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宏观科技管理体系比较研究(法国)解读

国外宏观科技管理体系比较研究(法国)解读

国外宏观科技管理体系比较研究(法国)/hcweb/main_newslist.asp?id=5984法国的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有非常明显的特色,国家对科技发展一度曾起到深层次干预的作用,即科技发展中计划色彩很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法国推出了许多改革措施,法国的体系逐渐欧洲化了。

一、法国科研管理体制演变的沿革20世纪初以来,法国的科研管理体制(从第三共和国时期的科研经费管理处发展为设立研技部)在历届政府执政期间均有所变动,大致分三个阶段[1]。

1、萌芽(1901—1938年)早在1901年7月14日,政府通过了一项法令,规定建立科研经费管理处,用于帮助科学家装备实验室;1915年成立了国防事务发明局;1917年,政府任命儒勒?路易?布雷东为发明创造副国务秘书;1922年12月29日,政府通过了成立国家科研与发明局的法令;1930年设立了国家科学基金,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奖学金。

该机构还首次创立了专业职称制,即现在仍在沿用的主管研究员(相当于副研)和主任研究员;1936年春,在政府内设立了科学研究副国务秘书,从此,科学家和学者开始走上政治领导岗位。

2、起步(1938—1981年)1938年5月24日,设立科研协调高级委员会,负责协调整个研究与学术活动,同时创建应用科研中心;1939年10月19日,建立国家科研中心,其宗旨是动员全国科技界向科学进军;1954年6月19日,设立了科研与技术进步国务秘书,并针对当时的舆论压力明确宣称法兰西共和国非常需要专家。

这是二战后(第四共和国时期)第一届政府重新发挥科研领导机构作用、重视和支持科研与人才;1954年9月14日,成立科研高级理事会;1956年2月1日,乔治?吉耶被任命为主持科学研究与原子能委员会的国务秘书;1956年11月1-3日,在岗城召开的为期三天的全国科学讨论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总的规划、汇集了科技界人士的建议,开启发了大学对科学研究的思考,特别是为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增加法国未来科研人员数量打下了基础。

结果,从1956年至1965年的10年间,大学生人数增加了一倍;1958年11月28日,戴高乐执政时(第五共和国时期)的政府为了迎接战后工业竞争的挑战,决定设立科技研究部级委员会和科技研究咨询委员会;1959年1月7日,政府创立空间研究委员会;1959年12月9日设立了科研发展基金,并成立研究协调活动委员会;1961年4月8日正式成立科学技术研究总局;1961年5月31日颁布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协调行动规划法;1962年4月14日加斯乐?帕勒斯基被任命为负责科研与原子能和空间事务的国务部长(59年至74年间还任命有9位负责科研的部长);1974年6月14日,蓬皮杜政府执政时期,把科研部并入工业部,米歇尔?道纳诺被任命为工业与研究部长;1977年3月30日,德斯坦执政的后期,雅克?苏蒂叶,然后是皮埃尔?埃格兰(1978年4月6日)先后任总理的国务秘书,专门负责研究事务,恢复了科技工作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

3、发展(1981年—至今)1981年社会党政府上台后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政府响亮提出“振兴科技,摆脱危机”的口号,并于1981年7月28日任命让?皮埃尔?什维纳芒(后任国防部长)为国务部长和研技部长。

这使法国历史上首次有了研技部:1982年1月13日—13-16日,在进行了全国范围的科研与技术大讨论的基础上,7月15日通过并诞生了法国第一部《科技指导与规划法》。

同年,又将1958年设立的科技研究咨询委员会改名为科研与技术高级理事会;1982年6月29日,研技部与工业部合并为研究与工业部;1983年3月30日,研究与工业部改为工业与研究部;1984年8月2日,社会党政府再次改组,设立工业调整与外贸部,再次恢复研技部的建制;1985年7月17日,在法国总统密特朗倡议下,研技部长居里安和外长杜马主持,欧洲十八国的科技部长、外长和欧共体代表在巴黎开会,一致通过欧洲“尤里卡”计划;1985年12月23日,政府通过制定研究发展的三年计划法(或称第二部科技规划与指导法);1986年3月的立法选举导致出现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左派总统(密特朗)和右派总理(希拉克)“共治”的局面,希拉克政府撤消了研技部,将其纳入国民教育部,阿兰?德瓦盖和雅克?瓦拉德(1987年1月20日)先后任该部负责研究与高等教育的部长级代表;1988年5月的总统选举,密特朗赢得选举,任命社会党人罗卡尔组阁,政府内重新设研技部,原社会党法比尤斯政府的研技部长居里安再次主管研技部;1991年5月15日,居里安继续出任研技部长;1992年4月2日,居里安任研究与空间部长;1993年3月30日,右派政府设高等教育与研究部,费雄任部长;1995年5月18日,弗朗索瓦?贝鲁出任国民教育、高等教育与研究部长,伊丽沙白?迪富尔和弗朗索瓦?奥贝尔(1995年11月7日)先后任研究国务秘书;1997年6月4日,地球物理学和化学家阿莱格尔出任国民教育与研技部长;2000年3月27日,社会党政府改组,国民教育与研技部分解为研究部和国民教育部,斯瓦森伯格教授就任研究部长。

2002年5月7日,吕克?费里出任青年、国民教育与研究部长,弗朗索瓦?洛斯任高等教育与研究部长级代表;同年6月17日,吕克?费里再次出任青年、国民教育与研究部长,克洛迪?埃涅蕾女士任研究与新技术部长级代表。

