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反思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反思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反思
摘要: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为了更好地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像大力培养人才、
助力成人教育发展、推进扶贫顺利进行等。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尚不完善,一些观念仍旧比较滞后,教师队伍还比较薄弱,相关制度
及质量也无法有所保障,严重制约了我国乡村振兴对人才的大力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根据其具体要求,合理采用有
效措施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其措施包括壮大师资力量、提高教师整体
素质;建立健全相关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相关制度等。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建议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一直着重加强乡村建设,强调在把握好城乡
规划建设发展变化的同时,更要照顾农村百姓的心声,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是其重要的部署环节,它更是为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发展
动力,振兴乡村的关键在于自身,要想脱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与
综合素质。为此,加大扩招人才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农民来说是极
为重要的,为了让农民适应新型转型的身份,首先要加强教育与培训。
中共中央针对国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相关意见,首先要优化发
展乡村教育事业,其次是加强培训与教育。但重视与实践本身是不对
称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落后与农村经济需求冲突突出,如何利用
这个大环境,在其战略背景下更好地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如何让更多
的农民适应转型的身份,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赋予的使命
1.大力培育人才资源
人才需求是任何地方都离不开的,大力培养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
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表示要加强乡村人才的建设,把其放
在首位,可见它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同时,三农问题要想更好
地解决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发展,农村人才能够解决农业技术的困扰,
推动农民的转型,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就国内状况而言,我国近
年来许多农职院校转变思维结构,以本地需求为核心优化专业需求,
设置相关课程体系,这种做法能很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乡
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将与时
俱进与创新放在首位,对于一些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
行合理调整,将教育更好地应用到农业生产发展中,为建设更好的新
农村做出努力。
2.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及农村教育发展
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是变革传统的农业模式,改造旧有的信息技
术产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要时刻关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当
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由于农村现代化建设发
展任务较艰巨,其涉及知识较为广泛,不仅需要新职业农民,还需要
各类技术人才,因此要加强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投身于农村现代化建
设发展中。另外,部分农村居住地较为偏远和封闭,传统观念较为浓
厚,对于新的农业知识及技术较为排斥,为了更好地普及推广现代农
业技术,农职院校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服务于农民,利用自身
的优势推广新技术成果是很有用的。而农村技术的进步更离不开农村
教育的发展,加强农职院校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将会
最大限度地转变农民的思维观念,优化知识技能,为其培养更多的人
才,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农村职业发展面临的阻碍问题
1.传统观念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
职业教育发展已有很多年,但至今仍没有形成较为规范的管理体
系及制度,归根到底还是部分农村地区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旧有的
传统观念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寸步难行。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模式不够
创新,基本上是照搬照套形式主义,未从根本上找源头,许多农村地
区只是片面追求学历教育而忽视了职教的重要性,导致许多农村职校
只一味追求升学率,缺少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并未考虑过当地农
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同时,许多农职院校可能对农这个字理解产生了
一些偏差,在课程设置上较为单一,传统专业像农业、林业过多,在
技术技能及实用性上较少,不仅如此,大多农职院校一般都会忽视当
地的农业发展现状及实际人才需求,为了追求新颖性,盲目跟风开设
一些所谓市场上较为热门的专业。
2.教师队伍少,教学质量低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而教学质量的高低更决定着
教育发展的方向,国内农职院校长久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教师队伍建设
问题,农职院校的教师相较于其他教师而言,无论是专业性还是技术
性都更胜一层,但现今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首先,教师配比不合理,
