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调查与对策
玉米秸秆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近些年,我区农
民抢农时、图省事,要么将大量秸秆就地焚烧,要么堆积在沟边地堰或
烧毁或烂掉,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成为一大公害。加速玉米秸秆综
合利用,防止秸秆焚烧,不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而
且对加快我区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一、淄川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特点
淄川区现玉米种植面积17万亩,年产玉米鲜秸秆总量约为14.45万
吨。当前,全区秸秆主要用作还田、饲料、能源三个方面。从秸秆还田
方面来看,近年来,全区推行的是“玉米机收-秸秆还田覆盖-深耕”“三
秋”“一条龙”农机作业模式,目前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007年
全区免耕播种作业面积达2.06万亩,直接还田秸秆5.2万亩,合4.42万
吨,约占秸秆总量的30.6%;从作为秸秆饲料方面来看,主要是通过
秸秆青贮、氨化或揉丝微贮方法,我区现从事玉米秸秆青贮的饲养场有
50家,年消化秸秆达100万立方,合0.7万吨,0.84万亩,约占秸秆总
量的4.8%;从作为秸秆能源方面来看,淄川区主要是秸秆汽化、沼气
和秸秆发电这几种利用方式。近年来,淄川区大力推广秸秆气化技术,
2006年双杨镇藏梓村投资近200万元建起一座秸秆气化站。一期工程
供气300余户,户均每年节约燃料支出250余元。秸秆汽化点亮了全村
人的农家生活。罗村镇正业畜牧养殖厂准备投资200万元建设1000立
方的沼气发电池。目前,淄川区已建成沼气池2000余个,年消耗秸秆
2.8万吨,约3.3万亩,约占秸秆总量的19%。剩余45.6%的秸秆除了
少量堆放外,大都被一烧了之。
从全区面上看,我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情况总体上呈现出以下三个
特点:一是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目前仍是我区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技术
方式;二是全区秸秆综合利用途径都或多或少的用到农业机械;三是秸
秆综合利用途径多,但都没有形成大的规模,除秸秆还田,其他各项利
用途径均处于比较低的层次上。
二、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
1、认识上的不足。一是部分镇村领导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不够重
视,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只是到了秸秆收获季节才开始抓。加上此项
工作牵涉到千家万户,工作量大且有一定难度,致使许多乡镇抓也只是
喊口号,走形式,走过场,任由农民自由处理秸秆;二是农民认识程度
不深,烧玉米秸秆在全区已形成习惯。老百姓只知道不让烧,却没有意
识到秸秆焚烧对土壤结构、墒情、地力的破坏程度,对秸秆禁烧的好处
认识不足,主动参与禁烧的积极性不高。加上收获季节时间紧、农活
多,农民图省事,比起还田后的复杂操作,农民认为焚烧秸秆简便易
行,经济划算,省心省时省力省钱。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三是机
手受低质量、高效率利益驱使,不按作业标准作业,只追求眼前经济效
益,导致还田效果不佳,达不到禁烧目的。
2、青贮机械化程度低,农民劳动强度大。我们使用农业机械的目
的,就是为了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但在我区秸秆青贮这一环节中,基
本的程序是将玉米人工摘穗后,人工收获秸秆,用铡草机粉碎,然后进
行青贮。其中作业机械仅是铡草机,农民的劳动强度很大。
3、农机农艺还不配套。我区玉米播种多数是套种,畦面较窄,秸
秆还田机作业时,两边高,中间低,很难将秸秆全部打碎,影响了秸秆
还田质量。如果采用机械直播,玉米播种机作业宽度与秸秆还田机作业
宽度相等,则有利于把秸秆打碎打细,这样秸秆还田后不用焚烧也不影
响耕播作业。
4、大型机具少,机具科技含量低。我区原有的大型拖拉机多是50
马力的,由于马力小,秸秆还田作业质量不高。现在的作业质量要求机
械在70马力以上。而且我区的秸秆还田机多数还是结构不尽合理的老
机子,这些老机械的作业质量较差,新型还田机大面积推广使用还有个
过程。
5、推广工作难度大。像秸秆还田这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比较明
显,而直接经济效益不太突出的项目,农民不易接受,况且还需要花费
一定的作业费用,致使推广工作难度加大。
三、途径与对策
1、搞好宣传发动,提高各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秸秆禁烧关系到
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关系到环
境保护、群众生活、公路航运交通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复杂艰巨的政治
任务,必须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强大的舆论氛围。一要对秸秆禁烧工作
实行“乡镇一把手”工程,施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
