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造林技术和管理措施小议
【摘 要】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植树造林已成为实现社会可持
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核心环节,尤其是在雨季造林,其
作为加快荒山地区绿化的主要途径,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越来越多
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在目前,常见的雨季造林工作是以传统
的植树造林技术为主要基础,以每年的七、八月作为主要的造林时
间段,由于这一时间段雨量丰沛、温度高、湿度大且土质墒情好,
因此在这个季节进行造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但是由于这
个阶段造林工作中时间性强、技术难度大、可用数中少,因此为了
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提高树木成活率,就必须在工作中提高施
工技术、完善施工管理。本文就雨季造林技术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了改进和优化措施。
【关键词】植树造林;雨季造林;植树技术;管理
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环境、维护环境安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社
会发展中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话题。我国政府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目
前我国基本国策,也将生态环境改善、资源利用以及人与自然的和
谐进行全面的普及与推动,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为社
会的发展、生活富裕以及生态良好文明发展道路提供明确的工作内
容和奋斗目标。这也是现阶段我国林业发展史上存在的一个里程碑
事件,也是以林业生产为主要基础,以木材发展和生态建设作为时
代发展基础的一种综合性工作模式和工作技术手段。雨季造林作为
当前植树造林的一种新技术、新方法,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1.雨季造林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环保意识逐渐加强,
世界各地在工作中都大力的开展和推广植树造林工作。其中,在目
前的造林工作中,以雨季造林技术最为省时、省力、省工,且见效
快、投资少等等,也是目前山区造林常用的方法结构模式[1]。
2.造林技术分析
2.1造林技术组织和措施
2.1.1专门的组织结构和技术模式
雨季造林工作中由于造林时间紧、周期短、任务繁重、季节性
强,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就必须采用一个强而有力在领导组织来进
行控制和完善,并针对其中存在的各种工作模式都是一种落到实处
的工作模式。因此在工程项目中,就需要建立一个长效合理的工作
机制,坚决在工作中克服短期的工作行为,使得造林工作各个环节
和工作要求都能够达到设计标准,且针对造林工作中存在的资金短
缺和金额不足现象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且在工作中要严格的落实
目标责任制,使得工作中各部门工作人员都能够各尽其责,将工作
做到尽善尽美。
2.1.2实现合同造林制度
这种造林方式的实施是以合同林为主,其他造林模式为辅的一
种造林技术方法,其在工作中是统一规划设计的工作流程,也是一
种以专业性造林为基础,统一供苗、统一工作的模式,这对于在工
作中提高工作速度和效益十分有效和工作模式。
2.2造林技术措施
2.2.1合理整地
整地在造林工程中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环节,一般在工程项
目中都是在上半年进行整地工作,从而在春季整地或者雨季造林进
行处理总结,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针对整地的方法、规格进行全面
确定,从而使得在工作中能够按照水土保持要求来进行全面系统化
的工作,且根据施工过程中需要的规格和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整
地,且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土面的影响现状。
2.2.2适地适树为基础进行树种和苗木选择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幅员辽阔,因此在整个造林工程中就需
要因地适宜的进行树种选择和苗木的选取,以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
出现种种缺陷与质量隐患。因此而言,一般在造林工程中我们要严
格的选择各方面的工程处理要求,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质量问题进
行深入的总结与系统化的分析,从而使得苗木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要
求和科学技术的全面化、系统化要求[2]。
2.3掌握造林设计及
雨季造林工作中,对于季节和种树时机的选择与控制,并且针
对其中存在的质量隐患和现象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一般在种树工
作中,对于根苗造林工作中,如果能够在树木栽好之后就下雨,并
且持续几天的阴天,那么对于树木的存活与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意
义与重要技术手段。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造林工作的时间选择最好
是在下午进行,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太阳对于苗木造成的破坏。
2.4造林技术
2.4.1造林密度
松柏造林一般安排在山坡的中上部,穴状或鱼鳞坑整地,密度
可掌握在220-330株/亩:花椒一般栽植于地堰或在水平阶及梯田
成片栽植,栽植于地堰的株距2米左右,成片造林,密度可掌握在
130-160株/亩,株行距2×2-2.5米。
2.4.2容器苗造林
容器育苗造林要注意一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起苗时,应先
挖掉容器袋周围的土,尽量不使袋内的土体松动,切忌用手拔苗起
苗。二是栽植时应注意栽植深度,培土深度要比容器高出2-3厘米,
切忌将营养袋露在外面:三是栽前一定要撕破袋底部。
2.4.3裸根苗造林
首先要把好起苗关,在起苗的前一天圃地灌水,起苗时一律用
撅头深刨,做到根系完整,根部带土,剔除细弱苗和根苗,进行苗
木分级,并用草袋包装,以减少苗木失水,随起、随运、及时栽植。
3.雨季造林宏观管理措施
3.1全力抓好雨季造林工作
雨季造林省工、省力,投资少、见效快,各地要抓住近期连续
降雨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广泛宣传发动,把雨季造林列入近期党委、
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紧紧把握提前整地、适时栽植、加强管护几
个关键环节,主动打好雨季荒山绿化攻坚战。各地主要负责同志和
林业部门的负责同志,要率先垂范,亲自组织指挥,亲自调度检查,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迅速掀起高潮,合力推动雨季造林工作
的深入扎实开展。
3.2要稳定和完善林业各项政策
对现有林业承包等经营管理体制,要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保护林地所有者和林地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对承包经营的合同约
定,要依法完善,加强管理,责任到人。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
权、利,奖勤罚懒,提高管护水平,确保造林成活率。对宜林荒山
荒地,可直接采取分包到户、招标、拍卖等形式确定经营主体,也
可以由集体统一组织开发后,再以适当方式确定经营主体;对造林
难度大的宜林荒山荒地,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一定期限的使
用权无偿转让给有能力的单位或个人开发经营,但必须限期绿化。
大力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
凡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业主、外资投资者、
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等,都可单独或合伙参与林业开
发,从事林业建设。进一步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
统一税费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
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3.3要大力推行合同造林
采取专业队伍造合同林为主,其他社会造林为辅的方式进行,
荒山造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林木成活率大大提高。今后要继续
采取这一方式,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组建造林专业队伍、统一
供应苗木、统一整地栽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抚育管护、统一验
收奖惩等工程措施,严格落实造林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在造林的
管护上,按每山一名护林员、一间护林房的标准,抓好管护工作,
护林员报酬由区、镇两级各拿一半的办法兑现,切实提高护林员的
责任心,确保绿化成果。各镇要确保造林、管护资金足额到位。
4.结束语
总之,雨季造林,提前细致整地是基础,良种壮苗是根本,造
林时机是关键,抚育管理是保障。各地应充分做好准备,把握有利
时机,认真组织,确保雨季造林获得好成效。
【参考文献】
[1]杜伟,侯玉亭.对雨季造林技术及其管理措施的研究[j].民
营科技,2008(02).
[2]李涛,张敬源.小议雨季造林技术及其管理措施[j].中小企
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