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第1期
2017年3月 江 汉 石 油 科 技
JIANGHAN PETR0IEUM SCIENCE AND IECHNOI GY Vn1.27 No.1
Mar.2017
涪陵焦石坝地区页岩气储层有机地化特征研究
刘 猛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湖北武汉430223)
摘要:页岩气储层的有机地化特征是控制页岩气成藏的关键内在因素之一,是决定页岩气开发方案的 重要因素。通过对焦石坝地区页岩气开发的主要目的层进行取心室内分析,结合9n,4井解释成果,从有机质丰 度、类型和成熟度以及含气性分析结果表明:上奥陶统五峰组(①小层)一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6O一 100m(②一⑨小层),有机质丰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加;有机质以藻类体和棉絮状腐泥无定形体为主,无壳质 组和镜质组,有机质类型以I型干酪根为主;焦页1井镜质体反射率表明①一⑨小层泥页岩进入过成熟热演 化时期,处于热裂解干气生成阶段;焦页1井单井含气量实9n,4主力气层段(①一⑨小层)总含气量介于0.44~ 5.11 /t,平均值为1.97 /t。 关键词:焦石坝;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含气性
2012年以来,勘探南方分公司在涪陵区块南部
焦石坝地区钻探焦页1井(焦页1HF井)。焦页1HF
井对上奥陶统五峰组一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富有机
质泥页岩层进行测试,用14mm ̄t嘴,32ramie板放
喷求产,井口压力6.8MPa,获得产量20-3×104m /d高产
工业气流,成为中石化第一口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
页岩气井,标志着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勘探取得重
大突破,拉开了中石化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序幕。从
焦页1井认识到,上奥陶统五峰组一下志留统龙马溪
组下部(60—100m)富有机质泥页岩在区块内分布
稳定,与美国Barnett、Marcellus等页岩气具有相似的
地质特征,勘探开发潜力大。页岩地化特征可从有
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以及含气性
等方面加以研究 ,为焦石坝页岩气进一步勘探开发 提供重要依据。
1有机质丰度
有机质丰度最常用的指标是实测的残余有机碳
含量(TOC) 。下面以焦石坝主体区内取心井焦页
1、焦页11-4、焦页41—5井为例做介绍。
1.1 实测残余有机碳含量
1.1.1 焦页1井 涪陵焦石坝地区焦页1井①一⑨小层取心段有机
碳含量最小0.55%,最大5.89%,平均2.54%/173块,
①一⑤小层为富有机质泥岩相对高值区,有机碳含量
最小为1.04%,最大5.89%,平均3.5%/83块f表1)。有
机质丰度自上而下有逐渐增加趋势,底部①一③小层
为高丰度,④一⑤小层为中丰度、⑧小层为中等丰度
表1 焦页1井岩心有机碳含量分析统计表
井段 厚度 样品数 TOC(%) 层段 (m) (rn) (块) 平均 最大 最小
取心段(①一⑨) 2330.02—2418.00 87.98 l73 2.54 5.89 0.55
富有机质泥页岩段(①一⑤) 237750—2415.50 38.00 83 3.5O 5.89 1.04
含少量低丰度,⑥一⑦、⑨小层为低丰度(表2)。
1.1.2焦页11—4井 涪陵焦石坝地区焦页1l_4井①一⑨小层取心段
有机碳含量最小0.27%,最大5.65%,平均1.94%/97块, 富有机质泥岩相对高值区①一⑤小层有机碳含量最小
作者简介:刘猛,大学,工程师,现从事页岩气勘 探开发工作。
第1期 刘 猛:涪陵焦石坝地区页岩气储层有机地化特征研究 ・17・
为2.02%,最大5.65%,平均3.16%/35块(表3)。有机质
丰度自上而下有逐渐增加趋势,底部①一③小层为中 丰度含少量高丰度,④一⑤小层为中丰度、⑧小层为
低丰度含少量中丰度,⑥一⑦、⑨小层为低丰(表4)。
表2焦页1井有机质丰度纵向分段统计表
小 井深 厚度 样品数 平均 最大 最小 亚段 有机质丰度 层 (m) (m) (块) (%) (%) (%) ⑨ 2326.5~ 三亚段 2338.5 12 13 0.90 1.59 0.55 低丰度
2338.5~ ⑧ 15 27 2.07 3_26 1.O2 中等丰度为主少量低丰度 2353_5
⑦ 2353.5~ 二亚段 24 51 1.63 2.17 0.92 低丰度 ⑥ 2377.5 ⑤ 2377.5~ ④ 2398.0 20.5 41 3.03 4.O3 1.04 中等丰度 一亚段 ③ ② 2498.O~ 17.5 41 4.01 5.89 1.29 高丰度为主 2415.5 少量中等丰度 五峰组 ① 合计}平均 89 173 2.55 5.89 0.55
