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储气井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方案第二版

储气井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方案第二版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项目编号 第页/共页1/16 作业指导文件 标 题 储气井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方案(试行) 修 订 号

储气井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方案(试行)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项目编号 第页/共页2/16 作业指导文件 标 题 储气井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方案(试行) 修 订 号

储气井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方案(试行)

1 概述

地下储气井(以下简称储气井)是指以储存压缩气体为目的的地下立式管状承压设备,

其结构如图1所示,制造工艺为:先采用和石油钻井相似的工艺在地下打出裸眼井,然后将

井筒下入裸眼井内,井筒由多根井管依靠接箍通过螺纹连接而成,螺纹之间填充专用密封脂,

起密封作用,井筒和裸眼井之间的环空内注入水泥浆,水泥浆固化后对井筒起固定和防腐作

用。储气井主要用于汽车加气、天然气调峰和工业储气等,其工作压力为25MPa,属三类高

压容器。

井口装置

进气排气排污

井管

接箍扶正器

井底装置固井水泥环地面地面地层

表层套管

图1 储气井结构示意图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项目编号 第页/共页3/16 作业指导文件 标 题 储气井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方案(试行) 修 订 号

和常规压力容器相比,储气井从结构、材料到制造工艺均有一定的特殊性,为加强其安

全监察工作,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8年11月3日颁发了质检办特[2008]637号

文件《关于加强地下储气井安全监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由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负责指导并组织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储气井的监督检

验工作。

为落实质检办特637号文的精神,中国特检院依照《通知》中附件2《储气井安全性能

监督检验大纲(试行)》编制了本“方案”及附表《储气井安全性能监督检验项目表》。各

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通知》和本“方案”的要求,做好新建储气井的监督检验工作。

2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储气井现场制造安全性能的监督检验。

3 监检单位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负责本方案的制定、宣贯和解释,并实施本方案监检项目中第

(六)大项中的第3小项(固井质量检测与评价)。监检项目中,除第(六)大项中的第3

小项外,其余项目均由地方检验机构完成。

4 监检人员

4.1 从事储气井监督检验工作的人员应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

格考核规则》的要求经考核合格,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压力容器检验师及以上资格,

经中国特检院指导和培训后,能熟悉并理解本监检方案。

4.2 监检人员应对自己所从事的检验工作质量和结果的正确性负责,并接受特种设备安全

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

5 参考文件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项目编号 第页/共页4/16 作业指导文件 标 题 储气井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方案(试行) 修 订 号

本方案主要参考以下标准规范编制: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

《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

《关于加强地下储气井安全监察工作的通知》(质检办特[2008]637号文)

JB 4732-2005 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

GB 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API SPEC 5CT-2005 套管和油管规范

API SPEC 5B 套管油管管线管螺纹加工测量检测的规范

GB/T 19830-2005 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

Q/TGGB27-2008 高压储气井用无缝钢管(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GB 18047-2000 车用压缩天然气

GB 50156-200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SY/T 5396-2000 石油套管现场检验与运输

SY/T 5127-2002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

GB 10238-2005 油井水泥

GB/T 19139-2003 油井水泥试验方法

SY/T 6544-2003 油井水泥浆性能要求

SY/T 5199-1997 套管、油管和管线管用螺纹脂

SY/T 6427-1999 钻柱设计和操作限度的推荐方法

SY/T 5172-1996 直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方法

SY 5089-1992 钻井井史及班报表格式

SY/T 5466-1997 钻前工程技术条件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项目编号 第页/共页5/16 作业指导文件 标 题 储气井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方案(试行) 修 订 号

GB/T 5005-2001 钻井液材料规范

SY/T 5431-1996 井身结构设计方法

SY/T 5088-2002 评定井身质量的项目和计算方法

SY/T 5412-1996 下套管作业规程

SY/T 5334-1996 套管扶正器安装间距计算方法

JB 4726-2000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

GB/T 19831.1-2005 套管扶正器

SY/T 6535-2002 高压气地下储气井

《钻井手册》(甲方)

