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工学院 教学、科研岗位设置、聘任暂行办法(试行)
吉化院字[2006]23号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精神,借鉴兄弟院校改革已有的经验,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适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在过去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竞争激励机制,破除平均主义和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促进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逐步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2、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按需设岗、以岗定薪、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的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坚持群众路线,确保教师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有利于加快学科建设,增强科研实力;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稳步提高;有利于学院整体实力的增强。
二、岗位设置和岗位等级 1、岗位设置 根据学院实际,我院教学、科研岗位设置为关键岗位、重要岗位,基本岗位3个子系列,10个等级。关键岗位设A1、A2、A3、A4、A5级,重要岗位设B1、B2级,基本岗位设C1、C2、C3级。
2、岗位设置比例
岗位 关键岗位 重要岗位 基本岗位 A1岗 A2岗 A3岗 A4岗 A5岗 B1岗 B2岗 C1岗 C2岗 C3岗 比例(%) 2 3 5 8 12 18 25 20 5 2
三、基本任职条件和基本岗位职责 1、基本任职条件 (1)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35岁以下教师一般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有高等教师资格证,未获得高等教师资格证的新进教师可以试聘,但必须在进校两年内获得高等教师资格;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3 )遵纪守法,爱国爱校,为人师表,教风端正,学风正派,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4)身体健康,能够履行受聘岗位的岗位职责。
2、基本岗位职责 (一)、关键岗位的聘任条件 A1岗 (1) 每年主讲一门及以上本科生的必修课或两门及以上本科生课程。 (2) 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名(学院硕士学位授予权批准以后执行,非硕士研究生导师不做要求)。 (3)完成规定的最低教学工作量。 (4)负责培养指导2名及以上骨干教师或青年教师。 (5)每年面向教师或者学生作2场以上学术报告。 (6)近3年内获国家级成果奖1项(前3名);或获省部级成果一等奖1项(前2名);或获省部级成果二等奖1项(第1名);或获省部级成果三等奖2项(第1名);或国家级鉴定验收项目第1名;或国家级立项第1名;或省部级立项第1名(到款15万元以上);或横向经费到款45万元以上;或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发表论文5篇;或四大检索(SCI、SSCI、EI、ISTP)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篇;或在国外权威期刊(影响因子1.5以上)发表论文1篇;或公开出版学术专著2部;或主编全国统编教材2部;或国家发明专利2项(以上所有条件均指第1作者)。 如果没有满足上述条件,则近3年内上述各项业绩成果量化考核分需≥2000。 (7)完成学院、教学院(部)安排的其它工作。 (8)年度工作量化考核占全院参评教学科研岗位人员的2%。
A2岗 (1) 每年主讲一门及以上本科生的必修课或两门及以上本科生课程。 (2)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名(学院硕士学位授予权批准以后执行,非硕士研究生导师不做要求)。 (3)完成规定的最低教学工作量。 (4)负责培养指导1名及以上骨干教师或青年教师。 (5)每年面向教师或者学生作2场以上学术报告。 (6)近3年内获国家级成果奖人员;或获省部级成果一等奖1项(前3名);或获省部级成果二等奖1项(前2名);或获省部级成果三等奖1项(第1名);或国家级鉴定验收项目前2名;省级鉴定验收项目第1名;或国家级立项前2名;或省部级立项第1名(到款10万元以上);或横向经费到款30万元以上;或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发表论文4篇;或四大检索(SCI、SSCI、EI、ISTP)收录期刊发表论文2篇;或公开出版学术专著1部;或主编全国统编教材1部;或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上所有条件均指第1名作者)。 如果没有满足上述条件,则近3年内上述各项业绩成果量化考核分需≥1500。 (7)完成学院、教学院(部)安排的其它工作。 (8)年度工作量化考核占全院参评教学科研岗位人员的5%。
A3岗 (1)每年主讲一门及以上本科生的必修课或两门及以上本科生课程。 (2) 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名(学院硕士学位授予权批准以后执行;非硕士研究生导师不做要求)。 (3) 完成规定的最低教学工作量。 (4)负责培养指导1名及以上骨干教师或青年教师。 (5)每年面向教师或者学生作1场以上学术报告。 (6)近3年内获省部级成果一等奖人员;或获省部级成果二等奖前5名;或获省部级成果三等奖前3名;或国家级鉴定验收项目前5名;或省级鉴定验收项目第3名;或国家级立项前5名;或省部级立项前3名(到款6万元以上);或市厅局级立项第1名(到款10万元以上);或横向经费到款15万元以上;或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篇;或四大检索(SCI、SSCI、EI、ISTP)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篇(论文均指第1名作者);或公开出版学术专著2部;或主编全国统编教材2部;国家发明专利2项(指前2名作者)。 如果没有满足上述条件,则近3年内上述各项业绩成果量化考核分需≥1000。 (7)完成学院、教学院(部)安排的其它工作。 (8)年度工作量化考核占全院参评教学科研岗位人员的10%。