表3焦页1 1—4井岩心有机碳含量分析统计表
井段 厚度 样品数 TOC(%) 层段 (m) (m) (块) 平均 最大 最小 取心段 2252.0~2365.16 l13.16 97 1.94 5.65 0_27
富有机质泥页岩段 2322.7~2363.0 40.3 35 3.16 5.65 2.02
表4焦页1 1—4井有机质丰度纵向分段统计表
小 井深 厚度 样品数 平均 最大 最小 亚段 有机质丰度 层 (m) (m) (块) (%) (%) f%) ⑨ 2264.3~ 三亚段 2283.8 19.5 20 0.77 1.57 0.39 低丰度
2283.8~ ⑧ 17.5 l7 1.74 2.4l 0.47 低丰度为主少量中等丰度 2301.3 ⑦ 2301.3— 二亚段 21.4 21 1.40 2.02 O.56 低丰度 ⑥ 2322.7 2322.7~ 2O.5 17 2.6l 3.24 2.02 中等丰度 ④ 2343.2 一亚段 ③ 虿 2343.2~ 中等丰度为主 五峰组 ① 2363.0 19_8 18 3.69 5.65 2.49 少量高丰度
合计,平均 98.7 93 1.99 5.65 0.39
1.1.3 焦页41—5井 涪陵焦石坝地区焦页41—5井①一⑨小层取心段
有机碳含量最小O.13%,最大5.27%,平均1.77%/120
块,富有机质泥岩相对高值区①一⑤小层有机碳含量
最小为0.58%,最大5.27%,平均3.03%/45块(表5)。 有机质丰度自上而下有逐渐增加趋势,底部①一③小
层为中丰度含少量高丰度,④一⑤小层为中丰度含少
量低丰度,⑧小层为低丰度含极少量中丰度,⑥一
⑦、⑨小层为低丰度(表6)。
表5焦页41—5井岩心有机碳含量分析统计表
井段 厚度 样品数 TOC(%) 层段 (111) (m) (块) 平均 最大 最小 取心段 2483.O1~262O.7 l37.69 l20 1.77 5 27 0.13 富有机质泥页岩段 2579.5—2622.O 42.5 45 3.03 5-27 O.
58 ・l 8・ 江 汉 石 油 科 技 第27卷
表6焦页41—5井有机质丰度纵向分段统计表
小 ”深 度 样 镐数 平均 最大 最/J、 有机质 { 度 亚段 (m) (n1) (块) (%) (%) (%) 层 25l9.2~ 22.8 23 0.49 1.O0 ().32 低.卜度 、I 段 2542.0 2542.0~ 21.3 23 1.6l 2 9 0.76 瓜卜 1^J丰极少量If】等丰度 2563.3 2563_3~ 低卜度 I 段 I6.2 l6 1.48 2.04 0.29 ⑥ 2579.5 2579.5— 2O.0 23 2.48 3.37 1.4l 中等l 度为辛少最低 度 2599.5 .、J 段 2599.5~ 22.5 22 3.59 5-27 0.58 tt等}’ 为丰 1 峰组 D 2622.0 少量J∞丰度
合iI‘/ 均 98.7 l07 1.94 5.27 O.29
1.2测井解释有机碳含量
利用焦页l井建立 ̄-'JN井解释有机质丰度图版, 对区内焦页l、2、3、4、ll_4、4l_5井进行测井解释计
算fl ̄JTOC含量与实测T0c含量较为吻合(图1、表7)。
表7焦页1一焦页2--焦页3一焦页4一焦页1 1_一4一焦页41—5井测井解释有机碳统计表
小 焦页J外 焦页2仆 焦贝3 焦贞4井 焦贞1 1—4 焦页4l一5 、吐段 J 度 I'OC 厚度 FOC 厚 TOC J 度 _r(1(: 度 T()(: 厚度 TOC J {t}lj ,%1 『fn) f%1 fItI) f%) (m) f%1 fm1 f%) ff『I) f%) l2 1.07 16.8 1 22 l3.3 0.‘)2 23.7 0.84 l9.5 I 22 24 0.82 弧段 。 l5 2-29 l 8.6 2.36 21.4 2.15 7.8 1.90 l7.5 2 l 3 20.5 1.82
、l 段 24 2.26 22.2 2.3l 23.3 2.14 l 2.8 2.20 21.4 l 99 l6 1.q3
20.5 336 20.4 331 21.5 2.79 1 .3 3.14 20.3 2.58 1 8.5 2.64 段 、 l 7.5 4.92 20.() 4.45 22.5 4.23 21.1 4 31 2() 3.90 24 4-25 f_l=峰 厂1、 汁, 均 89 3.26 q8 3.14 l02 2.85 83.7 2.93 98.7 2.69 103 2.72
图1焦页1井含气页岩段利用密度及多元回归方法拟合计算T()c图 2有机质类型
有机质类型是评价富有机质页岩生烃潜力以及
在生烃过程中烃类产物的类型和性质变化的重要指
标 。。
2.1 有机显微组分分类
上奥陶统五峰组一下志留统尼马溪组沉积时
期.涪陵焦石坝及周缘地区主体处于闭塞陆棚沉积
环境,笔石十分发育,其食物链底端的水生生物即
浮游生物和菌藻类勃发,局部有放射虫和硅质海绵
骨针,沉积母质输入以水生低等生物占绝对优势,
有机质类型以腐泥型干酪根为主。对焦页l井下志留
统龙马溪组2块样品干酪根镜检分析(表8),有机
质以藻类体和棉絮状腐泥无定形体为主,无壳质组
和镜质组,有机质类型指数为92.84和100,均为l
型干酪根(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