6 监检内容

6.1 对储气井现场制造过程中涉及产品安全性能的项目进行监督检验。

本方案附有《储气井安全性能监督检验项目表》,并对需监检的项目类型进行了划分。

对A类项目,监检员必须到现场进行监检,并在受检企业提供的相应的见证文件上签字确认,

未经监检确认,不得流转至下一道工序。对B类项目,监检员可以到现场进行监检,如不能

到现场监检,可在受检企业自检后,对受检企业提供的相应见证文件进行审查并签字确认。

6.2 对受检企业质量体系运转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储气井制造企业应按质检办特[2008]637号的要求编制储气井现场制造程序文件并有效

实施。监检人员应审查钻井、钢管组装、耐压试验、固井和气密性试验等关键过程的程序文

件和工艺性指导文件以及现场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方案、主要人员任命及职责、管理制度等

是否齐全合理,并依照质检办特[2008]637号文的要求对制造企业质量体系实施情况进行现

场检查。

7 监检项目和方法

7.1 图样资料

7.1.1 审查设计单位的设计资格印章,确认资格有效。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项目编号 第页/共页6/16 作业指导文件 标 题 储气井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方案(试行) 修 订 号

储气井的设计单位应具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TSG R1001-2008中规定

的A1类和SAD类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资质。

储气井设计总图(蓝图)应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加盖设计资格印章

(复印章无效)。设计资格失效的图样和已加盖竣工图章的图样不得用于制造储气井。

设计总图上应有设计、校核、审核人员的签字,并应有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负责人的批准

签字。

7.1.2 审查储气井图样及现场制造、检验所依据标准规范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1)储气井设计总图上应注明:

(a)压力容器类别;

(b)设计使用寿命;

(c)设计条件(温度、压力、介质、腐蚀裕量);

(d)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牌号及材料要求;

(e)容积;

(f)现场制造要求;

(g)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要求;

(h)固井质量检测及评价要求;

(i)储气井名牌位置;

(j)表层套管要求;

(k)水泥浆性能要求;

(l)地质要求。

(2) 储气井的设计、现场制造和检验应符合质检办特[2008]637号文的要求,储气井

井身应加表层套管和扶正器,固井工艺应能保证全井段封固,固井质量应经检测合格,井口

装置应易于拆卸,并能通径。储气井设计应考虑整体强度、抗疲劳、腐蚀等因素,井筒设计

参照JB 4732-200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等标准进行。储气井现场制造(钻井、

下套管、固井)、试验和检验参照SY/T 6535-2002 《高压气地下储气井》、SY/T 5412-1996

《下套管作业规程》等标准。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项目编号 第页/共页7/16 作业指导文件 标 题 储气井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方案(试行) 修 订 号

监检人员应对储气井图样及现场制造、检验所采用的标准规范进行审查,确认其是否现

行有效,是否适合。

7.1.3 审查设计变更审批手续,修改后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制造单位对原设计的修改,应取得原设计单位同意修改的书面证明材料(设计修改通知

单),并对改动部分作详细记载。

7.2 材料

7.2.1 审查受压元件和部件质量证明书、材料复验报告以及试验报告。

(1)审查材料生产单位资格印章,确认资格有效

储气井的受压元件和部件主要包括井筒钢管、接箍、井口装置(法兰、封头等)、井底

装置(封头或组合件)、连接螺栓、管件。审查以上材料质量证明文件的原件或有效复印件

(经销商供货时,质量证明文件原件的复印件上加盖经销商公章并经经办人签字),确认材

料生产单位为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

井筒钢管目前一般均采用油气井油(套)管用的无缝钢管,制造企业应具有质检总局核

准的A1或A2 级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资质(符合《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TSG

D2001-2006的要求:公称直径大于200 mm的,制造单位应具有A1级资质;公称直径小于

200 mm的,制造单位应具有A2级资质)。井筒钢管采用其它材料时,制造单位应具有相应

的资质。

井口装置和井底装置的制造参照执行《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和SY/T 5127-2002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制造单位应具有A级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资质,并应经制造

监督检验合格(具备制造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井口装置和井底装置用锻件材料应经质

量检验合格,具备锻件产品合格证,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

连接螺栓的设计、制造、检验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相关标准规范

的要求。

(2)审查材料质量证明书的内容

材料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必须齐全、清晰,应至少包括材料生产单位名称、产品制造标准、

材料牌号和规格、炉批号、制造方法、检验印鉴标志、化学成分、热处理状态、力学性能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