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展后续审计,增强审计监督效果

开展后续审计,增强审计监督效果

开展后续审计,增强审计监督效果
后续审计是指在内部审计报告送达后一定时间内,内部审计机
构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效果
而实施的跟踪审计。在审计实践中,由于内部审计的地位和职能定位
不够清晰,其实施效果及作用主要取决于领导重视的程度,需进一步
规范。审计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往往不能引起被审单位足够的重
视,导致整改不彻底。为维护审计报告的严肃性,确保审计意见落实
到位,内部审计应该开展后续审计,强化审计监督效果。
一、后续审计的特点
(一)时效性强:后续审计一般安排在审计报告结束后一段时间
内进行。其主要原因,一方面被审计单位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自检、
整改;另一方面对个别需要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或上级领导帮助解决的
问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整改到位。但后续审计的时间距
离审计报告结束又不易太久,若不及时督促整改被审计单位相关责任
人调离岗位,容易造成推诿扯皮、整改不彻底的现象出现。
(二)目标明确:后续审计的重点和范围,一般只限于上次审计
结论所涉及的内容,目标清晰,针对性较强。
(三)效果突出:后续审计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
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管理者切实采取措施,纠正错误,而不是敷衍了事。
它是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工作成果得到确实转化的重要举
措。
二、后续审计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
后续审计既是对审计人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的准确性及整改
的可行性进行验证,也是对审计人员沟通、专业判断能力的一次检阅。
同时,后续审计结果也是对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实行绩效考评的有效依
据,有助于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有利于帮助审计人员总结经验、
改进不足,提高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质量水平。
(二)有利于维护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实施后续审计,可以促使审计处理意见和建议在被审计单位得到
正确落实和采纳,使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实现,体现内部审
计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后续审计可以保持审计监督的连续
性,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对于维护审计决
定的严肃性,增强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正确处理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内部审计坚持监督与服务并举的宗旨,当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遇
到设备投入、人员配备不足等实际困难时,内审机构利用其独立性、
专业性,协助被审计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通过加强协调沟通,
促使问题得以尽快解决,从而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
(四)后续审计是审计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后续审计的主要任务包括建立后续审计制度、跟踪审计意见、决
定和建议的落实以及建立审计项目档案的责任制度等,并确定相应的
质量管理责任。后续审计是内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程序,是审计
质量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对于审计机构制度建设和风险预警、确保
审计程序的完整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后续审计应注意的事项
(一)有选择性地将后续审计列入年度项目计划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审计领域不断拓宽,但
不是所有的内部审计项目都应该实施后续审计,应根据审计事项的性
质及风险大小来确定后续审计的范围。例如:合离任审计具有一次性
审计的特点,审计结束时对被审计对象已经做出综合评价,通常这部
分审计项目无需进行后续审计。
(二)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
后续审计的对象通常是问题多或者问题少但性质严重的被审计
单位。审计过程中,需要抓住重要环节、关键时点开展审计。根据成
本效益原则,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对于偶发事件或无重大影响的
问题,仅做口头询问督查即可,而涉及到内部控制失控、影响生产经
营和违法违纪现象等严重问题时,需要书面和现场核查处理结果,确
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三)审计人员的配备
后续审计时,需要对主审进行轮岗更换,利用后续跟踪审计的机
会,重新审视当初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是否恰当,避免受习惯性思
维和惯性的影响使后续审计流于形式。这既是对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
考察,也是审计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四、后续跟踪审计的步骤和方法
(一)计划阶段要求被审计单位反馈整改意见
根据审计计划的安排,结合被审计单位整改的复杂程度,由审计
机构统一编制整改方案,做到一问题一方案,将存在问题、整改关键
环节进行分类,根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间、整改措施、整改配合部
门及不能整改原因等内容详细填报,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反馈。
(二)实施阶段注重审计技巧的灵活运用
首先,对已经整改问题采用逆查法。例如:对财务账务处理错误
的问题,根据反馈的整改方案,直接对调整会计凭证进行核对即可;
其次,对内部管理控制方面存在问题,进行现场数据追踪和实地检查
记录资料等方法,检查措施是否到位;最后,对落实有困难的问题,
采用座谈的方式,必要时,邀请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参加,
了解相关情况,并通过充分交流获得其支持和帮助,促使问题得到妥
善解决。对于受客观因素限制,确定无法解决的问题,要作详细记录,
避免日后审计重复提及,力求审计工作有创新、有突破。
(三)提交后续审计报告
后续审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使管理层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整改
后的现状,提高审计结果的透明度,明确审计责任,有效地防范审计
风险。后续审计中的审计发现、风险重估结果、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
况都可以列示在后续审计报告中。
凡事要“有始有终”,审计工作也不例外。在审计实践中应切实重
视后续审计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服务职能,根据审计对
象的具体特点,实施完整、高效的后续审计程序,以体现审计工作的
完整性,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后续审计》.
2005.
[2]刘润洁.《浅析内部审计的后续审计》.中国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