对在秸秆禁烧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人员严肃处理。要求乡镇通过相关
会议、文件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和措施,早落实,抓主动,真正做到
思想高度重视,行动落到点上;二是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营造良好舆
论氛围。要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宣传车、明白纸、标语口号、村广播
喇叭等形式,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的好处、做法、要求、目前
国家的优惠政策、处罚措施等,切实让农民明白秸秆禁烧的重要性,从
农民自身把好秸秆焚烧的第一道关口。
2、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购机补贴数额。农民对禁烧的认识是一个
由不认识到认识,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因此,政府应建立以财政投入
的政策扶持为导向,农户投资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
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政府确保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
农民秸秆综合利用机具的购置补贴,加大补贴比例,重点补贴农机大
户、种粮大户、畜牧养殖大户,以大户带动农机化发展,推进全区农业
现代化进程。
3、实施部门联动,划定禁烧重点片区。秸秆禁烧工作应实行“疏
堵”结合的方针,在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秸秆综合利用的同时,必须进行
必要的政府干预,以确保政策措施和效果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应实行目
标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特别是要强化乡镇、村级的管
理,重点发挥镇村两级的突出作用,抓好人员、地片的落实。同时要重
点发挥各级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组织、监察、环保、公安、农业、农
机、畜牧等部门要配套联动,各负其责。一方面要搞好秸秆的综合利
用,另一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对焚烧秸秆的行为依照现有法律进行必
要的处罚。秸秆禁烧工作面广量大,任务繁重,应重点控制,逐步扩
大。建议重点禁烧的范围胶王路两侧和城区周围的乡镇地片,其他地区
也要同时按要求抓好,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全面禁烧。
4、推广更新机具,在提高秸秆还田质量上下功夫。秸秆机械化还
田技术是目前解决秸秆焚烧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实施标准的秸秆还
田即可避免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
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今年市政府给我区下达的玉米秸秆还田面
积任务是7.1万亩,占全部玉米种植面积的41%。双杨、罗村、寨里、
洪山、龙泉、城南、昆仑、磁村、岭子、商家、开发区、三个办事处都
有玉米机收还田任务。因此,要想根本解决玉米秸秆焚烧问题,必须重
点抓好玉米联合收割机的秸秆还田质量问题。过去的秸秆还田机结构不
尽合理,作业质量差,秸秆粉碎质量不高。近两年外省出现了结构较为
合理的秸秆还田机,还田质量好,秸秆打的细碎,想烧都很难。玉米秸
秆要想粉碎的细碎,就要连秸秆带土一起粉碎,作业负荷大,因此要重
点发展7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提高秸秆还田质量。
5、抓住关键环节,积极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机械
化技术是一项可以充分利用秸秆,对农田实行少耕、免耕,提高土壤肥
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显著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
力,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发展
后劲。淄川区于2002年引进推广该技术,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积累了
不少经验,07年全区推广免耕播种面积2.06万亩,今后应继续加大推
广力度,尽快扩大面积,使之成为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6、拉长产业链条,实现秸秆多次增值。利用机械化措施对秸秆实
施青贮、揉丝、粉碎、氨化、汽化等处理,可有效提高秸秆的利用效率
和效益。对此,农业、农机、畜牧等部门要搞好联合,大力推广机械化
秸秆青贮氨化、汽化等技术,扶持壮大行业龙头,以点带面,提高玉米
秸秆综合利用率。这样既可以拉动秸秆企业,而且可以增加部分就业机
会,发展前景广阔,建议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在资金扶持
上,政府要拿出一定的政策规定,必须有一定的补贴和政策上的倾斜,
促进先行产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