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江苏大学生体育观赏内容分析
大学生体育观赏优秀论文
1.1 江苏大学生体育观赏动机分析
体育观赏动机因后天的心理需要而存在,它一般由个体的主观 心理
状态和社会交往引起。 大学生体育观赏动机是观赏的前提, 它是 推动
大学生进行体育观赏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 并把观赏活动导向 一定的
目标,以在满足大学生个体需要时体现在表现自我、 完善自我、 发展自
我的个体层面以及创建和谐 __ 、共建美好生活的社会层面。 江苏大学
生的体育观赏动机主要是放松娱乐,占总体的 31%,其次是 有喜欢的体
育明星、 对某些运动项目的喜爱。 结果首先充分体现了体 育欣赏是发
生在主客体之间的充满愉悦性的交流, 学生在感受到体育 赛事的激烈与
精彩同时心情愉悦、 情绪高亢, 甚至会感到激昂的自我 意识。大学生
通过体育观赏直观的欣赏高水平运动员或崇拜的体育明 星在赛场上优美
的动作、 激烈的对抗, 不仅享受了他们发挥出来的形 体美与健康的
美, 而且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从而培养学生良 好的思想品
格。也充分反映了可以通过培养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偏好 来增加其体育
观赏消费, 进而运用其所学的运动技能积极参与校内外 的各项体育活
动。
研究表明,江苏大学生体育观赏内容依次是竞技体育比赛类、 体育
1.4 江苏大学生体育观赏时间分析
娱乐、体育新闻、体育访谈、体育综合类等。在竞技体育项目中, 虽然
游泳、 体操等项目是我国的优势夺金项目, 但各类球赛在学生中 最受
欢迎, 且主要是国内外球类职业联赛, 从另一方面显示全国性运 动会
等的选择比例明显偏低。 篮球和足球是男生最喜欢的两大观赏项 目。而
羽毛球、 游泳和散打的节奏变换和比赛的激烈程度都很强。女 生喜欢的
观赏项目相对节奏缓和, 对抗要求和比赛激烈程度一般。 如 体操、体
育舞蹈。 不同性别选择的差异主要源于自身的身体机能、性 格和兴趣。
总体而言,男生身体素质优于女生,对比赛的对抗性和激 烈程度要求高
于女生。
1.3 江苏大学生体育观赏途径分析
江苏大学生最常用的体育观赏途径是网上冲浪。在数字化建设 飞速
发展的当代社会,计算机网络、数字电视、移动通信设备等共同 编制了
一个 __ ,完全实现了无障碍的体育信息传播。大数据时代敦 促了电视
机、计算机、手机等的“多屏融合”,视频资源多方共享, 使学生随时
了解全球各地的赛事信息。 传统的传播媒介报纸、 杂志时 效性落后于
电子媒体,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被互联网取代。
1.5 江苏大学生体育观赏形式分析
显示江苏大学生体育观赏的时间随体育节目或赛事时间变化的 人最
多。世界各地各类比赛时间不定,要想观赏这些精彩的比赛,你 必须等
待比赛时间的开始, 而比赛时间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喜好而有 所变动。
虽然从凌晨到晚上都有,较为分散,但相对晚上时江苏大学 生一次体育
观赏的时间 : 每次观赏时间在 20-29 分钟这一区间的大学 生最多,时
间越长人数相对的减少 ; 时间变短,选择的人也减少。体 育观赏时间的
长短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个体对体育赛事的兴趣, 以 及因为兴趣愿意
付出的程度。另一方面,观赏时间越长,其观赏的效 果就相对较好。体
育观赏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的是体育观赏的频率。 它不仅反映体育竞赛
表演市场的发育程度, 而且反映观众对体育表演 比赛的参与程度。表 4
表明: 江苏大学生不论性别、专业,每周体育 观赏的次数都集中在 2到
3次之间;男生整体的观赏频次要比女生多, 但是二者观赏次数的差异性
不明显(P=0.085 > 0.05);体育专业比非 体育专业的学生观赏频次要高,
二者的差异性明显 (在 0.05 水平)。 一般的说,男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比女生浓厚, 喜欢观赏较为“活跃” 的项目,若体育比赛内容丰富、对
抗鲜明、竞争激烈,更能够吸引众 多的男生。体育专业的学生对体育运
动的了解较深, 对运动技术提高 的渴望较非体育专业的学生高, 他们
对观看体育比赛的期望要高于对 体育运动知识的了解一般的非体育专业
学生。
江苏大学生观看体育节目、表演或比赛的形式以加入各种组织 观看
的比例最高 (46%)、其次是与朋友家人一起 (32%)、单独观看 (19%) 和
其他方式 (3%)。大学生体育观赏的形式灵活, 除单独观赏亦可以加 入
学校、班级、社区等组织,与家长,和同学、老师一同观赏。体育 观赏
易跨越言语交流障碍, 充分体现了体育文化的普适性。 结伴观看 不仅
能够保证观赏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亦能够互相帮助, 交流 有用
信息, 提高观赏的效率。 观赏体育表演和赛事在满足学生审美情 趣的
同时,培养其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1.6 江苏大学生体育观赏消费分析
在我国,体育观赏消费力量总体比国外发达国家薄弱,体育观 赏消
费支出是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主要收入。 体育消费与个人的经济收 入、兴
趣爱好、观赏条件的优劣等有密切关系。对于大学生而言,体 育消费也
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 就男女生而言, 他们最大消费区间均 在 50元
内;随着消费金额的递增, 男生观赏消费减少的趋势要明显缓 于女生,
这说明男生的消费期望要高于女生。 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每年 的体育消费
金额绝大多数在 50元左右,而体育专业的学生则是 50 至 100元,后者
的消费期望要高于前者 ;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 生消费金额的差
异性显著(P=0.038 V 0.05)。
2.1 结论
体育观赏已逐渐成为江苏大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其观赏消费 的动
机主要是放松或娱乐、 有自己喜爱的体育明星及对体育运动的兴 趣爱
好; 体育观赏内容以竞技体育比赛类为主,尤其是各类球赛颇受 欢迎,
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观赏内容不同 ;观赏途径以网络为主 ; 观赏 形式以
加入组织或与家人朋友一起居多 ;观赏不同专业 (体育,非体育) 大学
生每周观赏的频次差异显著 ;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体育观赏消费差 异性不
明显,体育专业学生观赏消费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
2.2 建议
第一,倡导校园体育文化。高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体育
俱乐部和协会加强对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力度, 引导大学 生建立
正确的体育观赏行为和习惯 ; 第二,高校要大力建设体育公共 设施,齐
全相关的软件配备, 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观看各种比赛并参加 更多体育活
动,了解相应的体育运动技能知识等 ; 第三,重视网络途 径的体育观
赏。 身处信息时代的大学生, 网络体育观赏的时间范围不 断扩展。网
络观赏具有丰富、互动、开放的特点,但长时间沉迷于网 络对健康不
利。 在培养大学生体育观赏行为习惯时, 需要健全有关网 络法律体
制,加强网络建设。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