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度辅导是伴随高等教育多元化和创新人才培养形势而提出实施的重要举措,是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深入交流的新型互动模式。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对高校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实践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从中得出启示,要切实提升辅导员深度辅导能力,则必须注重深度辅导工作的科学化、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深度辅导能力实践思考Practice and Reflections on Promoting College Counselor's Deep Counseling Ability//Zhang Yan'gangAbstract Deep counseling work,as a new interactive mode bet-ween counselors and students,is put forward to adapt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Tak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s an example,the coun-selor's deep counseling work practice is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and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scientific,pertinence and actual effect should be valued to promote counselor's deep counseling ability.Key words college counselors;deep counseling ability;practice; reflectionsAuthor's address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102249,Beijing,China2006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成长需求,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与方法,与时俱进地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前各高校的重要战略课题。
深度辅导便是应这一时代需求,伴随高等教育多元化和创新人才培养形势而提出实施的重要举措,并已经逐渐发展成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深入交流的新型互动模式。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于2009年明确提出,广大辅导员要开展面向全体、针对问题、科学指导、整合力量的深度辅导工作要求,加强辅导员面向学生的深度辅导工作。
所谓深度辅导,就是以辅导员工作为抓手,形成学生全面覆盖,重点精细处理的网路,确保每名学生每年都能得到至少一次有针对性的辅导,即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帮助其解决存在的问题与困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按照北京市教育工委的指示,结合石油院校的实际情况,长期开展“谈心式”深入交流与沟通,不断探索与创新深度辅导工作方法与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与精致化。
1深度辅导工作的实践1.1合理构建辅导员工作体系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要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要完成好这一新的时代使命,必然离不开科学的指导方针与合理的工作体制。
近年来,我校不断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辅导员管理和考核体系,以考核为导向,逐步实现辅导员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我校辅导员考核体系主要包含辅导员的素质发展、职责评价、绩效评价、自评反馈等部分。
辅导员从事的是一项综合性的全方位与人工作,因此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开展深度辅导工作的首要前提。
素质发展方面着重考察辅导员在思想、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基本素质以及工作理念、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等反映工作发展的资料。
职责评价方面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工作质量、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与服务、党团班级建设等规定的职责履行程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公正评价。
绩效评价方面主要考察工作成果和教育成果等指标,工作成果包括自身荣获的奖励、主持的课题或发表的工作论文等,教育成果则是在其工作对象上产生的效果,包括班级学风和学生奖惩情况等等。
自评反馈主要是指工作考核的模式,首先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评,然后所带学生、所在院系以及学校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反馈性评价,最后辅导员根据反馈结果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相应整改。
1.2紧密结合日常工作,提高深度辅导的针对性深度辅导是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大学生思想、学业、就业、心理以及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深度辅导必须紧密结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开展,用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科学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明确发展方向。
育人之重,重在思想培育。
在学生思想方面,我校结合时事热点定期开展形势与政策、理想信念教育、学术道德主题月活动等;在学业方面实行学业警示劝告制度;就业过程中建立动态数据库,对学生进行就业动员与教育,实施全程关注和实时的帮扶;心理上,建立学生心理排查工作体系,即发现、监控、干预、转介和善后;对少数民族学生、经济贫困学生、沉迷网络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帮扶救助制度等等。
这些举措都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咨询与交流,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需求提供针对性帮助,增强了深度辅导的实效性。
