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露目圜凰 肝源性糖尿病20例临床分析 董宏丽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肝病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诊 断及治疗。方法20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全部进行血常规、血 糖、肝功能、肾功能、肝炎病毒学标志的检测和超声检查,部分 患者行胰岛索释放试验。对检查与诊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16例,慢性肝炎并发肝源性糖尿病 3例,肝癌并发肝源性糖尿病1例。18例好转(91.5%),死亡 2例(8.5%)。结论肝源性糖尿病多继发于肝硬化,在积极保 肝治疗的同时,予以饮食控制,避免应用高渗糖、激素、噻嗪类 利尿剂,并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预后较好。 【关键词】肝硬化 胰岛素抵抗 肝源性糖尿病诊断 治疗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慢性肝病肝实质损害导致糖耐量减低, 部分患者最终发展成糖尿病l1_,临床表现以高血糖、葡萄糖耐量 减低为特征。我们对2005年1月一2010年1月收治的20例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病例中,男13例,女7例,年 龄33岁一71岁,平均年龄50.7岁;病程6个月 24年。20例中 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l6例,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12例, 酒精性肝硬化2例,2例肝硬化原因不明;慢性肝炎并发肝源 性糖尿病3例;肝癌并发肝源性糖尿病1例。 1.2临床表现以肝病症状为主,如食欲减退、腹胀、乏 力等,约1/4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并发症以肝硬化并发 症多见,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糖尿病并发症少见,糖 尿病。肾病1例,无1例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3诊断标准病毒性肝炎诊断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 炎防治方案》标准[21。肝源性糖尿病以美国糖尿病学会1997年 诊断标准为依据:①肝病发生在糖尿病之前或同时发生;②排 除原发性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以及垂体、肾上腺、甲状 腺等疾病所弓l起的继发性糖尿病;③有肝病的临床表现及生化 检查异常;④血糖高,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糖尿病诊 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⑤ 排除利尿剂、糖皮质激素、降压药、避孕药等药物引起的糖代谢 紊乱;⑥胰岛素释放试验显示,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偏高,餐后 胰岛素反应不良或反应延迟;血清c肽释放试验一般正常或下 降,c肽与胰岛素的比值明显减少;⑦血糖和糖耐量的好转或 恶化与肝功能的改变相关。 作者简介:董宏丽,女,41岁,本科学历,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副 主任医师。E—ma.1:yanghua608@1 26.com 698 1.4实验室检查20例患者中表面抗原阳性12例,抗丙 型肝炎抗体阳性1例,天冬氨酸转氨酶42—748 U/L,平均 137 U/L;丙氨酸转氨酶41—697 U/L,平均153 U/L;总胆红素 19.2~203 IXmol/L,平均32.6 mollL;白蛋白21~38 g,L,平均 22 g/L.空腹血糖7.0~11.1 mmo]]L者6例,11.2 13.9 mmol/L者 6例,>13.9 mmol/L者6例,有2例入院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 h 血糖>11.1 mmol/L.8例行胰岛素释放试验,其中空腹胰岛素 >15 U/mL 4例(参考范围:5—15 U/mL),餐后2 h胰岛素 >60 txU/mL者6例(参考范围:3-60 U/mL)。 1.5治疗方法20例患者均在保肝、降酶、退黄等综合治 疗的同时,给予糖尿病饮食,避免静脉输注高渗糖,避免应用激 素、噻嗪类利尿剂,其中17例予以胰岛素控制血糖,3例予以 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 2结果 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反应1例,多在清晨和夜间发生,经 减少胰岛素剂量及睡前加餐后症状好转。2例患者死亡,其中 慢性重型肝炎1例,肝癌1例;18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血糖得 到稳定的控制。 3讨论 肝脏是调节体内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各种肝脏疾病均可使 肝脏受损,可以引起机体的糖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糖耐量减退 或糖尿病。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常并发糖代谢紊乱,约 有50%~80%的慢性肝病患者有糖耐量异常,其中20%~30%发 展为糖尿瘸 。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有明显的胰岛素分泌异常 及胰岛素抵抗,易并发肝源性糖尿病[41。本组20例患者有8例 行胰岛素释放试验,其中空腹胰岛素升高4例,餐后2 h胰岛 素升高6例,证明肝源性糖尿病发病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 血症有关。肝性糖尿病以隐性糖尿病多见,临床表现以肝病为 主,典型的“三多”症状多不明显 ,同时糖尿病神经及血管并 发症的发生率也较2型糖尿病低,临床易被误诊,应引起临床 医师的高度重视。凡属肝病患者应定期复查空腹血糖,必要时 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肝源性糖尿病原发病灶 在肝脏,故积极治疗肝病是防治肝源性糖尿病的关键,对于糖 尿病的治疗主要以饮食控制为主,通过饮食不能控制血糖时及 时加用胰岛素,对于是否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尚有争议。多数研 究认为尽量避免口服降糖药,主要是因为多数药物存在肝损 害[7-91,应尽量早用胰岛素[10,111,但对较轻的患者可口服d一葡萄 糖苷酶抑制剂。本组患者均在保肝、降酶、退黄等综合治疗的同 时给予糖尿病饮食,避免静脉输注高渗糖,避免应用激素、噻嗪 类利尿剂,其中l7例予以胰岛素控制血糖,3例予以口服降糖 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第1
