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 信息提取方法 材料信息各提取,共同话题相联系, 每则材料都概括,深入本质解问题。 (1、这几则材料为什么可以放在一起 2、然后推断:一定是材料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再通过比较、分析,一定会有所发现。 3、答题时,材料间是因果关系的,要先写主要原因,再写其他原因;材料间是同类事物的,要先写共性的,再写不同点的)
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对某区一所中学初三(3)班49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自己求过或家长帮助求过护身符的占96%;经常到网上占卜的占34%;相信命由天定的占1l%;相信自己的幸运花、幸运石、幸运数字一定能给自己带来好运的占78%…… 材料二 在某搜索网站输入“占卜”二字,可检索到万个网页;输入“星座”二字,可检索到267万个网页。从搜索结果看,占星奇缘、北斗星易学书、周公解梦等内容充斥网页。 材料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专家呼吁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多为青少年出版一些好书,多提供一些有益的活动场所,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答:①当今社会青少年非常迷信; ②某些网络媒体里充斥着很多迷信邪说; ③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为之创设良好的环境,从而抵制迷信思想的侵蚀 2、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城市人口中,%的人居住在贫民窟,而且贫民窟人数在急剧增加。贫民窟已给城市带来危机。 材料二 在贫困的非洲国度安哥拉,孩子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许多孩子被赶出家门,遭受辱骂、毒打,甚至被烧死或活埋,就因为他们的父母认为他们掌握邪恶的巫术。 材料三 多年来,世界粮食计划署一直没有停止对非洲贫困地区的粮食援助。今年,又给予非洲20亿美元资金的粮食援助,相当于2002年对全球援助的总额。 答:1.非洲地区的贫困和愚昧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人口增长、教育落后)且给世界增加了沉重的负担。2.贫困和愚昧严重困扰着非洲的发展,并给世界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3、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联系本文,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一 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材料二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材料三 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 答案:1.人才多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2.恶劣环境的磨炼有利于人才的成长。3.全社会应该加强挫 折教育、苦难教育。 4、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阅读后的发现。 (1)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可怕的巨大风浪,这时,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船一寸一寸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减小,货轮渐渐平稳了。 (2)在某一地区的著名旅游景点,有一段被当地人称为“鬼谷”的最危险的路段,路窄坡陡,两边万丈深渊,每当导游们带队到这里时,一定要让旅客们挑点或扛点什么东西。据说这里以前发生过好几起事故,都是迷路的旅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不小心掉下去的。当地人,每天从这条路上挑着东西来来往往,从来没人出事。 答案是:人生的很多时候,只有背负沉甸甸的重任,才能稳步前进。
5、阅读下面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一条主要信息。 (1)有关部门对不同人群进行测试,要求每人写出“我虽然工作在风光旖旎的地方,却很寂寞,所以我要跳槽”这句话。结果,写不出或写错“旖旎”两个字的占95%,“寂”字占54%,“寞”字占65%,“槽”字占70%;书写潦草的约占70%。
(2)上海的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的占70%—80%。 (3)北京的一份调查显示,41%的小学生汉字书写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正确、端正、整洁”的要求。答案:很多人汉字书写不正确、不规范
7、阅读下面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2012年10月底,苏州某学院的一位女生参加完800米体能测试就突然倒地死亡。11月13日, 洛阳一高二年级学生在一次跑操后,突然死亡。11月18日,广东某学院一大学生参加马拉松10公里赛冲过终点后倒地,次日身亡;另一位当时晕倒的年轻选 手于27日凌晨在医院离世。此次马拉松赛共有1517人次出现头晕、抽筋、扭伤等身体不适现象,多为二三十岁的青年。为了防止不再发生这类意外事故,多所学校采取措施,取消了运动会和体育课上的一些中长跑项目。此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材料二:2012年11月22日傍晚,在日本东京7℃的气温下,一群小孩子在人行道上整齐地跑步,白色的短裤短袖非常抢眼。东京幼儿园的孩子经常在寒冬的操场上短衣跑步,以锻炼体质、增强抗寒能力。日本中小学每天都有体育课,放学后的家庭作业有一项是再锻炼身体一小时。 材料三: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反对,从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手中购买中国的钓鱼岛激将其“国有化”。12月25日,日本出动军用战机栏截在钓鱼岛附近进行正常巡航的中国海监飞机。12月26日,日本自民党右翼分子安倍晋三就任首相,而日本右翼分子在领土争端上一直采取强硬姿态。 答案:近期青少年学生长跑猝死事故频发,引发社会多方关注 古诗词赏析专项 炼字
一、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释】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 、树阴满地、 、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 的心情。 (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1)石榴开遍、梦觉流莺,于炎炎夏日悠闲旷达(恬然自在) (2)透:穿透。榴花盛开红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给人一种润润、娇娇的感觉,意境十足,令人赏心悦目。 二、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迷,迷路,暗含“迷恋”之意,逼真地表现出诗人独自行走山间欣赏美景的陶醉。(2)表达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之情及置身其中的喜悦、闲适的心境 三、 春思 贾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12.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 ,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的 特点。
13.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答案】 12.草、柳、桃花、李花示例: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13.示例一:“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春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 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 示例二:“惹”是招引(或:引起)的意思,诗人抱怨舂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妙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 形象 四、 凭阑人·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8.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9.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沦落天涯、孤寂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或落泊困顿的倦客游子)的形象。 语言:①用语奇特,精炼传神,以“瘦”状马,以“倦”绘鸟,言简义丰,以形传神;②诗用马“驮”,愁由鸟“呼”,柳花“添”人鬓华,可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 写法:①衬托。人物的落泊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绪,均是通过对“马”“鸟”“柳花”的描写烘托出来,含蓄蕴藉。②白描。小令语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③寓情于景。借对“马”“鸟”“柳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 构思: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写人对漂泊的厌倦和内心的愁苦,而是借“倦鸟呼愁”来传达,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五、 五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 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2分) “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疏狂自放、怀才不遇;“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2.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抒发了对好友李白的挂念;对李白才情的赞赏;对李白怀才不遇的境况的同情;同时也抒写了自己与李白同样遭遇的感慨。(答出两点即可) 六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送别时怎样的景象试加以描述。(3分) 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一片凄凉!天空飘忽着朵朵寒云,归来的路上正遇上暮雪 纷飞。(意近即可) 2.结合全诗,写出尾联中“空相向” “何所期”所表达的情感。(2分) 诗人为朋友远去而徒然伤悲,为相见无期而惆怅, 表达了难舍难分之情。
七、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②霁:雨止。 1.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的情景,“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 的环境什么特点(2分)
2.诗的后两句描写云峰相依的景象,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3分) 1.幽静或幽深2、示例:雨后的山更加青翠了,云雾缭绕在四五座山峰间,如同妙手绘出的一幅水墨画
八 忆钱塘江 宋·李觏①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 ②涵:包含。 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 1.这首诗描绘了 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 ”一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