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CrNiMo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20CrNiMo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2012年9月 第37卷第9期 润滑与密封 

LUBRICATION ENGINEERING Sep.2012 Vo1.37 No.9 

DOI:10,3969/j.issn.0254—0150.2012.09.009 

20CrNiMo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李治垄樊建春张继信詹先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102249) 

摘要:用自制的冲蚀磨损试验装置对20CrNiMo的冲蚀磨损性能进行研究,揭示冲蚀时间和冲蚀速度对冲蚀磨损量 

的影响。借助于电子显微镜(SEM),考察单个粒子对试样表面的作用机制,从材料力学和摩擦学的角度,结合3种经 典的冲蚀磨损理论,通过观察分析冲蚀表面的微观形貌,探讨试样表面磨损破坏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冲蚀时间 

和冲蚀速度的增加,冲蚀磨损量稳定增加。冲蚀粒子对冲蚀试样表面的作用,取决于撞击粒子的能量的大小。由于不同 粒子的能量大小不同,它所作用的试样的表面应力处于不同的水平,当应力处于弹性状态时,主要是摩擦机制起作用; 

当应力在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之间时,微切削机制起作用;当应力超过强度极限时,则发生剥落现象。 关键词:冲蚀磨损;冲蚀速度;20CrNiMo 

中图分类号:TH1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4—0150(2012)9—037—4 

Study on Performance of Erosive Wear 0f 20 CrNiMo 

Li Zhikun Fan Jianchun Zhang Jixin Zhan Xianiu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2249,China) 

Abstract:The erosion weal"of 20CrNiMo was studied using a self-made erosion-wear experimental device,and the effect 

of erosion time and impacting velocity on erosion weal"weight loss was shown.The mechanism of single particle impacting 

the surface of the sample was observed by using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ero- 

sion wear of sample surface was discussed,based on the three classic erosion weal"theories from the angle of mechanics of 

materials and tribology by observing the Surface micro morphology of erosion trace.The results show that erosion wear 

weight loss is steady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erosion time and impacting velocity increased.The erosion reaction of the 

particles on the sample is determined by the energy of the impacting particles.Because the particles having different ener- 

gy,the stress of surface of the reacted erosion sample are at different leve1.The mechanism of friction is working mainly 

while the stress is in the elastic stage.And the mechanism of micro cutting is working while the stress is between yield 

point and ultimate strength.When the stress exceeded ultimate strength,the spalling phenomena are occurred. 

Keywords:erosion wear;impact velocity;20CrNiMo 

冲蚀磨损是指材料受到小而松散的流动粒子冲击 

时表面出现破坏的一类磨损现象。石油天然气等战略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油气的生 

产过程中,装置和设备受到冲蚀作用的影响而发生失 

效的事故对油气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在油 

田公司广泛应用的压裂技术中,最容易受损发生故障 

的部件就是管汇,不但因频繁更换管汇给油田带来了 

经济损失,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安全生产。但目前国 

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含砂水对水泵性能的影响,水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48). 收稿日期:2012—04—16 

作者简介:李治堑(1982一),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安全 检测与监测研究.E mail:zhikun624@163.COB. 泵气蚀破坏条件,固液两相流在水泵流道中运动规律 

的研究等方面 。本文作者选用石油和化工工业常 

用的材料20CrNiMo为研究对象,选用油田酸化压裂 

所用的压裂砂为冲蚀粒子进行冲蚀磨损试验研究,并 

从材料力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冲蚀的微观形貌,分析 

探讨了其冲蚀磨损机制。 

1试验部分 

1.1 试验材料 

冲蚀磨损试样的材料选用20CrNiMo,所有试样 

均加工成如成图1所示形状和尺寸。为了保证试验的 

精确度,试验前要对冲蚀磨损试样表面进行必要的清 

洁,去除试样表面的油污和杂质。冲蚀过程中所用溶 

液采用清洁的自来水,所用的冲蚀砂选用我国油田常 

见的酸化压裂砂,冲蚀砂直径为0.4~0.6 mm。

 38 润滑与密封 第37卷 

图1冲蚀试件 Fig 1 The sample of erosion experiment 

试验用酸化压裂砂SEM照片及成分光谱分析如 

图2、3所示。 

图2试验用压裂砂的SEM照片(50×) Fig 2 SEM micrograph of erosion sand(50×) 12・7 

10・2 

7.6 U 5.1 

2.5 

0.0 0.50 1.50 2.5O 3.50 4.50 5.50 6.50 Energy E|keY 

图3压裂砂冲蚀前的质谱分析图 Fig 3 Energy spectrum of erosion sand before erosion test 

20CrNiMo试样的力学性质和化学成分见表 1,2[ 。 

表1 20CrNiMo材料的机械性能 Table 1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20CrNiMo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冲击功 布氏硬度 crb/MPa /MPa 6 /% /% Aku2/J HBS 10/3000 

