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第44卷第l期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01.44No.1

2005年1月Journalof

Xiamen

University(NaturalScience)Jan.2005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徐昶1,龙敏南¨,邬小兵1,徐惠娟1,陈重安2,张凤章1,许良树,

(1.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与海洋药物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2.厦门市海沧污水处理厂,福建厦门361026)

摘要:从霉变的玉米芯中筛选到一株高产纤维索酶的菌株,经18S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菌株形态特性分析.确定该菌

株为灰绿曲霉(Aspergillusglaucus).利用圆体纤曲培养产生纤维素酶,研究了培养基起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接

种量、氮源、稻草粉与麸皮比例、表面活性剂等对菌株产酶的影响.在最适条件下菌株培养72h后。羧甲基纤维素酶(CM.

Case)活力高达6812U/g(干曲.下同),滤纸酶活力(FPA)达172

u/g.利用该菌株对蔗渣进行分解.其糖化率达36。4%.

关键词:灰绿曲霉;纤维素酶活力l糖化

中图分类号:Q

9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8—0479(2005)01—0107—05

纤维素类物质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一种可再生资

源.全球每年光合作用产生的植物生物量高达1.14×

1012t,我国的纤维类资源极为丰富,仅秸秆和皮壳每

年可达7×108t.这些原料大部分被烧掉,既破坏了生

态平衡,又污染环境,且能量利用率低(10%左右)[1].

如将天然纤维素降解为可利用的糖液,再进一步转化

为酒精、菌体蛋白、气体燃料(如氢气)等物质,对解决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粮食短缺、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

题具有深远的意义[2].纤维素类物质的糖化有酸解法

和酶解法等.酶解法由于能耗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不

使用有毒和腐蚀性的化学物质而倍受青睐[3].然而至

今未能应用木质纤维素作为工业酶解发酵的原料,纤

维素酶活力不高而导致酶用量过大是限制其应用的主

要因素之一[‘].因此,筛选酶活高的野生菌株,对纤维

类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分离到一株具有高

酶活力的灰绿曲霉XC9,并对其产酶条件和酶解糖化

作用进行了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培养基

Dubos纤维素培养基,Hutchison培养基‘日,纤维

素一刚果红培养基‘7・83;种子培养基:lo%麸皮浸汁;基

础固体产酶培养基:碱处理稻草粉4g,去淀粉麸皮

牧稿日期:2003-1Z-04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羽项目(2001,'诅515040).中匈政府闽科技

合作项目(35027.20031108)及厦门市科技项目

(3502220041070)

作者简介:徐昶(1973一)-男・硕士研究生.

-Correspondlngauthor1g,无机盐培养液15

mL(KH2PO,4g/L,

(NH。)2SO‘16g/L,MgS041

g/L).

1.2菌株的分离筛选

在厦门大学校园附近采集腐枝烂叶、霉变物以及

土样.腐枝烂叶和霉变物捣碎后置于生理盐水中振荡;

土样则配成悬液静置,后取上层水样接入Dubos纤维

素培养基和Hutchison培养基中,连续富集培养3次,

每次培养至三角烧瓶中的滤纸崩溃为止.将富集后的

菌液在纤维素一剐果红培养基上划线培养(30℃)至菌

落长出,挑有透明圈的菌落进行复筛,重复几次直至得

到纯菌落.

1.3菌株鉴定

形态鉴定【9]:在平板上挑菌体少许,涂于载玻片

上,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18SrRNA基因分析[10]:取培养12h的菌丝体

4mL,离心去水相,加400

pL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

化铵(CTAB),离心后弃上清液,加入细胞裂解液(4

mol/L盐酸胍,0.1mol/LTris-HCl,pH7.5)400

pL,

室温孵育30rain,用酚一氯仿(1:1)和氯仿各抽提一

次,离心取上清液,加2倍体积无水乙醇和1/10体积

醋酸钠(3mol/L,pH5.2)沉淀DNA,TE缓冲液溶解

沉淀后,用18SrRNA基因扩增通用引物(5’ATTG—

GAGGGCAAGTCTGGTG3’,5’OCGATC—

CCTAGTCGGCATAG3’)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

经纯化后测序(Takara公司).

