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权 案例 原告黄某曾系被告的女朋友,后因被告品行不佳而与其分手。1993年1月18日下午,即原告新婚后的第8天,被告将自己起草并打印的“黄某其人”等三种材料共69页,散发、张贴于包括原告丈夫李某单位在内的市区十个单位的附近。 材料中的“黄某自幼在其养父的奸淫蹂躏之下畸形成长,人格异常”等词语,给原告精神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并导致其流产。 原告于是诉至法院,要示被告承担侵权责任。经法院查明,被告在材料中所述的内容完全失实。 问:本案依法应如何处理? 答:在本案中被告的行为构成了对原告名誉权的侵犯,应当依法承担侵犯名誉权的侵权责任。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被告因原告与其不现保持恋爱关系,与他人结婚而怀恨在心,便采取诽谤的方式损害原告的名誉,严重的损害了原告的名誉权。因此,被告应承担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 这是一个侵犯民事主体人身权的典型案例。应当引起我们对人身权的重视和关心。 [案情]2009年8月,在新疆奎屯市一中担任教师的张银捡到了同在该校担任教师的王亮的身份证。张银没有将身份证归还给王亮,而是在未经王亮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利用王亮的身份证,伪造了王亮的收入证明,到银行办理了一张信用卡。之后,张利用该卡恶意透支消费上千元,致使王的姓名被纳入银行不良信用记录。王收到银行的催款通知后,经调查是张所为。因此,王亮把张银告到法院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并赔偿损失。 [问题] 1、请问被告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原告的民事权利? 其行为属于盗用、假冒他人姓名,构成侵犯他人姓名权的民事侵权行为,同时,上述行为还导致原告的姓名被纳入银行征信系统的不良信用记录,侵犯了他人的信用权 帮人燃鞭炮伤人,被帮者是否应予赔偿?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致人损害的,被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案情]被告王大山、王小山系亲兄弟。2008年10月,王小山之子结婚,王大山义务帮工去女方娘家迎亲。原告马某在新娘家附近经营一猪肉摊位。当娶亲的一行人员到达新娘家门口时,王大山在门口燃放起鞭炮,因为未尽到必要的安全注意义务,飞溅出的爆竹将马某的右眼炸伤。 马某受伤后即被新娘的家人送往唐河县王集乡卫生院诊疗,后因伤势严重,当日即转到南阳市眼科医院等地住院治疗。经诊断,原告右眼外伤、右眼虹膜根部离断。经鉴定,马某右眼损伤程度为7级伤残。 审理]法院审理后认为,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本案中,在王小山为其子办理婚事时,王大山无偿提供帮工,在燃放爆竹时,因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未能尽到必要的安全注意义务,致使飞溅出的爆竹将原告的右眼炸伤。 [判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致人损害的,被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本案对原告所造成的伤害,应由被告王小山承担赔偿责任 ⑥生命权; [案情] 2005年10月4日下午,14岁女孩小容(化名)在726路公交车上与一位女售票员发生肢体冲突,当场晕倒。5日早晨,小容在二炮总医院因抢救无效死亡。 小容的父亲晏先生是清华大学退休教授,今年74岁。其母亲是清华附中的教师,今年58岁。夫妇两人只有这一个孩子。 小容的母亲郑女士说,前天下午,她和丈夫带着小容去西单图书大厦买书。3点15分左右,一家三口在新街口豁口站乘坐726路公交车,打算回蓝旗营的家。 郑女士回忆,当时车上有两个女售票员。其中一个20多岁的给她撕了一元票后,问他们是不是在新街口上的车,她回答是在新街口豁口上的。 这时,另一名30多岁、坐在第一排座位上的女售票员称,小容一家其实是在新街口上的,要求年轻售票员给他们补票(注:新街口豁口到蓝旗营是10站,新街口到蓝旗营是11站)。 郑女士说,当时她不愿争执什么就掏出钱来,但女儿表示反对,气愤地说:“她们怎么这么不讲理?明明新街口豁口上车,怎么这样!什么玩意儿,真不是东西!” 售票员朱玉琴被此言点燃怒火,她一手揪住少女头发,一手掐着她的脖子。女孩的母亲上前阻拦,少女乘机朝朱踢去。愤怒的售票员猛扑过去,再次掐住了女孩的脖子。女孩的母亲回忆说:“‘你别欺负我妈妈’,这是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正在车站附近的西清清洁服务中心的工人张师傅称,前日下午3点多,一辆726路车在小西天站路东进站后,他看到车上一个30多岁的便装女子扯住一女孩的头发,一名中年妇女在旁叫道:“别打我的孩子!”在打人女子放手后,女孩骂了一句后便瘫倒了。 郑女士说,女儿昏过去后,她请司机送孩子去医院。 但司机说,因为郑女士一家逃票,要带他们到总站罚款。 张师傅说,女孩随后被好心路人抬下车送往医院。 [判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6年5月12日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朱玉琴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⑦肖像权:包括形象再现权和肖像使用权。 ⑧隐私权:公民不愿公开或让他人知悉个人秘密的权利。如个人私生活、个人日记、照像簿、储蓄及财产状况、生活习惯、通讯等。 