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英语听力策略
镇江实验学校 彭琦
【摘 要】
随着听力训练成为中学乃至小学的英语教学内容,怎样训练学生
的听力便成了值得讨论的问题。中学英语新教材、新教法的运用使英语听力落后
的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从近几年中学英语测试中看到,在听力、词汇、
语法、阅读等项目中,听力仍属弱项。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听力已成为一项重要
的课题。而能否恰当地运用听力策略来指导听力教学,则是关系到听力训练成败
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听力,策略,问题
在学生听力理解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语言问题
学生英语听力差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够扎实。这一
点主要表现在:第一,没有正确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第二,词汇量
不够充足;第三,基本语法的掌握不牢固。因为听力测试的是学生的
综合素质,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基本的英语
知识,那在听力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具体问题有:语音障碍,有些
学生刚开始学习的时侯就没有掌握单词的准确发音,特别是对同音异
义词难以辨别。英美语音差异,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有差异,在语
音上也不完全相同,有些读音差别还比较大。我国英语教学基本采用
英国语音教学体系。近年来美音教材逐渐增多并有流行趋势,有些学
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语速障碍,中学生平
时学习都以课文磁带为准,速度较慢,如果再遇到一些语速较快的连
2
读、弱读、重读、爆破、重音转移等有关语音语调变化的听力材料,
便无所适从,所以平时训练时就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向大纲要求过渡。
词汇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大小,掌握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听力理
解。
(二)母语干扰的问题
母语和外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相互关系是复杂的。学生的外语学习
是在已经掌握了一种语言,即母语的情况下进行的.毫无疑间,他们在
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他们已掌握的母语知识转
移到外语学习上。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以后,常受母语干扰,
习惯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译出来,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
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三)文化背景知识问题
在英语教学中,对于中学生来说,会说会写的句子,也许合乎语
法,但在进行交际中,未必是正确的。因为英语国家的人不这么说。
同样的道理,你对听到的或读到的语句未必有正确的理解。由于社会
文化背景的不同,同一个意思在不同的语言里,表达方式会有很大的
差异。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局限于纯粹的语言教学,还要涉及到社会文
化背景、风土人情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适时介绍,将语言教学和文化
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
力。
(四)心理因素的问题
听力理解过程也是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认为,当人的
3
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易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
听懂的内容也受影响。保持良好的状态,自觉地养成好习惯对于听力
的培养十分重要。在听力训练中应强调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五)听力习惯问题
听力主要目的是弄懂所听材料的主要意思。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
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
懂,更不要一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这样的就会
跟不上整体的听力速度,最终造成答题的错误。
二、训练学生听力的策略
长期以来,我们教师只凭借一些简单的信息输入或其它教学技巧
进行一些听力教学,而对于学生策略能力的培养没有予以足够的重
视。实验证明,听力差的学习者通过训练是能够掌握听力策略的,以
下是我们设计的几项训练的方法,用于指导听力策略能力的训练。这
些方法曾在我的学生中加以使用,实践证明它们是行之有效的。几种
策略配合使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
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听的活动中来,从而达到
较好的听力训练效果。
(一)听写法
听写是培养学生听力策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听写是英语教学
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是一种融辩音识义、词汇量、语法
4
结构、语言知识和快速书写于一体的综合语言能力,所以它在听说读
写“四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听写又是一种时限性强,输
入最大,需要高度集中人的注意力与充分调动所有语言知识的强脑力
劳动过程。听的过程是接受和理解的过程,听是写的前提,只有听得
正确,才有可能写得无误。听写要求学生耳到、心到、手到,多种器
官同时高效地协调工作。并且通过听写一些长句子或简单的小短文不
仅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处理长篇文章把握全文关键的能力,而且还会使
他们有机会注意以意群形式听出语段,以便在需要快速处理语言时,
能迅速而准确地抓住时机对新信息作短期记忆处理,进而更好地理解
所听内容。
(二)预先提示提问法
从对听力策略的探讨中,我们得知听力差的学生往往缺乏自我监
控的能力。尤其表现在遇到生词或难题时,不能立刻放弃,把注意力
集中到新的信息上。为提高他们的自我监控能力,我们采用了这样的
做法,即在听音前首先给出生词,提示难点和关键词,然后再提出一
些要求学生听后回答的问题。这样的话,对于听力差的学生来说,一
方面帮助他们克服难点,另一方面能督促他们集中注意力。通过这样
的训练,听力 差的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逐渐得到了改善。
(三)速读显现信息法
让学生快速浏览一下练习题中所提供的显现信息,对于训练听者
选择要点的策略是很有帮助的。这是因为它能启发听者的思维,使他
5
能准确地预测要听到的内容和所涉及的问题,进而有侧重点的去听。
对于这一策略的训练,我们要求学生在听听力前抓紧时间抢读选择项
(尤其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在做听力的之前把听力的题目和选项提
前浏览一遍),并根据选择项所提供的信息,对即将听到的问题作出
预测。通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后,学生很快就能学会依据选择项中提供
的时间、地点、人名、价格 、频度、原因等分别预测出问题可能会
是以When, Where,Who,How much,How often,Why等疑问词
开头的问句。对于较长的选择项,我们建议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去领
会选择项之间意义上的差别,这样在听完录音后, 就能迅速作出更
准确的答案。
(四)缩写速记法
面对转瞬即逝的听力句子,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快、准
地掌握新的信息并加以记忆呢?缩写速记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
想手法,我们建议学生在作记录时,对关键性的词及连接手段,可采
用数学代号、缩略语、头字语或一些其它符号来代替。用一些简单的
缩写单词或符号可以充分的节约时间,帮助学生做出更准确的答案,
真正做到胸有成竹,不慌不忙。
(五)扩充背景知识法
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
少听者对语声单纯的依赖,增强其描述策略能力和推理策略能力,进
而正确地理解听音材料,甚至可以通过已掌握的只是进行一些推断。
6
听力材料的内容往往涉及英、美等国的政治、 经济、文化、历史、
地理、风土人情以及生活常识。在听力教学中,我们应该多介绍东方
文化的差异、英美国家文化背景,并且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消除学生
在风俗习惯的差异方面的听力理解障碍。原声英文歌曲、原声英文电
影少不了。用心去了解、掌握、积累多方面的背景知识,以增加对所
听材料的熟悉度,进而更准确地理解所听内容。
总之,要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就必须做到多听、多说、多读、多
写,持之以恒。只有做到这些,英语听力水平定会不断提高。听并不
是一种被动的技能,甚至并不像人们传统地认为是一种接受的技能,
听是一种创造性的技能。这种创造性技能,正是上文所探讨的听力策
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习者在听音过程中不仅需要语言
能力,而且还需要这种策略能力。因此,策略能力的训练应在我们的
教学中予以极大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