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赵佳20091129010020 b5E2RGbCAP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双子表面活性剂<Gemini)的定义及特性。
以两种双子表面活性剂为例介绍了其合成原理,以及应用范围。
p1EanqFDPw关键词:双子表面活性剂,合成,应用表面活性剂是在加入很少量时即能大大降低表面张力一大类有机化合物。
表面活性剂在许多行业配方中被用作性能添加剂,为具体应用提供多种功能,包括发泡效果,表面改性清洁,乳液等。
而双子表面活性剂<Gemini)成为了研发领域的热点。
DXDiTa9E3d 一、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定义通过化学键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一或几乎同一的表面活性剂单体,在亲水头基或靠近亲水头基附近用联接基团将这两亲成份联接在一起,形成的一种表面活性剂称为双子表面活性剂。
RTCrpUDGiT双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带有两个疏水链、两个亲水链和一个联接基团的化合物,类似于两个普通表面活性剂通过一个桥梁连接在一起,但值得注意的是,联接基团应在极性头基或靠近极性头基处相连接。
如下图:5PC zVD7HxA该类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型、非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及阴 - 非离子型、阳- 非离子型等。
二、发展历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
1971年Bunton等人合成了一族新型两亲分子,其分子结构顺序为:长的碳氢链、离子头基、联结基团、第二个离子头基、第二个碳氢链,并且把它作为相转移催化剂使用,结果发现它比普通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
jLBHrnAILg1988年后,日本Oskaa大学的专家们合成并研究了柔性联结基的若干双烷烃链表面活性剂。
然而真正系统开展这类新型表面活性剂研究工作则是从1991年开始。
该年Emery大学的Menger教授和Lihua等人合成并研究了刚性联结基团的双烷烃链表面活性剂,并给这种类型表面活性剂起名为Gemini surfactants Gemini 在天文学上的意思为双子星座,以此形象地表达这类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
我国学者赵国玺也因此将其译为“双子表面活性剂”。
xHAQX74J0X三、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在制革业中的应用1991年,美国Emory大学的Menger等合成了以刚性间隔基联接离子头基的双烷烃链表面活性剂,并起名为“Gemini表面活性剂”,即双子表面活性剂。
双子表面活性剂特殊的结构决定它比传统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优良的性能。
它具有两个亲水基和疏水基,通过联接基团将两部分连接,联接基团有化学键作用,降低了两极性间的静电排斥力及其水化层间的作用力,使得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低CMC 特性。
LDAYtRyKfE与单烷烃链和单离子头基组成的普通表面活性剂相比,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如下特征性质:<1)易吸附在气/液表面,有效地降低水的表面张力;<2)易聚集生成胶团,有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3)具有很低的Kraff点<4)与普通表面活性剂间的复配能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5)具有良好的钙皂分散性能;<6)优良的润湿性能。
目前,双子表面活性剂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青睐,并掀起了一股新的研究热潮。
本文综述了当前各类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简要介绍了双子表面活性剂在制革业中的应用状况,并探讨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目前的发展趋势。
Zzz6ZB2Ltk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我国研究双子表面活性剂起步较晚,因此产品开发、性能研究及应用与国外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
具有新颖结构的双子表面活性剂系列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更受到重视。
dvzfvkwMI1四、种类双子表面活性剂种类主要有硫酸酯盐、磺酸酯、羧酸酯、磷酸酯型。
1、硫酸酯盐型<-OSO3M)和磺酸盐型<-SO3M)硫酸酯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包括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盐和高级脂肪醇醚硫酸酯盐,此外还有硫酸化油、硫酸化脂肪酸和硫酸化脂肪酸酯等。
硫酸酯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发泡能力和洗涤性能,在硬水中性能稳定,水溶液呈中性或微碱性。
其合成方法是先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二环氧化合物,再用长链的脂肪醇与二环氧化合物反应生成低聚二醇,最后在一定条件下,低聚二醇与氯磺酸或丙磺内酯反应生成硫酸酯盐或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但其产率并不高。
为克服产率和产品纯度的缺陷,姚志刚等采用另一条合成路线,用牛磺酸钠与二溴乙烷反应得到乙二胺二乙磺酸钠,然后与油酰氯反应得到N,N′-双油酰基乙二胺二乙磺酸钠,大大提高了产率和纯度。
贾卫红等以脱氢枞胺、α,ω-二溴代烷和2-溴乙基磺酸钠为原料制备了4种松香基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N,N′-二乙基磺酸钠-N,N′-二脱氢枞基-α,ω-二胺。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对系列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得出这四种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和较低的CMC,其表面活性随分子结构中连接的亚甲基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强。
硫酸酯盐型和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是目前较为常见的阴离子1型双子表面活性剂,较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但该工艺的缺点是耗时长,合成过程的含硫化合物使用量大,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上述两种双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工艺条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rqyn14ZNXI2、羧酸盐型<-COOM)最早合成的羧酸盐型表面活性剂是采用乙二胺、辛基氯化物和氯乙酸为原料合成羧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通过此基础反应,改变碳链长度和连接基长度,可以合成一系列化合物。