1.4粗纤维素酶液的制备

称取湿曲3.6g(相当于1g干曲),加蒸馏水20

mL,搅拌均匀,于30℃恒温水浴lh,用两层纱布挤

滤,滤液离心(4000r/min,10

rain,4"C),上清液即为

 万方数据’108’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

粗酶液.

1.5酶活力测定方法【11 ̄13]

1)棉花酶活力:取0.5mL稀释的粗酶液加入到

装有50

mg脱脂棉、2mL醋酸缓冲液(pH4.8)的带

塞试管中,再加甲苯1滴,加塞后于50℃水浴24h.以

每24h产生1.0mg还原糖定义为1个酶活力单位

(U).

2)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力:取2mL羧甲

基纤维素溶液于试管中,加0.5mL稀释的粗酶液,混

匀后,于50℃水浴30min.以每30min产生1.0mg

还原糖定义为1个酶活力单位(U).

3)滤纸酶(FPA)活力:取0.5mL稀释的粗酶液,

加2mL醋酸缓冲液和1条滤纸(新华1号,1×6cm)

于带塞试管中,50℃水浴1h.以每小时产生1.0

mg

还原糖定义为1个酶活力单位(U).

以在100℃水浴灭活5min的粗酶液为对比液,

其余步骤相同.酶活力均指扣除对比液中还原糖后计

算得到的结果.

1.6还原糖测定和全纤维含量测定

分别按文献1-10]和文献[5]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筛选结果

本实验中共筛选出41株能够分解纤维素的菌株,

取其中酶活力较高的4株菌株(编号分别为XC2,

XC9,XCl5,XC23)做进一步分析,以购于中科院微生

物菌种保藏中心的菌株木霉(Trichoderma.sp),康氏

木霉(Z

koningii)作对照.将上述菌株分别接种在刚

果红一纤维素平板上,计算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

(HC比值),在基础固体产酶培养基上发酵,然后测纤

维素酶活力,重复3次取平均值,结果见表1.

菌株XC9由霉变玉米棒上分离得到的,由表1可

表i不同菌株酶活力比较

Tab.1

ComparisonofceUulaseactivityofvariousstrains

注tU/s中的质量指千曲见,其CMC酶活力、棉花酶活力和滤纸酶活力均高于

其它菌株,故XC9菌株是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一个菌

株.

2.2鉴定结果

菌落在PDA平板上先以白色絮状扩散,后变为

黄绿色,最终呈铜绿色以点状分散.菌丝具隔膜,含红

色颗粒;分生孢子穗绿色,呈辐射状,分生孢子椭圆形,

表面粗糙;子囊壳球形,黄色;子囊孢子双凸透镜形,赤

道有纹线.该形态特征与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

CU¥)相似.

18SrRNA基因片断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

XC9的18SrRNA基因序列与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18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高达100%.

根据以上观察和鉴定结果,初步确定该菌株为灰

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

2.3灰绿曲霉XC9产酶条件

1)培养时间与酶活力的关系

将1mL菌丝体片断悬浮液接种于固体发酵培养

基,30℃培养,每隔24h测CMCase和FPA酶活力.

结果(图1)表明,在起初的48h,酶活力增加幅度较

大;当培养到第72小时,CMCase和FPA活力均达到

最大,CMCase达6613.12U/g干曲,FPA活力达

171.12U/g干曲,4d后酶活力开始下降,第5天的

CMCase和FPA活力只有高峰期的50%左右.因此,

培养时间以3~4d为宜.

2)接种量对酶产量的影响

接种量对酶活力有很大影响.取培养15h种子培

养液的菌丝体碎片悬浮液0.15

mL、0.3mL、0.6mL、

0.75

mL、0.9mL、1.2mL、1.5mL于固体发酵培养

基中(其接种量体积分数分别为1%、2%、4%、5%、

6%、8%、10%),培养84h后测酶活力,结果见图2.

图2表明,接种量为6%时酶活力最高,培养基能

为菌体提供比较充足的营养.接种量过低,营养过剩,

175

150

125

l∞

75

50

25

t/d

图l培养时同对酶活力的影响

Fig.1Effectofincubationtime

011cellulaae

activity甚,鼍g臣

咖咖撇蝴啪咖|咖。目7

l≥葛≯翟譬

 万方数据第1期

徐昶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109.