A4岗 (1) 每年主讲一门及以上本科生的必修课或两门及以上本科生课程。 (2) 每年完成规定的最低教学工作量。 (3)近3年内获省部级成果二等奖人员;或获省部级成果三等奖前8名;或市厅级成果一等奖第1名;或国家级鉴定验收项目人员;或省级鉴定验收项目前5名;或国家级立项人员;或省部级立项前5名(到款3万元以上);或市厅局级立项第1名(到款5万元以上);或横向经费到款7万元以上;或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篇;或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论文均指第1名作者);或公开出版学术专著1部(前2名);或主编全国统编教材1部(前2名);或国家发明专利1项(前2名);或实用新型专利3项(第1名)。 如果没有满足上述条件,则近3年内上述各项业绩成果量化考核分需≥500。 (4)完成学院、教学院(部)安排的其它工作。 (5)年度工作量化考核占全院参评教学科研岗位人员的18%。
A5岗 (1)每年主讲一门及以上本科生的必修课或两门及以上本科生课程。 (2)每年完成规定的最低教学工作量。 (3)近3年内获省部级成果三等奖人员;或市厅局级成果奖2项(前3名);或省级鉴定验收项目前8名;或本人主持或参加有科研项目(不包括学院基金项目)2项;或院级项目第1名; 或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论文均指第1名作者);或出版专著或作为正、副主编编写教材2部(前4名);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第1名)。 如果没有满足上述条件,则近3年内上述各项业绩成果量化考核分需≥300。 (4) 完成学院、教学院(部)安排的其它工作。 (5)年度工作量化考核占全院参评教学科研岗位人员的30%。
(二)、重要岗位的聘任条件 B1岗 (1)每年主讲一门及以上本科生的必修课或两门及以上本科生课程。 (2)完成规定的最低教学工作量。 (3)近3年内本人作为前3名主研人参加学院及以上项目2项(含横向)的研究;或本人作为前5名获市厅局级成果奖2项;或近3年内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或在带出版刊号(ISSN)的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或参编专著或教材2部;或出版专著或作为正、副主编编写教材1部;或实用新型专利1项(第1名)。 如果没有满足上述条件,则近3年内上述各项业绩成果量化考核分需≥150。 (4)完成学院、教学院(部)安排的其它工作。 (5)年度工作量化考核占全院参评教学科研岗位人员的48%。
B2岗 (1)主讲一门及以上本科生的必修课或两门及以上本科生课程。 (2)完成规定的最低教学工作量。 (3)近3年内本人作为前5名主研人参加学院及以上项目2项(含横向)的研究;或本人作为前8名参加人获市厅局级成果奖2项;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带出版刊号(ISSN)的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或出版1部参编专著或教材;或实用新型专利1项(前3名)。 如果没有满足上述条件,则近3年内上述各项业绩成果量化考核分需≥100。 (4) 完成学院、教学院(部)安排的其它工作。 (5)年度工作量化考核占全院参评教学科研岗位人员的73%。
(三)、基本岗位的聘任条件 C1岗 (1)按时、保质、保量(规定的最低教学工作量)完成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好。 (2)近3年内本人作为参加人参加学院及以上项目的研究;或本人作为参加人获市厅局级成果奖;或在国内刊物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篇;或参编专著或教材1部;或实用新型专利1项。 (3)完成学院、教学院(部)安排的其它工作。 (4)年度工作量化考核占全院参评教学科研岗位人员的93%。 C2岗 (1)按时、保质、保量(规定的最低教学工作量)完成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好。 (2)完成学院、教学院(部)安排的其它工作。 (3)年度工作量化考核占全院参评教学科研岗位人员的98%。
C3岗 (1)完成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良好。 (2)完成学院,教学院(部)安排的其它工作。
四、岗位聘任和聘任管理 1、聘任程序 (1)个人申请。应聘人员填报《教学、科研岗位竞聘申请书》,并提交相关材料; (2)基层推荐。所在教学院(部)初审、测评、推荐; (3)资格审查、考评。各类岗位人选由学院和各教学院(部)组织考评,其中教学工作量及教学成果由教务处负责考评;科研成果由科研处负责考评;人事处负责资格审查与考评汇总; (4)学院决定拟聘任人选,并予以公示; (5)签订聘用合同,公布聘任结果。
2、聘任管理 (1)教师只要满足相应上岗条件即可受聘相应岗位,不受职称限制,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2)聘任期限为一年,每年评聘一次,聘任时根据本人上一年度工作量化总值排名和近3年的教学科研业绩成果累计确定,各项业绩、成果的时间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3)学院负责与关键岗位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并负责会同各教学院(部)进行考核;各教学院(部)负责人与本单位其他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并考核上岗人员的履职情况; (4)岗位聘任合同一经订立,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双方应当全面履行聘任合同。学院内部结构调整,不影响合同的履行,经当事人协商同意或者由于法定原因的出现,可以以书面形式变更或解聘合同; (5)受聘人员如属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其工资标准按原级别不变,其它有关津贴等待遇按受聘岗位级别标准执行; (6)解聘和因个人原因辞聘者,自批准之日起不再享受原受聘岗位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