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金妙翠

综观国内外教育,对各种教学模式的研究很多,但这些研究一般重
在理论方面,联系教学实际不够,操作性不强,而针对职教专业课来说,
适用性不大,缺乏合适、实用、易于操作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在职
教理论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中,提出了“案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一、案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所谓案例教学模式,即是一种将案例运用于教学,通过教师展示案
例,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教师归纳提练,学生最后演练等教学程序来实
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这种模式是基于对当代前沿教育理论
的学习与实践而提出的。
1.现代教学观。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学
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师要“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着
眼于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案例教学模式
的目标与现代教学观的要求一致。
2.“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即“现有发展水平”,指的是学生
现在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水平;“最近发展水平”,指的是在教师
的指导下或启发性问题诱导下完成学习任务的水平。现有发展水平与最
近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叫“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越大,学生的发
展能力也越大。而启发性教学能够创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提
高学生的发展水平。在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例,
引导的过程,即是提出问题,启发思考的过程。
3.教学论。以教学论为基础,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辩证
原理,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下,着力于构建符合学科特征
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性与可行性有机结合,架设起一座理论联系实
际的桥梁。
二、案例教学模式的构成
1.基本框架
2.模式的特点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以“案例”为主线,将“案例”贯穿整个课堂
教学,通过师生双边和谐活动,使整个课堂教学趋于规范、科学、高效。
3.具体操作过程
(1)展示案例,设疑激趣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案例。所设案例要给学
生一个多向思维的空间,并能不断地提出新的课题和疑问,以引起学生
的兴趣和思考。
(2)积极引导,大胆议论
这是案例教学模式的实质及高潮所在。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
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针对案例从多角度进行讨论、探索,以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及时讲解,总结归纳
讨论达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针对案例及时进行分析,讲解,梳理
思维过程,归纳概括出规律性的知识。最后知识点的归纳可由学生来做,
以达到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
(4)联系实际,案例演练
当理清知识要点,讲解归纳教学内容之后,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课
本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联系实际再次展示新的案例,让学生利用所学
知识进行分析,或创设案例情境,让学生进行演练,以达到学以致用,
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案例教学模式的实践
我们将案例教学模式在《公共关系概论》、《工业企业会计》、《市
场营销学》等学科教学中进行了实践。
案例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四、案例教学模式运用的注意点
模式只是为教师在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教学中提供一个教学活动
框架,一条思路,一个基本教学秩序。因此,运用时不可机械照搬,在
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创造性的积极发挥是关键。要精心选择好案
例,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展示案例,案例
展示后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适时加以点拨、归纳,使教学生动
有序地进行,师生配合和谐一致,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发挥。
2.教师课前选好案例,设计好问题是前提。案例教学模式,是以案
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在选择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
则:①针对性原则。教学案例的选取和设计应针对教学目的,有助于突
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加深对基础概念、基础理论原理的理解
掌握。②启发性原则。案例中应包含一定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考。③
典型性原则。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有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教学,
才能使学生掌握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和方法,才能使他们在实际运用时,
举一反三,不断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积极思考,善于讨论是保证。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于
主体地位,学生要面对案例积极思考,大胆议论,在教师的启发下,总
结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知识,最后,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4.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是有效补充。在实际教学中,案例的展示,
课堂中归纳总结,均可结合电教、图片、实物或实际场景等多种教学手
段完成。同时,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还必须配之以生动、简明、扼要的
讲解。
五、案例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该模式适用于公关文秘、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新闻广告、法律、
医学等理论性强的应用型学科的新课教学,而对于逻辑性强的理工学科
适应性不够。同时,对于不同的课型,运用时具体程序可以有所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