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
缺如者,但较罕见。阑尾缺如者不应有典型阑尾
炎症状,只有术中反复探查找不到阑尾,以及请示 上级有经验的医师会诊后才能诊断先天阑尾缺
如。本组有1病例最后诊断先天阑尾缺如,发病原
因实际为小肠异物穿孔。(2)腹膜外阑尾。阑尾 位于盲肠后方腹膜外,需切开盲肠外侧腹膜,将盲
肠向内翻,才能显露阑尾。(3)盲肠壁浆膜下阑 尾。阑尾位于盲肠壁浆膜下方,在盲肠壁上可触 及一索条状物,切开索条状物表面浆膜,即可显露
阑尾。(4)阑尾已坏疽脱落或自截。由于自截而
残留较小较短部分不易引起临床注意,如在术中 浙江临床医学2011年8月第l3卷第8期
于右髂窝内找不到盲肠及阑尾时,应想到先天性
大肠转位异常,或升结肠缩居于右上腹。有时因 横结肠或乙状结肠系膜过长,也可移动到右下腹
而混淆真相。还有阑尾畸形者,阑尾<1 om(过
短),或>15cm(过长),或有双阑尾(重复),应于
术中仔细辨别。
参考文献
l陈孝平编.普通外科医师进修必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57~258.
微型骨锚钉在治疗近节指问
关节背侧脱位中的应用
张隽 吴向武夏永法杨友发
近侧指问关节在手指的解剖和功能均起着重
要作用,是手部最容易受伤的关节,而关节脱位又
是损伤中最为常见。。Bowman等将近节指问关节 脱位分为三型,其中不稳定型需要手术治疗修复, 以维持关节的稳定性 。J。本科采用微型骨锚钉 修复掌板一侧副韧带复合体的方法治疗近节指问
关节不稳定脱位损伤,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本
科收治近节指间关节背侧脱位患者16例(共l6 指),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l~58岁,平均 34.5岁;l1例为闭合损伤,5例为开放损伤(2例
合并血管或神经损伤);扭伤lO例,工业性外伤6
例;右手示指3指、中指3指、环指2指、小指l指,
左手示指4指、中指3指。l6例均无肌腱损伤,且
不伴有骨折。术前诊断依据:(1)有手指外伤史,
作者单位:313300浙江省安吉县中医院骨科 关节畸形,功能障碍;(2)检查指间关节的被动活
动和主动活动范围,并与健侧指比较衡量关节损 伤程度;(3)x线摄片示有脱位。
1.2手术方法所用材料Mitek Mcro微型骨锚系
统,包括一个锥形锚体(头部带有2个尖突,尾部
连有4—0爱惜康双针缝合线)和与之匹配的钻头
和骨锚植入的手动操作器。经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后,在近节指间关节掌侧Brunner切口进入,s形切
开腱膜,将屈肌腱牵引到一侧后,直视下可见掌板
伴随一侧或两侧侧副韧带断裂。关节复位后,根
据掌板一侧副韧带损伤的部位在中节指骨基底部
或近节指骨远端掌板起止点两侧45。角处,用专用
钻头钻孔将锚钉植入器顶部置于预钻孔的涮u,
把锚钉顶人钻孔,锚体部的2个尖突在骨皮质深面
撑开,成伞状固定,拔出植入器,牵拉附着在锚钉
上的缝线,用C形臂x线机透视确认锚钉固定于
钻孔内。然后用穿过锚尾部小孑L的4—0爱惜康将
掌板、侧副韧带以双针交叉缝合法重建修复,同时
根据侧副韧带损伤部普迪斯修复侧副韧带、掌板 浙江临床医学2011年8月第l3卷第8期
连接纤维束。术中注意调整掌板、侧副韧带的张 力,以避免术后出现关节伸指受限。不采用克氏 针固定,用石膏屈腕屈近节指问关节30。固定3 周,3周后保护性的功能锻炼,然后逐渐加强指问
关节主被动锻炼。
2 结果
本组l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8
个月,平均9个月。检查患指主动活动范围、关节 稳定性、疼痛,并x线摄片复查。主动活动范围采
用TAM功能评定法评定,优4例,良10例,差2
例;指间关节被动活动关节稳定,且无疼痛;术后 第4、8、12、16周复查x线片,未见骨锚松动、脱
落,指问关节在位;1例开放性损伤患者出现感染。
3讨论
近侧指问关节在手指的解剖和功能方面都起
着重要作用,由于近节指问关节的韧带紧张、力臂 较长,决定了它是手部最容易受伤的关节,而关节
脱位又最为常见。指问关节稳定结构包括骨、关
节囊,指深、浅屈肌腱及纤维鞘管,以及伸肌腱及
其扩张部、骨问肌腱、蚓状肌等,但稳定的关键是 侧副韧带一掌板复合体这个三维结构的完整,一
旦掌板一副韧带复合体结构出现损伤、破裂,如果
单纯的一侧韧带损伤还能维持关节的稳定,要是
出现侧副韧带、掌板等二个平面以上的复合损伤, 近节指问关节常趋向不稳定。传统的修复方法,
如钢丝缝合法掌板重建术,通过肌腱的转位、捆绑 固定来重建关节的稳定性,操作困难且疗效不太 满意,并改变了掌板一侧副韧带复合体的解剖结
构。微型骨锚钉能较好的提供韧带与骨的附着, 对损伤掌板、韧带的重建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本 组16例患者术后随访平均9个月,主动活动范围
采用TAM功能评定法优良率达到87%。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学者先后应用
骨锚钉修复肩关节、肘和腕部的韧带、手、肌腱,取 得了良好的效果。Silva等学者通过生物力学研究
比较了缝合固定技术,发现骨锚钉技术比标准的 缝合固定技术更安全可靠 J。嗣后,众多专家学 ・901・
者将微型锚钉应用于手部韧带损伤的修复 J。本
科2008年开始用微型骨锚钉修复指间关节掌板一 侧副韧带复合体。使用微型骨锚钉修复掌板一侧 副韧带复合体操作简单,韧带修复后强度良好,骨
腱连结紧密。本组16例患者除开放性损伤1例有
感染外,术后分别于第4、8、12、16周复查x线片, 未见锚钉脱出和关节再脱位现象,指问关节主、被
动活动稳定,无疼痛。使用锚钉固定修复掌板一
侧副韧带,不破坏伸屈肌腱系统,可减少肌腱的损 伤和粘连,手术后可不采用克氏针固定 ,在支具
保护下3周后即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锚钉的使用需要准确掌握其适应证,对开放 性损伤患者,需充分评估其开放性损伤等级,一
度、二度开放性关节损伤可谨慎使用,三度开放性
损伤或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禁用;合并骨折的近 节指问关节脱位患者不宜使用,因为锚钉所携带
的4—0爱惜康缝合线无法稳定固定骨折,同时关 节处的骨折也将直接影响到锚钉的植入;老年骨
质疏松患者及儿童骨骺未闭合者禁用。掌握好适 应证,微型骨锚钉在修复掌板侧一副韧带复合体,
进而保持近节指间关节稳定方面是一种较理想的 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 一~一一一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