012

34

5678910

Inoculation

quantity/%

图2接种量对酶产量的影响

Fig.2Effectofinoculation

quantityoncellulasc

ac—

tivity

菌丝体徒长,产酶滞后;接种量过大,则菌丝体增长迅

速,后期营养不良,且曲温升高,不利于产酶.因此最适

接种量为6%.

3)不同底料与麸皮比对酶活力的影响

本研究以稻草粉为底料.将稻草粉与麸皮以不同

比例混合,按60A接种量在固体发酵培养基30"C培养

84h,结果见图3.

图3表明,当稻草粉/麸皮比为4:6时酶活力最

高,CMC酶活力比不加麸皮时提高3.6倍,麸皮的量

对FPA酶活力影响则更加显著.可见,麸皮对菌种酶

活力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为产酶提供必要的营

养因子;另一方面’,其含量增加又会降低培养基的蓬松

程度,使通气量降低,从而影响酶活力.

4)不同氮源对酶活力的影响

采用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钠、硝酸铵、蛋白

胨、酵母粉作为氮源(总氮量为0.4%),研究其对酶活

力的影响.以6%接种量30℃培养84h,稻草粉/麸皮

比为1:1,实验结果如图4.可知,氮源对酶活力的影

响因素依次为:有机氮>硝酸盐>铵盐,采用蛋白胨作

为氮源时效果最好.

5)培养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将6%菌丝体碎片悬浮液接入固体发酵培养基,

分别于不同温度下培养,每隔24h测定CMC酶活力,

图4不同氮源对酶活力的影响

Fig.4Effectof

nitrogen80Ul佗eOncelhla.eactivity暑

straw

powder/wheatbran(w/w)

图3底料与麸皮的比例对酶活力的影响

Fig.3Theratioofstraw

powderandwheatbran

on

cellulase

activity

总时间为4d.结果表明:灰绿曲霉XC9在较低温度

(25℃)下培养,菌体生长缓慢,孢子数量少,呈浅绿色,

酶活力高峰期出现晚.在温度较高(35℃)时培养,菌体

生长旺盛,孢子多,呈绿色,酶活高峰期出现早,但酶量

偏低.该菌株产酶比较适宜的温度为30℃.

6)培养基起始pH值对酶活力的影响

将6%接种量接人起始pH值不同的固体发酵培

养基,30℃培养3d,分别测其酶活力.结果表明,灰绿

曲霉XC9产CMCase最适起始pH值为5.5,FPA最

适起始pH值为6.0.

7)表面活性荆对酶活力的影响

在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加入0.1%~0.8%吐温80

(TW-80)和立白洗衣粉(广东立白集团有限公司产

品),以不加的为对照,培养3d(接种量6%,30℃),研

究两种表面活性剂对灰绿曲霉XC9产纤维素酶的影

响.结果表明:加入0.2%~O.4%的TW一80和0.1%

~o.2%的洗衣粉能较大地促进菌体产酶,说明一定浓

度的表面活性剂能提高细胞质膜的通透性。有利于胞

内酶的不断排出.但浓度过高则菌体酶活力降低,可能

菌体受到伤害,使产酶下降,这与文献E143报道的不

同.

2.4灰绿曲霉XC9粗酶液酶促反应的最适

pH和最适温度

不同菌株来源的纤维素酶在结构和性质上常有不

同,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也往往有些差异.本实验主要研

究了pH及温度对灰绿曲毒XC9酶活力影响.

将粗酶液直接与不同pH值缓冲液配制的一系列

底物50℃保温,分别测定酶活力,得到pH对酶活力

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MCase在pH4.4"--6.0有较高

的酶活力,最适pH为4.8FPA在pH4.8~6.8酶活

力较高,最适pH为6.0.

将粗酶液与底物在pH值为5.0缓冲液中,于不

同温度下直接进行酶促反应。测酶活力,得酶的最适

温度.实验表明tCMCase和FPA最适反应温度均为暑一譬—匠‰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