思考题: 2009年10月2日,家住汝州市区的胡某无意中发现赵某经营的美容院擅自利用其肖像,通过某路公交车的车载影音系统为赵某经营的美容院开展的祛眼袋美容进行广告宣传,胡某找到赵某交涉未果。该美容广告宣传持续了约一个月时间,给胡某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后在胡某的多次要求下,赵某撤下该宣传广告。 汝州法院审理后认为,公民的肖像权受法律保护,侵犯公民肖像权的,应当承担侵权民事责任;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本案中,赵某未经胡某同意,在汝州市公交车上的车载影音系统中使用胡某的肖像进行祛眼袋美容广告宣传,播出时间长达一月之久。胡某找赵某交涉后,赵某也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给胡某的身心造成一定伤害,现胡某起诉要求赵某赔偿精神损失,理由成立。 一次特殊的庭审 [案情]2010年5月4日上午10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一所监狱的接待室里,宾阳县人民法院正在进行一次特殊的庭审。 原告席上坐着一位年轻的女子和一位十多岁的小女孩,而要坐在被告席上的是一名正在服刑的犯人。原本他们是令人羡慕的一家人。因为妻子的出轨,丈夫愤怒地将与自己妻子有染的男人杀死,而他自己也身陷囹圄,被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现在妻子起诉要求与其离婚。庭审开始,原告钟俊英宣读了起诉书,她要求与安建昌离婚,女儿和儿子都由自己抚养。听完起诉书,安建昌沉默片刻后说:“其实我很爱这个家,为了一家人能幸福生活,我努力出外打工挣钱养家,但我万万没有想到她会对我做出这种负心的事,太让我气愤了,也导致我做出这种过激的举动。我现在对婚姻没什么留恋了,只是一双儿女让我难以割舍,我希望法庭能理解一个做父亲的心,虽然服刑期间我无法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但是我的妹妹、妹夫可以代我抚养小孩,所以我不放弃孩子的抚养权。” 随后的法庭调查、辩论阶段,双方均围绕着孩子的抚养权开展激烈的“争夺”。看着爸爸妈妈在庭上唇枪舌战,懂事的阿妍举起了小手,“法官阿姨,我能说话吗?”“你说吧!”“爸爸不在家,我不想和姑姑生活,我想和妈妈弟弟在一起,我要照顾好弟弟!”听着懂事女儿质朴纯真的一段话,父亲安建昌顿时放声大哭,“一双儿女现在是我唯一的精神支柱,在监狱我最宝贵的物品就是女儿和儿子的合影,我每天都是看着他们入睡的,没有他们我活下去也没有意思了,我离不开孩子!”安建昌的哭声响彻整个楼房,哭声中也饱含着他的惭愧、懊恼和悔恨。 庭审进入调解阶段,法官将小女孩拉到一边——“爸爸爱不爱你?”小女孩点了点头。 “爸爸做错事你能原谅爸爸吗?”“能!”“那爸爸以后出狱了,变老了没人照顾怎么办?” “那我留下来照顾爸爸吧!让弟弟陪着妈妈!” 庭审结束了,要走了,阿妍举起小手和爸爸道别,“爸爸,你安心改造,以后我回去每个月都给你写信,我等你回来!” 2、本案中被告正在行使何种人身权?(1)亲权:父母对其未成年子女所享有的权利。 (2)亲属权:指基于亲属关系而产生的身份权。 [思考题] 1、 作为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被告享有一定的民事权利吗?权利的存在独立于权利是否被主张或权利能否被实现。作为被监管的对象,犯人失去了人身自由,然而并不因此而当然地丧失了作为一个公民的资格,以及一个公民应享有的民事权利。根据我国《国籍法》的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犯人虽然被剥夺了人身自由,但并未被剥夺国籍,因此,犯人依然是我国公民群体当中的一员,享有与普通公民平等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 2、 本案中被告正在行使何种人身权? [案情]原告:周XX,男。 被告:王X,男。 被告:王XX,女。 原告周XX与被告王XX原系夫妻。1997年年底至1998年年初,王XX与同单位职工王X发生婚外性关系。此后,两被告又多次发生性关系。 1998年7月,王XX怀孕,其将怀孕一事告知王X,怀疑孩子是王X的。 1999年4月15日,王XX生下一子,取名周X。周X X对两被告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 2000年3月,王XX与邻居沈X X发生争吵,在争吵中沈X X说出周X不是周X X的亲生子,而是王X所生。 周XX知悉此事后,与王X X、王X一道带着周X,于2000年4 月18日去上海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对王X与周X以及周X X与周X之间有无亲生血缘关系作技术咨询。咨询意见认为王X与周X之间存在亲生血缘关系,周XX与 周X之间不存在亲生血缘关系。 但被告王X拿到咨询意见书得知上述结论后,私刻研究所印章,重新打印尾页,更改咨询意见。周XX对更改后的咨询意见书表示怀疑,再次去上海核实,才使事实真相大白。2000年8月4日,周X X与王X X协议离婚,周X由王XX抚育,周X今后的一切费用与周XX无关。 夫妻共同财产各半分割。庭审中,双方当事人一致认定周X出生前费用(检查费、保胎费、健卡费)2500元、出生费2500元、 医疗费2000元及用于鉴定的交通费679元。周X X、王X X认为周X生活费、营养费、 护理费合计7000元,王X认为此费用为4500元。 周X X提出误工损失3200元及精神损害赔偿费3万元,王XX接受,但王X认为周XX的误工损失与本案无关,精神损害赔偿费不予认可。 【审判】南京市六合县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条第二款、第一百二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第一百三十条,作出如下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