1.3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拓展深度辅导平台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除了一对一的深入式谈话,活动教育作为理论学习的有效补充,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感悟升华、实现自我教育的重要过程。
为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1)01-0010-0210校于2011年暑期开展了“重走红色革命路,寻访优秀共产党员”、“关注社会民生,践行科学发展”、“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和“区校携手共进,共创和谐社会”四大主题的社会实践,学生自主组团180余支,参与实践的人数达到90%以上,实现了大学生从“感知”实践到“参与”实践,再到服务社会的发展,从片面注重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到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发展,从无序实践到有序实践的发展。
2深度辅导工作的启示深度辅导是新时期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的重要理念和措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的重要体现。
中国有句古话:“做经师易做人师难。
”是说传授学生以知识比较容易,给学生以思想、人格的影响却比较困难。
而辅导员工作致力于做“人的工作”,要切实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去,发挥成效,则必须注重深度辅导工作的科学化、针对性和实效性。
2.1深度辅导工作的首要前提在于科学化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深度辅导科学化,前提在于工作主体即辅导员素质的提高。
因此,除了合理的工作考核体系,高校还应积极打造辅导员培训体系、激励体系和发展支持体系等。
在学习培训体系下,定期组织辅导员参加全国职业指导师资格培训、心理咨询和发展辅导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以及思政教育课题研究等专业学习,加强辅导员的自我完善,提升其开展深度辅导的专业化水平;通过绩效补贴、荣誉体系等激励体系,给辅导员提供有力的物质和精神激励,不断激发其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发展支持体系,将辅导员纳入教师发展系列,树立先进典型,增强辅导员岗位荣誉感和事业感,从而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发展。
深度辅导工作科学化的基础在于辅导关系的定位。
传统的工作定位在“抓两头带中间”,忽视了中间群体的成长需求,事实上每一名学生都有被关注的需要,因此深度辅导要求面向全体,实现全面覆盖。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及时和学生沟通,深入宿舍,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活动,了解掌握学生思想等状况,对学生“识其才用其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双向交流与沟通,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得到一次针对性的辅导。
深度辅导工作的科学化,关键在于辅导理念的先进性。
肩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辅导员,其核心是教育。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养成人格,培养创新人才。
此外,作为学生,遇到问题首先求助的可能就是辅导员。
辅导员应该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适当”不等于无微不至的服务和“保姆式”的关怀。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辅导员应该在服务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要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辅导员对学生应该更多的是引导,而不是代劳。
让学生去面对困难,甚至感受挫折,才能让他们得到锻炼,才能使他们摆正心态、增强毅力,在未来的路途上走得更远。
2.2深度辅导工作的关键是注重针对性深度辅导工作,不能脱离实际问题而单独存在,而必须对不同的辅导对象,满足其差异化的成长需求。
从深度辅导的对应关系来看,可以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等类型。
其中对于个别学生在思想、心理、学业、就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采用传统的“一对一”谈话式辅导,能够真实了解到每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内在心理需求,有助于提升深度辅导工作的精细化水平;对于部分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如学生干部、少数民族学生、贫困生等分别面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问题,采取“一对多”的辅导模式,则能有效提高深度辅导工作的效率;当然,针对个性问题及共性问题,采取辅导员与导师、心理咨询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党政管理干部等共同参与的“多对一”辅导模式,和由此形成的“多对多”团体辅导模式,多种模式相互交织共同构成有机统一的工作网络,这样既能做到辅导工作全面覆盖,又实现了全员育人的教育目的。
2.3深度辅导工作的生命力在其实效性相对于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辅导工作的生命力便在于其实效性。
深度辅导,不在于跟学生谈了几次话,写了多少谈话记录,也不在于查了多少课堂,参加了多少活动,而在于切实为学生解决了多少困难,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求。
要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不断拓展深度辅导工作平台。
例如,通过将深度辅导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业上的个性化指导;通过将深度辅导与科技创新、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可以推动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通过借助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课程,与学生深入探讨个人发展过程遇到的困惑,可以帮助学生合理调试、强化自我认知等等。
提高工作的实效性,还必须借助于新媒体技术。
面对众多的工作平台和差异化的辅导对象,由于时间、精力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深度辅导工作实践中必须大量借助新媒体技术。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通过将深度辅导的传统平台与网络交流相结合,不仅可以更有效地贴近学生,细致入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且可以更加方面快捷地为学生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