5卷8月上旬刊 ■墒回国密图 药控制血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的患者中有1例服用二甲双 胍,其余口服阿卡波糖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只要早期发现、早期 治疗大多数预后是良好的。本组资料显示,通过保肝、降酶、退 黄等治疗的同时给予糖尿病饮食,避免静脉输注高渗糖,避免 应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结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 等综合治疗,其治愈及好转率可达90%以上,少数难以控制,最 终因合并症死亡。 4结论 肝功能异常可引起机体糖代谢异常,甚至出现糖耐量减退 或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多发生于肝硬化,以隐『生糖尿病多见, 临床表现以肝病为主,典型的“三多”症状多不明显,在保肝、降 酶、退黄等治疗的同时,给予糖尿病饮食,避免静脉输注高渗 糖,避免应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结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 制血糖等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参考文献 [1]姚光弼.临床肝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40— 743.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 治方案叨.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324—329. 『313 李月娥.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3, 19(6):614—615. 【4】丁百静,徐章,王文峰,等.慢性肝病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易患因素 分析 临床荟萃,2007,22(4):234—236. 【5]张霞,沈薇,沈鼎明.肝病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华肝 脏病杂志,2006,14(4):289—292. 16l6 甄宝怡,王强.慢性肝病患者葡萄糖耐量受损的临床研究叭现代医 院,2008,8(8):38—39. [7]郭锡明,陈建荣.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JJ_实用I临床医学, 2006.7(5):49—50. 【8]刘春华,马保风,王晓彬.肝源性糖尿病40例临床特点及治疗分 析 实用肝脏病杂志,2005,8(5):302—303. [9]贺爱辉,张少华,杨趋云,等.108例肝源性糖尿病临床分析【J].现代 医药卫生,2006,22(13):1931-1933. [10】张毅,许东发,陈艺.肝源性糖尿病69例临床分析[J]_实用医技杂 志,2005,12(8):1047. [11]张义红,张义卫.慢性肝病并发肝性糖尿病的f 床分析[J]_实用肝 脏病杂志,2005,8(5):291—292. (收稿日期:2011-03—15) 北京市顺义区体检人员高尿酸血症调查 李 丽 赵学刚 刘晓敏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101300)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健康体检人员高尿 酸血症的患病情况,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性别、肥胖、高脂血症、 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关系。方法分析北京市顺 义区参加体检的785名22岁-67岁人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 况。结果785名体检人员中患高尿酸血症77例,总患病率为 9.81%;男性患病51例,患病率为12.23%;女性患病26例,患病 率为7.07%: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73:1.男性平均患病年龄 40.3岁,女性平均患病年龄58_7岁。男性高尿酸血症的血尿酸水 平为(480.23±60.87) mol/L,女性高尿酸血症的血尿酸水平为 (415.56±55.74) mol/L.结论 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增 高,已成为体检人群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且患病年龄提前,男性 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明显 升高。应当关注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生活、饮食习惯,对其进行合 理的健康宣教并适时地予以监督并加以指导。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体检 高血压糖尿病 高脂 血症肥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发 病率逐年升高,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代谢处于平衡状态,由于 环境或遗传因素造成生理和病理反应导致尿酸代谢平衡失调, 作者简介:李丽,女,29岁,本科学历,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师。 E-mail:Ulyking2001@sohu.com 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近年来研究表明,人群的血尿酸水平正 逐年升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1,我国也有一些高尿 酸血症发病情况调查,但各地人群及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导 致报道有一定的差异。现就北京市顺义区体检人群的高尿酸血 症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北京市顺义区医院785名健康体检人员。 1.2方法体检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职业、文化程度、高 尿酸血症家族史、体重、身高、血压、饮食习惯、饮酒、服药情况 等。抽取静脉血2 mL,离心取血清,测定尿酸、血糖、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1.3诊断标准高尿酸血症参照临床诊断标准:男性> 7 mg,dL(417 IXmol/L),女性>6 m ̄dL(357 tool/L)。高血压:血 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糖尿病:空腹血 糖≥7.0 mmo]/L和(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高脂血 症:高胆固醇血症为血清胆固醇(TC)>15.2 mmol/L,高甘油三 酯血症为血清甘油三酯(TG)>I.7 retoo1]L,高脂血症指Tc或 TG有1项或2项超过以上标准者。体重指数(BMI)= 体重(kg)/[身高(m)12,BMI:<24为正常,24~28为超重,I>28为 肥胖121。 1.4统计学方法采用 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第1
5卷8月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