农职院校的老师更偏向双师型,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农职院校的部分
老师都是从普通院校转过来的,专业度不够,只适合教文化课,导致
教师需求不合理。其次,教师专业结构差异化,农职院校教师比例失
调,年龄大的教师占多数,年轻教师无更好的发展机会,不利于教育
的持续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农职院校大多偏离了农业服务的轨迹,
盲目跟风开设了二、三产业的课程,这样农业教师的比重明显缩减。
最后,优秀教师较少,农职院校的福利政策不比城市院校,大多教师
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就业前景,还要考虑经济、儿女的教育资源等各方
面,由于城乡地区的经济、教育资源水平的差异,更多的农职院校的
教师想要去城市发展。
3.相关制度及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健全
要更好地发展农村教育,法律制度的健全与保障是很重要的,但
如今职业教育相关的法规还未完善甚至并未有出台过相关的立法,职
教体系远远落后于改革发展。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的推动全靠着国
家相关文件的支撑,虽有一定的作用,但相较教育法来说还是有一定
差距的,其权威性不足,执行力较差,很难推进实施。另外,农村职
业教育体系不够健全主要还是由于其教育缺乏开放性与创新性,农村
教育发展受阻使学者无法了解社会的真正需求,对于不同类型的教育
机制也无法相互转换融通,这也导致了农村教育工作无法开展。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政策建议
1.转变旧有的观念,走出误区
打破传统观念的约束,走出思想误区,能更好地发展农村职业教
育。对此政府部门要以身作则,提高其重视程度,大力推广宣传,让
更多的人了解它、认识它,政府一方面要起带头作用,另一方面要自
觉主动地承担相关责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以
推动发展。同时,政府要把握好各种宣传推广的渠道,打破对职教的
偏见,并对一些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给予相应的补贴,提高农民参
与的积极性。另外,农职学校要学会转变思维,将旧有的升学型转变
为供给型,结合本地农业的实际需求,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优化课
程设置,实现与农村共同进步的局面。
2.壮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与综合水平
优秀的师资队伍不仅会满足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也是在顺应时
代的发展需求,扩建师资队伍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它能在最短的时
间内提高农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在现如今的战略背景下,为了加快建
设农业现代化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及农职院校的领导都应重点关注教
师队伍的扩建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改革教师机制,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职教的队伍,可以提供优惠政策,为了寻
找专业过硬的技术骨干,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聘请专业人才担任职
教。其二,优化师资力量,为了更好地与时俱进,让更多的人学到最
新的知识,农职院校要鼓励教师去进修,提升学历与专业技能,同时
为了保证师资力量充足,农职院校可以采取定向培养机制,对于那些
有意愿的高校人才给予培训。其三,提升教师待遇,为了更好地留住
人才,稳定教师队伍,相关政府部门要配合发放相关补贴及足额的薪
资,提高教师的待遇,并设置合理的调薪机制给予教师想要的薪资。
3.健全相关制度及体系
农村职业教育法规体系是一项保障,其制定是很有必要的,只有
健全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才能使教育事业更好平稳进行,就目前农村
的相关情况,结合战略规划要求,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当地实际
情况制定会更有效。且乡村振兴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它离不开教育制
度的保障与教育体系的助攻,走执法道路是最好的发展选择与保障。
而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为了更好地推动培训,需要不断优化
职业教育体系,全方位地让教育机制之间相互衔接。
4.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关键在于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
质量。因此,要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入手,构建多方融合、多维拓
展的办学机制。首先,教学内容上必须注重实践。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要主动开放实训基地,主动服务企业,主动服务社会,主动与市
场对接,从而提升实训基地的“造血”功能和运行效率。其次,校企合
作应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良性互利的动力机制,学校必须
找到平衡点,以期建立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除此之外,农村职业
教育必须提高其办学的主动性,要主动走进农村,深入挖掘农村办学
资源;把握产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开发与产业紧密联系的实用课程;
要探索更优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杨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与改革创新[J].中
国成人教育,2018
[2]马增林,王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企业管理规范化研究[J].
学习与探索,2018
[3]徐文新,肖称萍,张学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劳动力精准
培训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8
[4]马建富,郭耿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功能
定位及支持策略[J].职教论坛,2018
[5]林霓裳,何琳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中职教育的定位选择
[J].职教论坛,2018
[6]隋斌,张庆东,张正尧.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工程科技创
新[J].农业工程学报,2019
作者:谷月 单位: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