它们具有很高的金属螯合性,耐硬水和良好的钙皂分散能力。
关于羧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合成的报道目前在国内并不多见。
杜恣毅等合成了一种含对苯氧基联接链的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胶团化特性,结果表明该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低的CMC值和表面张力。
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洗涤添加剂将会有着很大的开发和应用潜力。
EmxvxOtOco3、磷酸酯型<-OPO3M)磷酸酯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三乙胺和四氢呋喃存在下,将二元醇与POCl3反应,搅拌下滴加脂肪醇,然后进行水解脱氯,最后用NaOEt/EtOH处理;另一种是把长链的醇磷酸化,生成磷酸单酯,再与季胺碱反应得到磷酸酯季胺盐,然后引入联接基团,酸化。
近年来用磷酸或者多聚磷酸做磷酰化剂合成磷酸酯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与用三氯氧磷、三氯化磷或者五氧化二磷做酰化剂的经典工艺相比,这种方法原料稳定性高,毒性低,工艺相对简单。
郑帼研究了双子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最佳合成工艺:以P2O5与正癸基低聚二醇为原料合成双子磷酸酯表面活性剂,这种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稳泡、乳化性能较高,并且合成工艺比较简单,反应条件温和。
其中反应温度、投料比n<正癸基缩水甘油醚∶乙二醇)等工艺条件的优化,催化剂的选择等因素是磷酸酯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合成的关键问题,还有待于更进一步深入研究。
SixE2yXPq54、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1991年Menger和Littan合成了3种具有刚性联接基团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其中有一种就是阳离子型,以二溴取代烷烃和长碳链二甲基叔胺反应制得,联接基团为苯环。
目前合成的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是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它们生物降解性好、毒性低。
合成阳离子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二溴取代烷烃和单长链烷基二甲基叔胺<烷基为直链烷基)在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进行季铵化反应;另一种是以1-溴代长链烷烃和N,N,N′,N′-四甲基烷基二胺在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进行季铵化反应。
第一种方法适用于二溴代烷烃非常活泼且易得的情况。
但由于二溴代烷烃的价格昂贵,所以多选择第二种方法来合成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溴代长链烷烃和N,N,N′,N′-四甲基烷基二胺以无水乙醇做溶剂,加热回流2~3天,减压蒸馏除去溶剂,重结晶提纯,即可得到产品。
如陈凤生等以N,N-二甲基丙二胺分别与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和十八酸反应得到酰胺基叔胺,再制成盐酸盐,盐酸盐与环氧氯丙烷在水溶剂中合成了相应的含酰胺基双子离子表面活性剂。
采用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波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定了表面化学性能,该含酰胺基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表面吸附和胶束生成能力。
目前关于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报道不多。
原因是对此合成机理的理论研究、合成方法及工艺条件研究还不很成熟,有待于更深入研究。
6ewMyirQFL5、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国内对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还不多,更多的仅仅是参考引用国外的研究成果。
黄丹等用月桂醇聚氧乙烯醚<3)、顺丁烯二酸酐和反丁烯二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月桂醇聚氧乙烯醚<3)羧酸盐对称型琥珀酸双酯双子表面活性剂。
测得其洗净率为99.96%。
作为一种洗涤、漂白助剂,双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报道较少。
Renouf等首次设计合成了两个端基为两性离子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其表面活性比头基相同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强。
王孝科等以十二烷基叔胺、环氧氯丙烷和氯乙酸为原料,利用两步法合成了双季铵羧甲基钠盐新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合成反应收率的影响。
发现其产物收率优于季铵盐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及传统的两性表面活性剂。
kavU42VRUs五、应用1、高效乳化剂、增溶剂和脱脂剂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其作为乳化剂乳化效率高。
在用量减少的情况下,能达到甚至超过单链表面活性剂常规用量的效果。
极低的CMC值使得双子表面活性剂在很低的浓度下即可形成胶束而达到增溶的效果。
因此,双子表面活性剂可以用作高效增溶剂、脱脂剂和乳化剂。
少量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就可使生皮中的油脂、污垢很好的被乳化分散而除去。
y6v3ALoS892、预鞣和复鞣填充剂在皮革鞣制过程中,由于双子表面活性剂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具有能与皮胶原上的结合点快速结合的特点,可防止鞣剂与皮纤维因结合过快而出现表面过鞣的现象;另外,双子表面活性剂既能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能又可以加速鞣剂的渗透,达到速鞣、鞣制均匀或提高结合量使成革丰满的目的。
双子表面活性剂是由联结基团通过化学键将两个或多个单体表面活性剂连接在一起,扩充其链结构增加分子量,同时与胶原或鞣剂进行多点结合,从而使得它还可以作为复鞣填充剂。
加脂剂是制革过程中用量最大的一类皮革化工产品,磺酸盐型皮革加脂剂是最主要的品种之一。
张辉等制备出一种双子表面活性剂聚马来酸酐脂肪醇单酯钠盐<PMAMS),并使用柔软度测定仪对其皮革加脂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种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皮革加脂性能。
M2ub6vSTnP 3.匀染剂和染色助剂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分散性和高渗透性,用于皮革的染色过程中,可取得很好的匀染和助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