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本报评论员
教育事关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要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
才,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
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
专业化教师队伍。我们要充分认识教师队伍在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坚
定不移地走人才强教、人才强校之路,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
环境,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人力资源强省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深为师,德
高为范;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正人先正己,为师先为人。岁月更迭,人们记住的无数
教师,往往在于他们为人、为师的品格,坚守了自己,更赢得了学生无尽的尊重。在当前价
值多元化的时代,教师的为人更显重要,只有严格坚守职业的底线、道德的规范,才可能用
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一生。因此,要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和奖惩相结合的师
德建设工作机制,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前培养、
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发展性评价的重要指标,把师德表现
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积极引导
广大教师提高道德修养,加强学术道德、教风、学风建设,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
志存高远,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
民满意的教师。
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求我们切实提高教师执教能力。时代发展需要
教师有更高的为师能力。应试型教师培养不出素质型学生,教师要变传统的说教为启迪学生
智慧的方式,才能造就全面发展、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时代发展还要求教师“为
学广博”。新时代的教师要由“教书匠”型向教研型、专家型转变,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为学生树立好学求索的典范。为此,我们要根据各级各类教
育的特点,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规范教师和各级各类校长的任职资格,严格准
入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定期参加培训制度,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
教师交流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提供保障。要引导教师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着
眼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树立长远眼光,胸怀国家大局,更加注重素质教育,把学、思、
知、行结合起来,改进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做
人做事,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求我们建立健全教师管理机制。
进入21世纪,
不少国家和地方通过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强化了教师教育标准化、教师发展专
业化、教师资格制度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针对当前我省教
师队伍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相对不均衡、人事制度改革有待进一
步优化等难题,我们更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完善教师管理机制,一方面要
把教师队伍

建设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把更多资源投入到教师队伍建设上,为广
大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好条件。要关心农村教师的生活和成长,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干
得好。另一方面也要
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
标准,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完善教师退出机制。要全面推行聘
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教师发展评价机制。
国以人立,教以人兴。
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教育事业改
革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
要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关心教师、支持和理解教
师,千方百计为教师办实事、做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切实保障
教师的合法权益。要充分尊重和积极鼓励广大教师的劳动创造,在全社会大力弘扬
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文明风尚,努力为广大教师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