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谈探究式教学法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谈探究式教学法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实践 教育科学 201 O年第5期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谈探究式教学法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王瑛 (山东省平度市古岘中学266742) 语文是一个传统的学科,又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语 文课文中既包含科学性很强的科普说明文,又有文学性很强的故 事记叙文,还有美感十足的散文、诗歌,更不乏古意深藏的诗词 歌赋。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都是运用老师讲学生听的“填 鸭式”教学方法,再好的文章也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获知的 效率很低,常常是课堂死气沉沉,或者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 却听得索然无味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 习是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确实,完整的一篇文章被老师 搞得支离破碎,总是按照固定的教条来分析,学生只是做机械的 听众,有何兴趣?怎样改变这样的现状呢?新课改要求师生角色 的变化给我们启示:它要我们不要再做学生学习的包办者,而是 要当好教学的主导者,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语文课堂鲜活起来。 、 可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 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 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 这个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 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因此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求知的火花,是取得最佳效果的 根本,而探究式教学无疑是达到这种效果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我 们实验中学从去年开始探索探究式教学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 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梁立仕曾经说过: “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 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去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类似科 学研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的 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 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应用这种方法进行阅读教学,通 过让课堂活起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呢?现 以小说阅读教学为例谈一下我的具体做法: 在《最后一课》这篇小说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让学生默读,通读文章之后找出生字词,查出不理 解词的意思,然后全班一齐朗读,大致理解一下文章意思。之后 让学生各自大生朗读,自主地欣赏作家的风格,感受作品的艺术 魅力。读完之后让学生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自己对于文 章的疑问,然后就这些问题让他们在下面先与同桌或者前后桌讨 论。做好这些基础功课后,我会让学生分别举手提出自己的问 题,再让其它学生做出回答,全班同学一起探讨这些问题该如何 解决。因为这个问题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学生大都能畅所欲 言,各抒已见。这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这些问 题都是他们自己提出又共同解决的,所以他们理解起文章来会更 容易也更主动些。这种上课方式时问长了,学生会越来越主动, 逐渐由以前的被动学习转为积极主动的要学,心理上接受的程度 更高,更利于学习新知识。 其次,灵活运用综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更能 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听、说、读、写方式齐用,更能提高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好学求知的欲望,一 个一个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学生的知识也慢慢增加了。如在教授 初一课程时,考虑到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小说的知识常识,我 在小说基础知识上稍加点拨,把其它的主要问题,如小说的主人 公是谁,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刻画他们 文章有几处景物描 写,有什么作用,小弗朗士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等,设计成个 人或小组抢答题。对较难的问题,如:这篇文章要反映怎样的现 实;小说的特色是什么;用第一人称来写有哪些好处等,就引导 他们发挥集体智慧,先讨论再回答,不能解决的老师再给予适当 点拔、启发,甚至是讲解,以便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学生 自己解决问题后得到夸奖会更有成就感,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更 加积极主动。 ’ 最后,抓住契机,创设情境,完成语文教学的另一任务—— 情感教育 这篇文章和我们学生生活很贴近,现在的学生厌学的 风气很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三分钟口头训练”让学 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后的感受。启发他们把课文中的故 事跟我们的现实生活相比较。引导他们认识到:我们的年龄和小 弗朗士一样,正是求学的时候,我们是处在和平年代,有很好的 学习环境,我们要学会珍惜,懂得这种幸福来之不易,明确我们 是生活在幸福之中,激发学生爱国、珍惜学习生活、努力学习的 激情。通过活动,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个个激情昂扬, 纷纷表示一定要不辜负国家和人民对这一代的希望,好好学习, 报答社会、老师和家长的厚望。 探究性阅读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教学效果 好,但老师的工作并没有减轻,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 生实际备好课,精心设计问题,利用好各种活动形式,同时还要 维护好课堂秩序,若不,可能会出现课堂上乱哄哄的“放牧式” 现象,那可就收不到预期效果了。 探究性阅读教学因其“活”而为我校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 血液,使得其出现百花争放的大好局面。探究性阅读教学讲究以 生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只要有 利于教学,你尽可以随心所欲选用其中的方法。在一年来的实践 中,我对如何正确灵活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拓宽学生的思维,有所感悟,现在把它总结出来,恳切地希 望能抛砖引玉,得到同行们的指点。 

1 

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