 ̄>980 ≥785 i>9 ≥40 t>47 ≤197 

表2 20CrNiMo材料的化学成分 

Table 2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20CrNiMo % 

1.2试验设备与仪器 本次试验所用设备为实验室自主研发的装置,如 

图4所示,装置主要由试验平台、冲蚀发生系统、动 

力系统、搅拌系统、流量调节系统、压力传感系统、 

温度传感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搅拌系统的功能是使 

混砂水搅拌均匀,为冲蚀试验提供冲蚀介质;动力系 

统通过一台冲蚀泵将冲蚀介质的压力提高到给定的数 

值,使冲蚀粒子具有足够的冲击速度;冲蚀发生系统 

能使高速的冲蚀混合液以一定的角度冲击到固定的冲 

蚀试样表面,是冲蚀过程发生的场所;流量调节系统 

可以调节冲蚀混合液的流量;压力传感系统和温度传 

感系统用来监测压力和温度的数值;控制系统用来控 

制电源和仪器的操作。 

称重仪器采用精度为0.1 mg的LP503型电子 

天平。 试样表面形貌的观察采用Cambridge S-360型电 

子显微镜。 竺竺 。. 呈 墼, — 砸 卜——— 

试压平台 电磁流量计 1 

.呈 全 I 占一 

—HPLc控制毒 

图4冲蚀试验装置系统图 Fig 4 Scheme of erosion experimental setup 

1.3试验方法及参数 试验分别测量20CrNiMo试样在不同冲蚀时间和 

冲蚀速度下冲蚀前后的质量,从而得出冲蚀磨损量。 

同样冲蚀时间和冲蚀速度下的试验均重复3次,取3 

次试验的平均值。 

冲蚀完成后及时取出冲蚀后的试样,先用丙酮清 

洗试样表面,除去试样表面的泥污,并用烘干机进行 

烘干,然后立刻用电子天平称重,避免试样表面氧 2012年第9期 李治垄等:20CrNiMo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39 

化,影响试样质量的准确性。 冲蚀角度选择30。;冲蚀混合液含砂量调制为 

7%(体积分数);冲蚀液温度保持常温;冲蚀时间 

分别为0.5,1,1.5,2 h;冲蚀速度分别为10,15, 

l8.20 m/s。 

2冲蚀试验结果分析 

2.1冲蚀磨损性能 在试验中,通过考察冲蚀时间和冲蚀速度这两个 

变量对冲蚀磨损量的影响,从而揭示在30。冲蚀角度 

的情况下,20CrNiMo材料的冲蚀磨损规律。图5示 

出了20CrNiMo材料的冲蚀磨损曲线,可见,随着冲 

蚀时间的增加,20CrNiMo的冲蚀磨损量也逐渐增加, 

没有出现跃进现象。试验表明,冲蚀时间对冲蚀磨损 

量具有明显的影响。此外,还发现冲蚀磨损量还与冲 

蚀的速度有关,随着冲蚀速度的增大,冲蚀磨损量也 

平稳增大,没有出现潜伏期症状。 

舶 鲁 

I1皤I 

基 是 

图5冲蚀磨损曲线 Fig 5 The curves of erosion test 

2.2冲蚀磨损机制分析 

在材料的冲蚀磨损机制研究方面,存在着许多理 

论。如Finniei的塑性材料微切削理论,Bitter的变形 

磨损理论,LEVY的锻压挤压理论 。这3种理论 

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同时也是受到广泛认可的 

理论。 

本文作者基于3种理论,进一步深入到粒子与材 

料的微观力学作用领域,从材料应力应变与磨损的角 

度,来揭示导致冲蚀磨损发生的微观机制。 

冲蚀试样在30。冲蚀角的条件下,冲蚀粒子以一 

定的速度撞击冲蚀试样表面,撞击的瞬间,冲蚀粒子 

的速度可以分解为2个分量。如图6所示,一个是平 

行于试样表面的切向量速度,一个是垂直于试样表面 

的法向量速度。进一步分析可知存在3种情况: 

(1)当冲蚀粒子法向速度的冲量很小时,法向 

速度所产生的能量不足以使试样表面的材料的应力达 

到屈服极限or 而在弹性范围内,在切向速度的作用 

下粒子沿切向方向运动,由于冲蚀粒子并非完全光滑 的(这由图2的冲蚀粒子SEM图片可以明显观察 

到),它与试样表面产生摩擦,使试样表面材料产生 

基于摩擦作用的材料损失。 

图6冲蚀粒子速度分解 Fig 6 The resolution of velocity of erosion particle 

(2)当冲蚀粒子的法向速度的冲量足够大时, 

法向速度所产生的能量大到足以使试样表面的材料的 

应力达到屈服极限 ,这时试样表面的材料产生屈 

服,在粒子对试样表面材料施加的切向力的作用下, 

试样表面金属脱离。如图7所示,采用扫描电镜对在 

15 m/s的冲蚀速度下的冲蚀坑区域表面放大10 000 

倍进行观察,可以观察到粒子在冲蚀试样表面留下的 

清晰的冲痕。 

图7 15 m/s速度下的冲蚀坑SEM照片(10 000×) Fig 7 SEM micrograph of surface erosion pits by the impact velocity of 15 m/s 

(3)当冲蚀粒子的法向速度的冲量大到可以使 

试样表面材料的应力达到材料的强度极限or 时,这 

时试样表面的材料就可能发生强度破坏,材料直接从 

冲蚀试样表面剥离。如图8所示,用扫描电镜对20 

m/s冲蚀速度下的冲蚀坑区域表面放大10 000倍进行 

观察,可以看到,由于材料达到强度极限,有明显的 

剥离的现象。通过对剥离坑和试样的非冲蚀区域进行 

化学成分分析(如图9,10所示),发现剥离坑内的 

化学成分组成与试样非冲蚀区域相同,说明此处没有 

产生冲蚀粒子碎片的镶嵌现象。 咖 咖 咖姗㈣ 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