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奥特央视项目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新奥特央视项目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隧D. 懿 的每个取样符号只对其6 msb(最高有效位)进行自适应 信道均衡器的卷积运算;而对后2 lsb(1east significant bit,最低有效位)则可用4路运算替代之(穷尽的o0,01, l0和11)。而从LDPC纠错解码给出的附加信息可知:这 4路运算中必有1路是正确的解码。 3)此外,6 msb中出现1位误码的概率等于1/6= O.1667(<O.2)。因而采用0.8 LDPC可满足信道纠错的需 求。这就从原理上说明:1.2节案例6)管云峰报告 】中,对 地面国标C=I的移动电视接收业务,采用R=0.8 LDPC的 理论依据。 对比DVB—T移动电视采用R=0.5纠错率和GI=I/4, 以及地面国标C=3 780移动电视采用R=0.4和GI=l/4,可 看出:两者的纠错原理与本文原理是根本不同的。 此外,“7 msb处理法”不需再讨论;而“5 msb或4 msb/符号处理法”则有待探讨(文献【2】中已提出“抓住强 信号,舍弃弱信号”的原理)。 4 简短小结 1)本文补充讨论《地面数字电视单载波系统如何实 现移动接收》 I中的部分内容;包括在相位域和时间域中 讨论主信号和单个“0 dB回波”的合成矢量的特性、“部分 序列法”和自适应信道均衡器中的“6 msb/ ̄号处理法” 等。特别是:充分利用单个“0 dB回波”的能量获得的好 处有:(1)缩短同步码捕获/保持的时间;(2)C/Nf-I限值 可望下降1.5~2.5 dB。其适用范围可能是l~2个强回波 信号,最好是单个0 dB回波,优先考虑≥一3 dB的回 波。而幅度<一6 dB的回波,本文方法可能“得不偿失”。 2)“单载波系统实现DTT移动电视接收”这个技术 难题,从2002年在中国上海被破解算起,到美国ATSC开 始筹备A/153标准为止,前后历时约5年,并在中国已有 一批典型案例。 3)本文有关内容同笔者已发表的文章 ,101一样,既 可用于地面数字电视(DTT)传输的单载波系统(如 ATSC,地面国标C=1和ATSC—MH),也可用于DTT多载 波系统(如DVB—T,ISDB—T,地面国标C=3 780和 DVB—T2),它们既可用于DTT移动接收,更可用于其固定 接收。 4)笔者希望中青年专家在DTT接收端的时间域处 理方面,继续进行研究和开发,构成一定的理论体系,把 已成熟的内容列入专业课程和教科书。 5)单载波系统的在中国的“接力棒”:1)2001年3月 一2006年8月(第一棒),SJTU/LINX合作的ADTB—T/ OQAM单载波系统;2)2006年8月--2011年11月(第二 28《电视技术》第37卷第4期(总第405期)I投稿网址http://www.VideoE.crl ●秘教簟 矿 i o£ i f eri^ 棒),地面国标的制定和“C=I新D,rr系统”的推广应用; 3)2011年11月11日起(FoBTV宣言)021(第三棒),单载波 系统在FoBTV制定的DTT传输3.0版中是否还有“一席之 地”? 致谢:笔者感谢上海交大张文军小组(包括夏平建、归 琳、杨亮、管云峰和孙军)以及夏劲松和李文华(原LINX Electronics,现上海某通信公司)多年来的技术交流。 参考文献: [1]ATSC A/153,ATSC—mobile DTV standard,Part 1一ATSC mobile digital television system[S].201 1. [2】徐孟侠.地面数字电视单载波系统如何实现移动电视接收[J】.电视 技术,2010,34(7):8-11。 [3]陆靖侃,马文峰.铁路电视单频网信道简化模型覆盖设计【J】.电视 技术,2011,35(8):35—38。 [4】管云峰.国标移动性能对比fR】.北京:中国电子学会消费电子分会, 2009. [5】徐孟侠.大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技术介绍(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与 台湾友人笔谈)【EB/OL].(201l-10—28)[2012一O1—281.http://www.ra— tiog.org. [6]RHODES C.Future spectrum demands will impact DTV and GPS re— ceiver designs[J].IEEE Trans.Consumer Electronics,2012,58(1): 8—14. [7】章理为,万戈,邸娜,等.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多径模型研究与性能 预测IJI.电视技术,2011,35(10):21—24. [8]8 XIA Jingsong.A calTie[recovery approach for A ISC receivers[J]. IEEE Trans.Broadcasting,2008,54(1):131—139. [9]XIA Jingsong.A novel clock recovery scheme for ATSC receivers[J]. IEEE Trans.Broadcasting,2008,54(2):276-282. [1O】徐孟侠.ATSC和DVB—T固定接收时的回波处理性能对比IJ】.电视 技术,2010,34(1):7一l0. 责任编辑:哈宏疆 收稿日期:2012-09—11 新奥特央视项目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目前,由中央电视台领衔新奥特(cDV)等国内厂商联合攻关开 发的“新一代电视台网络化制播系统及重大应用”项目喜获国家科学 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在该项目中,新奥特构建了“统一、可管理”的全流程基于文件的 网络化制播系统架构,实现了“边收边传、边传边编、边传边播”的并 行节目生产工作流程;完成了草编工作站的设计和开发,实现了索材 “挑选、草编、上载”的创新工艺流程;自主研发了广播级自适应抠像、 二维特征点动态跟踪以及三维合成与摄像机轨迹反求等多种视频图 像特效与合成核心技术,实现了对高清晰视频图像和高端视觉特效 相当完善的影视节目后期制作和合成功能;关键技术成果在中央电 视台技术工程项目非线性高端制作岛系统上取得了成功应用;共申 请发明专利l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tO项,占项目授权专利的50%,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占项目总软件著作权登记 ̄27%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