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县计保中心 罗勇 计划生育手术: 一、宫内节育器放置 二、宫内节育器取出 三、输精管结扎术 四、输卵管结扎术 五、人流术 六、中期引产术
第一节 宫内节育器放置 一、适应症 1、育龄妇女自愿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IUD)且无禁忌症者。 2、用于紧急避孕,更适于愿继续以宫内节育器作为避孕且无禁忌症者。 二、禁忌症 1、绝对禁忌症 (1)妊娠或妊娠可疑者。 (2)生殖器官炎症,如阴道炎、急性或亚急性宫颈炎、急慢性盆腔炎、性传播性疾病等,未经治疗及未治愈者。 (3)3个月以内有月经频发、月经过多(左炔诺孕酮-IUD除外)或不规则阴道出血者。 (4)子宫颈内口过松、重度撕裂(铜固定式IUD除外)及重度狭窄者。 (5)子宫脱垂Ⅱ°以上者。 (6)生殖器官畸形,如子宫纵膈、双角子宫、双子宫。 (7)子宫腔深度小于5.5cm或大于9cm者(人工流产时、剖宫产后、正常产后和有剖宫产史者放置及铜固定式IUD例外)。 (8)人工流产后子宫收缩不良、出血多,有妊娠组织物残留或感染可能者。 (9)产时或剖宫产时胎盘娩出后放置,有潜在感染或出血可能者。 (10)有各咱较严重的全身急、慢性疾患。 (11)有铜过敏史者,不能放置含铜宫内节育器。 2、相对禁忌症 (1)产后42天后,如恶露未净或会阴伤口未愈者,应暂缓放置。 (2)葡萄胎史未满2年者慎用。 (3)有严重痛经者慎用(左炔诺孕酮—IUD及含消炎病IUD除外)。 (4)生殖器官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慎用。 (5)中度贫血,Hb<90g/L者慎用(左炔诺孕酮—IUD及含消炎痛IUD除外)。 (6)有异位妊娠史者慎用。 三、放置时间 1、月经期第3天起至月经干净后7天内均可放置,以月经干净后3~7天为最佳。 2、月经延期或哺乳期闭经者,应在排除妊娠后放置。 3、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和钳刮术后、中期妊娠引产流产后24小时内清宫术后可即时放置。 4、自然流产正常转经后、药物流产两次正常月经后放置。 5、产后42天恶露已净,会阴伤口已愈合,子宫恢复正常者。 6、剖宫产6个月后放置。 7、剖宫产或阴道正常分娩胎盘娩出后即时放置。 8、用于紧急避孕,在无保护性房事后5天内放置。 四、放置宫内节育器 1、宫内节育器的副反应 (1)出血 支撑力较高或与子宫内膜接触面较广的节育器易致出血。常发生于放置节育器后1年内,尤其是最初3个月内。表现为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周期中点滴出血。节育器的机械性压迫引起子宫内膜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释放大量前列腺素、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激肽等物质,使血管渗透性增加、纤溶系统活性增加,从而导致月经过多。 月经过多者应补充铁剂,并选用①氟灭酸0.2g,每日服3次,共3~5日。氟灭酸为环氧化酶抑制剂,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②止血环酸1~2g,每日服3次,共3~5日。此为抗纤溶蛋白制剂,活性比6-氨基己酸略强。按以上治疗2~3个周期仍未见效者,可能为节育器本身问题,应考虑更换节育器或改用其他节育措施。 (2)腰酸腹坠 节育器若与宫腔大小或形态不符,可引起子宫过度收缩而致腰酸或下腹坠胀。 2、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 (1)感染 宫内节育器并发盆腔炎症可因放置时无菌操作不严或因节育器尾丝导致上行性感染。若生殖道本身存在感染灶,更易因放置节育器促使感染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病原体除一般细菌外,厌氧菌、衣原体尤其放线菌感染占重要地位。一旦发生感染,应立即取出节育器,并用抗生素积极治疗。 (2)节育器嵌顿 由于节育器放置时损伤宫壁引起,也可由于所选用的节育器过大或具尖端部分,放置后引起损伤,致部分器体嵌入子宫肌壁。一经诊断应及时取出。术前注意选择与宫腔大小相适应的节育器,放置时提高操作技能可预防发生。 (3)节育器异位 发生率极低,但危害性大。多由于操作不当,戳穿子宫壁,将节育器放置于子宫外。若子宫位置检查有错误,易从子宫峡部穿孔;子宫大小检查错误时,易穿孔子宫两角部。哺乳期子宫薄而软,术时甚易穿孔。节育器可异位至腹腔、阔韧带、直肠子宫陷凹等处。术时查清子宫位置和大小可预防发生。节育器异位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因早孕就诊,通常在随诊时发现阴道内尾丝缩短或消失,取环时探针或取环钩不能解及节育器。