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江主堕匿 金 12年第22卷第6期Zhejiang JITCWM(Vo1.22 No.6 2012)
改善百分率<50%为无效,症状改善百分率负值时为
恶化。
3.3临床疗效治疗组35例中痊愈15例,显效13
例,进步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35
例中痊愈1O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
效率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4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P<O.05);治疗组
治疗后腹痛、泻下急迫或不爽、肛门灼热症状积分明
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_±s) 分
组别n/例 腹泻次数 腹痛泻下急迫或不爽肛门灼热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4讨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泄泻”范畴。《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飨泻……湿
胜则濡泄”,表明泄泻的主要病理因素在于湿邪。而
温州地处沿海地带,湿气较甚,又多食海鲜,均可导
致湿邪为患,湿郁日久,易于化热,湿与热结,蕴于脾
胃,使病情复杂,缠绵难愈。葛连藿苏汤由葛根芩连
汤与藿香正气散加减化裁而来,葛根芩连汤最早出
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以归脾胃经的葛根、黄连、
黄芩、炙甘草为主组成,葛根味甘,辛凉,人阳明经,
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以止泻生津,缓解腹痛,黄芩、黄
连苦寒,人阳明经,祛湿清热;湿热交结,仍以湿邪为
重,湿去热则无所恋,故加用藿香、紫苏叶芳香化湿,
白术、茯苓健脾除湿,陈皮、厚朴、大腹皮理气消痞、
疏利气机,半夏醒脾燥湿,六神曲消食又化湿,炙甘
草补益中气,调和诸药。全方能清热祛湿,行气健
脾。本组结果显示,葛连藿苏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
综合征脾胃湿热型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肠易激综合征诊
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J]_中华消化杂志,2008,28:38—40.
[2]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
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7):1062—1065.
收稿日期:2012—01—04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
顾唯恒姚伟成李灵峰
杭州市下城区天水武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康复医学科杭州310003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人康复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 disc hemiation,LDH)
是因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
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双侧坐骨神经根所引起的一
系列症状和体征,LDH可引起腰部疼痛、行走不便,
严重时甚至可导致瘫痪,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质量n 。笔者采用卧床休息、制动、牵引、针灸、理疗
等措施综合治疗老年LDH患者4O例,取得满意疗
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月一20l1年1O月期间来本院康
复治疗的老年LDH患者8O例,按照人院顺序对患者
进行编码,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康
复组4O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65~78岁,平均
(72.5-+4.1)岁;其中L3 突出11例,L4 突出l7例,
k~S。突出12例;对照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
龄66~77岁,平均(73.2-+3.8)岁;其中L3 突出l2
例,L4 突出15例,L ~s 突出l3例。两组性别、年龄
和突出节段等资料具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LDH的诊断标准 】,且
经CT或MRI检查确诊,并排除脊柱结核、肿瘤、骨折
和骨质疏松等疾病。
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卧床休息和制动措施,康复
组患者在接受卧床休息和制动措施的基础上,再接
受包括牵引、针灸、理疗等康复治疗措施,共治疗2
周。
2.1 卧床休息和制动①注意卧床休息,睡硬板床;
②适当制动,并采取正确的坐姿、站姿和卧姿,不要
长时间坐或躺在床上看电视,提取重物时要先下蹲
再起立,避免弯腰屈髋。
2.2腰椎牵引 采用立鑫LZX一100C腰椎牵引床,
患者取仰卧位,上、下牵引带分别固定在肋弓下和髂
骨棘上方。牵引重量从患者体质量的25%开始,采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第22卷第6期Zh%iang JITcwM(Vo1.22 No.6 2012)
用间断牵引并左右旋转15度,每牵引10min后休息
lmin,并根据患者的症状、性别、年龄和耐受等情况
适当调整牵引重量。牵引结束后一般静卧10min左
右,1天1次,1次30 min。
2.3针刺 患者取俯卧位,如疼痛较重则采取侧
卧位。取穴:在突出椎问盘两侧的夹脊穴及上下夹 脊穴、秩边、环跳、承扶、殷门、风市、委中、阳陵泉、承 山、悬钟、解溪等穴位,根据辨虚实的原则,予进针的 快慢、刺激的强弱,施行不同的针刺方法。 2.4电脑中频治疗 采用J48A型电脑中频(透热) 治疗仪,根据患者病情,将电极放于患侧腰部最疼痛 的部位和沿坐骨神经行走的腿痛部位。设定中频频 率为2kHz,波形设定为方波和指数波。治疗强度及 透热量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适当调整,以电极 下有轻微刺麻颤感为宜。治疗频率为每次20min,1 天1次,每周5次。对治疗局部内置有金属、体内有 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则不采用此类治疗方法。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疗效标准》口]:治愈: 腰腿痛症状消失且直腿抬高能达到70度;好转:腰腿 痛症状有所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有所改善;未愈:腰 腿痛症状没有减轻,腰部功能没有改善。 3.2结果治疗2周后,康复组4O例中治愈7例, 好转24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77.5%。对照组4O例 中治愈1例,好转1O例,未愈29例,总有效率27.5%,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讨论 LDH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骨 科疾病,其基本治疗方法是非手术的综合康复治疗, 常用的措施包括卧床休息和制动、腰椎牵引、针灸、 物理因子疗法等。卧床休息和制动是老年LDH患者 的基本康复措施。卧硬板床休息时,由于去除了体 质量对腰椎间盘的压力,此时椎间盘所受到的压力 最小。制动和保持合适的体位可以减轻腰部肌肉收 缩力和椎间各韧带紧张对椎间盘所造成的挤压,使 突出椎间盘处于松弛状态 。腰椎牵引是老年LDH 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牵引的重量和 牵引的持续时间,可将腰椎牵引分为慢速牵引和快 速牵引。牵引时,可缓解腰背部肌肉痉挛,纠正脊柱 侧凸,使椎间盘增宽,有利于突出物部分还纳,从而 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 。 LDH常因气血失和导致腰部疼痛麻木、活动受 485 限。针刺可行气止痛、活血通络,既能扩张血管,促 进血液运行,缓解肌肉痉挛,又能调节周围神经系统 的兴奋性,具有止痛和改善腰部功能失调的作用 。 电脑中频刺激时,可减轻因神经根受突出物压迫而 引起的疼痛,改善椎间盘突出处的微循环,消除神经 根及其周围水肿,减轻因神经刺激而引起的痉挛,有
助于松解粘连和患肢功能的恢复 。本组结果显示,
综合康复治疗措施能缓解老年LDH患者的腰部疼痛
症状,改善其腰部活动功能。
参考文献
[1]刘臻,邱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在腰痛患者中的国际
化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8(7):550—55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
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166—174.
[3]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4:288—362.
[4]黄晋旺,林小宁,陈幼红,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9):368.
[5]李红霞,李树伟,范晓艳,等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
突出症120例[J].陕西中医,2009,30(6):723—724.
[6]汪土松,陈健林.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
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8):573—574.
收稿日期:2012—01—05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
胃瘫综合征16例
吴小昌
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湖州313000
关键词腹部手术后 胃瘫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
胃瘫综合征是一种腹部手术后的非机械性梗
阻,是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
征,2%~3%的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发生胃瘫u 。胃瘫
发生后,通常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处理不当,将
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2O0l一201 1年
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
者16例,取得满意疗效,回顾性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全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