河来大水,洪家渡水库以蓄为主。 ④ 洪家渡蓄水初期影响分析 ● 洪家渡水库蓄水,导致下游各水库来水(正常运行以前)小于天然来水,从较短时期(1年)来看,乌江梯级电站的发电量会小于天然来水发电量。但由于乌江渡是多年调节水库,在评价含有多年调节水库梯级电站运行发电指标时,不能以年为时段,应用多年平均指标来衡量,所以洪家渡蓄水初期,可能影响乌江梯级一年或几年的发电量。

3东风、乌江渡水库运行关键时期控制水位分析 本研究确定的运行关键时期是指供水末期(4-5月),枯汛交替期(6-7月),伏旱期(7月下旬-8月上旬),汛枯交替期(9-10月)。

3 东风水库运行关键时控制水位分析 (1) 供水末期(4-5月)控制水位分析 东风水库单独运行,在供水末期一般情况下应逐渐降低水库水位,为汛期腾出足够的库容,减少水库汛期弃水。目前,东风水库上游左岸有洪家渡多年调节水库,右岸有普定—引子渡水库,这三座水库的运行,使东风水库在汛期的入库流量比较均匀,且东风电站进行扩机增容改造,最大发电引用流量大大提高,降低了东风水库汛期的弃水概率。考虑到东风电站新机组的最低引水水位为950m,且新机组的电价比老机组高等一系列实际情况,建议东风水库在供水末期控制水位不应低于950m。 (2)伏旱期(7月下旬-8月上旬)控制水位分析 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乌江流域通常会出现大约20天左右的伏旱期,来水偏少,但此时正逢电网用电高峰时期,若东风水库水位过低,发电耗水率增大,可能导致电网安全运行达不到保证(供不应求),综合分析发电耗水率、弃水量等因素,建议伏旱期东风水库水位应保持在960m左右。 (3) 汛枯交替期(9-10月)控制水位分析 每年的9-10月,水库天然来水逐渐减少,为了确保东风水库在汛末蓄水到正常蓄水位,这时水库应以蓄水为主(水位逐渐抬高)。考虑到三岔河普定、引子渡水库在每年的9-10月已蓄至正常蓄水位,若这时在来秋汛,可能导致引子渡水库大量弃水,东风入库流量增大,综合考虑东风水库蓄水和弃水等因素,建议汛枯交替期(9-10月)东风水库水位应保持在965左右m。若天然来水不能满足电网发电需求,不应动用东风水库蓄水,而应加大洪家渡水库出库流量来满足东风电厂的发电需求。

4 乌江渡水库运行关键时控制水位分析 (1) 供水末期(4-5月)控制水位分析 鸭溪变#1主变作为北部电网和主网联系的唯一通道,其地位举足轻重。如果该主变事故跳闸,即意味着北部电网解列,单独运行。目前北部电网的电源总容量达到1790MW,包括了遵义电厂(250MW)、习水电厂(540MW)、金沙电厂(500MW)、乌江电厂新厂(500MW)。在大方式下运行,鸭溪变#1主变接近满载(有功约为680MW),在鸭溪变主变高负载运行时因故障跳闸,不仅将导致贵州电网缺失大量电力,而且会给北部电网带来严重后果。乌江渡4#、5#机组在北部电网中担任着调频、调性、事故备用等功能,若北部电网中的任何机组(乌江渡电厂除外)发生故障,乌江渡4#、5#机组作为事故备用必须马上投入运行才能确保电网的安全,而乌江渡4#、5#最低引水水位为736m,所以在供水末期(4-5月),乌江渡水库水位不应低于736m;另一方面,在乌江渡库区周边农民(4-6月)灌溉取水较多,取水高程大都在740m以上;综合以上分析,乌江渡水库在供水末期(4-5月)水位应控制在740m以上。 (2) 伏旱期(7月下旬-8月上旬)控制水位分析 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乌江流域通常会出现大约20天左右的伏旱期,来水偏少,但此时正逢电网用电高峰时期,若乌江渡水库水位过低,发电耗水率增大,可能导致电网安全运行达不到保证(供不应求),综合分析发电耗水率、弃水量等因素,建议伏旱期乌江渡水库水位应保持在750m左右。 (3) 汛枯交替期(9-10月)控制水位分析 根据水库运行一般规则,在汛末(10月末)水库一般应蓄至正常蓄水位。若汛枯交替时期水库蓄水过低,可能导致汛末不能蓄至正常蓄水位,供水期用水得不到保证;若汛枯交替时期蓄水过高,可能导致发生秋汛时,水库大量弃水,综合分析,建议汛枯交替时期乌江渡水库水位应维持在755m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