从一个世纪以来法国科技主管部门的演变情况分析,法国科研管理体系的发展有以下趋势:社会党政府趋向于科研与技术工作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而右派政府则乐于把它与工业或国民教育、青年等部门结合;不管右派抑或左派政府如何设立科技主管部门,但努力通过研究与开发和技术创新工作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初衷都是一致的;随着科技主管部门的变动和变化,它们在历届政府内的作用和地位总是在不断加强。

二、研技部机构设置及各部门工作职能2002年6月17日,克洛迪?埃涅蕾女士任研究与新技术部长级代表(以下简称研技部长),全面负责全国科技工作。

研技部设有部长办公厅、研究总司、技术总司和宣传司。

另外,还有国民教育部门共管行政司等机构。

详情见图1。

图1研技部组织机构设置研技部的主要任务是:协调科研和教育两方面的工作,以战略眼光进行科学与教育的宏观管理和运行调控,赋予高等教育部门和科研机构更大的自主权;对高等教育和科技工作进行审查和评价;保证全国科技政策的及时制定和协调。

法国政府的其他有关部门,如产业邮电通信部、环境部、外交部、农业部、住宅交通旅游部、经济财政部、社会健康部、内政部、国防部等部门,或直接参与所辖领域科研机构的管理,或与教研部共同管理这些机构。

此外,行业协会也是法国科技管理的重要部门。

这是一个半官方的、对企业科技工作进行管理的部门。

他们负责组织协调行业的研究中心、实验室和企业的科研工作,并向行业发展提供经费。

经费主要来自向会员企业征收的会费。

政府还设立了地区研究与技术代表处,以协调地方的科技工作。

研技部长2002年7月12日颁布的2002—959和981号政令明确了研技部长的权限:会同相关部长负责提出和实施政府在研究和技术领域的政策;主管航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负责编制国家民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预算法草案,其他相关部长则向研技部长提供分管领域所需研究经费的建议;参加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工作;相关部长一起拟定并实施政府支持信息与通信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的政策,并按照法令条例负责管辖其权限范围内的公共机构;为了行使其权限,研技部长主管研究总司、技术总司和宣传司。

按照1997年12月15日的政令,必要时研技部长可调配高等教育总司、计划与发展司、教员司、行政和技术人员与干部编制司、财务司、行政司、法律事务司、国际关系与合作司、宣传事务处、国民教育总监、国民教育与研究行政总监及图书馆总监等。

为了实施其在信息与通信新技术领域的职权,研技部长负责公用微型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方面的部际任务和主持信息技术战略理事会。

研技部长还可要求媒体发展司和政府部门信息与通信技术战略理事会。

研技部长还可要求媒体发展司和政府部门信息与通信技术署协助。

研技部长重点管理科研与技术高级理事会并兼任主席,还管辖国家科学理事会、国家人文与社会科学协调理事会。

人文与社会科学数据审查委员会由负责经济、就业、国民教育、研技部等部长共同管理。

部长办公厅现任厅长由大学教授担任(负责全面工作),现任副厅长由一名国民教育与研究行政总监担任。

厅下设办公室主任(行政中心主要专员)和部长事务主管(分管可持续发展研究)各一名,办公厅设十一名技术顾问,分别管理科研机构与大学部门事务、预算事务、生命科学和健康与生物伦理、其他事务顾问、人文与社会科学和科学与社会关系、与议会联系、新技术、外事与欧洲事务、宣传与新闻事务、空间与能源事务、创新和技术推广与转让。

研究总司设司长(负责全面工作)、副司长和司长顾问各一名。

研究总司的主要职责[2]:制定科研、研究人员培训和就业的政策,并监督这些政策的实施;确保对从事基础研究的部属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和博士培训的高等教育部门、高等师范学院和海外法国学校的管理;与政府有关部门协商编制民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预算经费;采取与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部门签署合同的办法分配科研经费,管理来自“国家科学基金”的投资;管理博士研究机构和资金;督促部属部门和相关博物馆贯彻实施文化和科技信息传播政策;关注妇女的同等待遇,并加强妇女在科研与职业生涯中的地位;实施为完成上述职能所需的科研协调、评估和鉴定程序和手段。

研究总司下设7个部门:(1)学科部由顾问领导:数学和信息与通信科技部(顾问+4人),物理、化学与工程科学部(顾问+4人),地学、宇宙与环境科学部(顾问+3人),生命科学、生物学与医学部(顾问+5人,另设基因组和艾滋病一疟疾项目主管各一人),人文与社会科学部(两名顾问+4人,另设认知科学、劳动和城市项目主管各一人);另外,特大型基础设施室主管一人;激励协作行动计划室主管一人。

共计六名顾问、7名项目与室主管和二十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科研进展的预测分析工作,提出新方向,协调科研机构和部门(如图1所所示)的整体行动。

制定和管理项目与激励协调行动计划。

发放国家科学基金的经费,通过激励协作行动计划和项目引导和加强优先领域的基础研究,旨在强化和完善由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部门进行的研究工作。

(2)项目主管处:设宣传主管1人(缺),计算机网络中心、欧洲事务、科学指标、发展研究、国际关系等各设主管1人。

(3)科研机构与研究政策协调处(处长1人,下设体制与科研就业、科研机构、民用研发预算与项目经费、国际关系等四个办公室)。

负责协调管理直属科研机构的工作,将经费措施和人员编制及时通知有关科研机构;协调编制有关科研与技术开发年度报告;与技术总司共同起草科研方面与机构或程序有关的法律文件、规定和协约;与国际关系与合作司一道共同跟踪国际科研合作行动;掌管来自国家科学基金的资金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