为明确诊断可采用B超、X线检查,或宫腔内置一探针,然后变动体位再作影像学检查比较,必要时作腹腔镜、子宫镜检查。确诊节育器异位后,应根据其所在部位,经腹(包括腹腔镜)或经阴道将节育器取出。适宜绝育者同时行输卵管结扎术。 3、宫内节育器的脱落与带器妊娠 (1)脱落 放器时操作不规范,器未放至子宫底部,或节育器与宫腔大小、形态不符,均能引起子宫收缩促使器的排出。节育器制作 的材料支撑力过小也易脱落。多发生于带器后第一年,约半数发生于前3个月,且常在月经期脱落。有时带器者并未察觉节育器已脱落,直到妊娠后方发现,因此放器后第一年内应定期随访。 (2)带器妊娠 由于节育器未放置到子宫底部,而此处可供囊胚着床;节育器型号偏大时刺激宫缩使器的位置下移,型号偏小则使节育器降至宫腔下部;双子宫时,节育器只放入一侧宫腔;哺乳期因子宫小放入小号器,哺乳终止后子宫恢复原来大小,节育器相对较小;节育器嵌顿于肌壁或异位于盆腔或腹腔等情况,均可导致带器妊娠。带器妊娠时易致自然流产,若未发生应人工终止。节育器能有效地防止宫内妊娠,却无防止宫外妊娠能力,但多数资料认为节育器的应用并不增加异位妊娠的自然发生率。
第二节 宫内节育器取出 一、适应症 1、因副反应或并发症需取出者。 2、带器妊娠者(包括带器宫内妊娠或异位妊娠)。 3、要求改用其他避孕方法或绝育者。 4、围绝经期月经紊乱、闭经半年以上者。 5、到期根据实情需要更换者。 6、计划妊娠或不需继续避孕者。 二、禁忌症 1、全身情况不良或处于疾病急性期者暂不取,待好转后再取。 2、并发生殖道炎症时,需在抗感染治疗后再取节育器,情况严重者可在积极抗感染的同时取出节育器。 三、取出时间 1、以月经干净后7天内为宜。 2、如因子宫出血而需取出者,则随时可取,并酌情同时作诊断性刮宫,乔出物应送症理检查。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 3、月经失调者,也可以经前取节育器,并作诊断性刮宫,同时取内膜关病理检查。 4、因带器早期妊娠需做人工流产者,应取出节育器,可根据节育器所在部位,先取出节育器后吸宫或先吸宫后取出节育器。带节育器中、晚期妊娠应在胎儿、胎盘娩出时检查IUD是否随之排出,如未排出者,可在产后3月或转经后再取出节育器。 5、带节育器异位妊娠,应在术后出院前取出节育器。并发内出血、失血性休克者可在下次转经后取出。 6、更换IUD者,可在取出IUD后立即另换一个新IUD(因症取出除外),或于取出后待正常转经后再放置。
第三节 输精管结扎术 一、适应症 已婚男子自愿要求输精管结扎术而无禁忌症者。 二、禁忌症 1、出血性疾病、精神病、明显神经症、各种疾病急性期和其他严重慢性病。 2、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如阴囊炎症、湿疹、淋巴水肿等尚未治愈。 3、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严重的精索静脉曲张等阴囊内疾病。但如受术者同意可在手术治疗上述疾病时行输精管结扎术。 4、性功能障碍。 三、术后并发症 1、出血。 2、感染。 3、痛性结节 术后观察2小时,检查局部无出血等异常情况,方可离去,告之受术者注意事项:术后1周内不喝酒,避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洗澡,2周内不宜房事。随诊:如伤口有出血,阴囊肿大或疼痛,发热时必须及时就诊。
第四节 输卵管结扎术 一、适应症 1、已婚妇女自愿要求输卵管结扎术而无禁忌症。 2、因某种疾病如心脏病、肾脏病、严重遗传病等不宜妊娠者。 二、禁忌症 1、有感染情况,如腹部皮肤感染、产时产后感染、盆腔炎等。 2、全身情况虚弱,不能经受手术者,如产后出血、贫血、休克、心力衰竭和其他疾患的急性阶段。 3、24小时内测量体温两次间隔4小时,均在37.5℃以上者,应暂缓。 4、严重的神经官能症者。 三、手术时间 1、以月经后3~7天为宜,应尽量避免在排卵后或月经期进行。 2、分娩后、中期妊娠引产流产后、人流后(不适用银夹法)。 3、自然流产正常转经后、药物流产两次正常月经后。 4、哺乳期闭经排除妊娠后。 5、取出宫内节育器后。 6、剖宫产、小剖宫产或其他开腹手术(有感染可能的手术除外)同时。 7、妊娠或带节育器要求绝育,必须先终止妊娠或取出节育器,然后进行输卵管结扎。 四、术后并发症 一般不易发生,多系操作粗暴、未按常规进行所致。 1、出血、血肿:可因过度牵拉、钳夹而损伤输卵管或其系膜造成,或因创面血管未结扎或结扎不紧引起腹腔内积血或血肿。 2、感染:体内原有感染灶未行处理,如牙龈、鼻咽、盆腔器官等,致术后创面发生内源性感染。手术器械、敷料消毒不严或手术操作无菌观念不强,均可导致外源性感染。 3、脏器损伤:如膀胱、肠管等损伤,多因解剖关系辨认不清或操作粗暴所致。 4、绝育失败:手术失败以致再孕可因绝育措施本身缺陷,也可因施术时技术误差引起。其结果多发生宫内妊娠,尚需警惕可能形成输卵管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