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讨论・ 北方蚕业 2013,34(2) 39
柞蚕区脓病蚕发生后的技术处理措施
逢玉军 李明堂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辽宁凤城 118100)
摘要 概述了柞蚕场中脓病蚕的发生形式和危害程度,提出了四五龄期和移蚕保蚕过程中对脓病蚕的技
术处理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 柞蚕场脓病蚕处理方法
柞蚕脓病病症有水眠子、半蜕皮、嫩起子、黄
烂皮、老虎斑、里倒山、油烂茧7种不同的表现形
态,病原同为NPV多角体病毒,脓病的这些病症 出现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是由感染病毒的时 期不同所致。但这些病死蚕如果处理不当,对养 蚕的负面影响却是一致的。通常蚕农在养蚕过程 中,比较注重卵面消毒工作,而对发生在蚕场中的 脓病病死蚕却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往往发现病死 蚕后只是听之任之,不做任何处理,即便是有处理 的,也只是把病死蚕从树上拿下来后又随手扔在 蚕场中。这就给下次养蚕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研 究表明:柞蚕脓病病原可以在蚕场中存活2年以 上,脓病病死蚕一般会落在柞树枝干上或柞墩中, 落在柞墩中的病死蚕由于受到枝叶和雪的保护, 自然死亡率很低,极具感染力。下次养蚕时如果 采取根部撒蚕法,就很容易发生“里倒山”现象,这 时,即使养蚕者前期工作做得再好,也会前功尽 弃。那么,该如何做好蚕场中的脓病蚕的处理呢? l 四龄前期脓病蚕发生后的技术处理 此期的病蚕多因消毒不彻底或消毒后再感染 引起,具有潜伏期长、感染面积大和危害重的特 点,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大量减产。因此,发现 病蚕后要立即把蚕匀开,采用稀放法扩大蚕座面 积,减小蚕儿密度。对病死蚕要连同柞树叶片一 同小心剪下,切勿碰破体皮,对于在同一叶片上的 健蚕和病蚕,要先将健蚕小心移除后再剪下病蚕。 病蚕集中到塑料桶或塑料袋中深埋地下70 cm, 并撒上生石灰做无害化处理。 2 五龄期脓病蚕发生后的技术处理 此期病蚕体型较大,但体皮较薄,经轻微触碰
就容易发生体皮破裂,造成感染。因此,此期要在
坚持场中巡查的前提下,发现病蚕要立即连同枝
叶轻轻剪下,一旦不慎碰破体皮,必须把病蚕体液
污染的健蚕、枝条和叶片一同剪下后深埋地下或
集中烧毁。病蚕体液污染的衣物要经过清洗消毒
后再用。
3 匀蚕和移蚕过程中发现脓病蚕后的技术处理
在匀蚕和移蚕过程中误将脓病蚕抓人筐中是
很常见的,这是由于有的脓病蚕处于发病初中期,
血液稍见浑浊,体壁略显肿胀,造成养蚕者疏忽或
雇用的抓蚕工根本不能辨认所致。这种病蚕在蚕
筐中经过挤压后体皮就容易破碎,对健蚕造成感
染。这时,要对病蚕污染的健蚕一同按病蚕处理,
不可再行饲养,以减少传染,装过病蚕的蚕筐要消
毒后再用。手在接触病蚕后必须经过清洗擦干后
才能进行撒蚕操作。
4 灭蛆保蚕过程中发现脓病蚕后的技术处理
在使用灭蚕蝇三号或灭蚕蝇四号浸蚕灭蛆的
过程中,由于蚕在进入药液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
挤压,极容易把脓病蚕体壁挤破,污染健蚕和药
液,而操作者却浑然不知,只能通过撒蚕人发现,
但这时污染已成定势。遇到这种情况时,撒蚕人
要及时向浸药人报告,并立即停止浸蚕操作。被
污染的药液必须立即深埋地下。浸药器具必须更
换,不可简单处理后再用。病蚕污染的窝茧区域
收稿日期:2Ol 3-03 28
作者简介:逄玉军(1962),男,大专,助理研究员,从事柞蚕良种繁育工作。
40 北方蚕业2013,34(3) ・技术讨论・
要严格做好标识,坚持定期巡查,发现病死蚕及时
妥善处理,以免扩大传染。
5蚕场中的油烂茧处理方式
在摘茧时发现的油烂茧大多为脓病的死蚕或
死蛹,由于摘茧用力较大,造成死蚕或死蛹体壁破 裂后脓汁渗透至茧外,遇到这种情况时不可把油 烂茧放弃于树上或摘后丢人蚕场中,而是要把这 类茧摘下单独装在塑料袋中,另行出售或销毁。 6脓病蚕污染过的蚕场处理和健蚕保护 柞蚕场残留脓病病原NPV多角体病毒是经 常发生的,这类病原物的灭活取决于光照、温度和 湿度,蚕场被污染后,如果这类病毒不能够处于长 期紫外线照射或高温干旱环境条件,那么,感染就 会进一步加剧。因此,出现这类情况时可在4月 初用生石灰粉末撒于蚕场内消毒,也可采用0.5 氢氧化钠溶液做树冠喷雾消毒,以叶面湿润至药
液下滴为度,待药叶晾至半干时进蚕。当蚕期发
现病死蚕时,除及时捡除以外,可用0.5 ~O.9
氢氧化钠水溶液做叶面消毒,小蚕吃嫩叶时的药
液质量分别为0.5 ,大蚕吃老叶时为0.9 。
201 3年《北方蚕业》优秀学术论文征集与评选活动启事
《北方蚕业》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主办,陕西、山西、河南、河北、辽宁、吉 林、黑龙江、新疆、湖北等九省十四家科研院所 (站)、蚕业学(协)会协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的国家级蚕业科技期刊。本刊以开展学术交流, 传播科技信息为己任,立足北方,面向全国,发表 蚕业学术论文、研究简报,行业探索与技术交流文 章,刊载蚕业史话、文化名录,介绍蚕业新成果、新 产品,报道北方蚕业科技动态与信息,内容涵盖 蚕、桑、柞与茧、丝、绸各行业,产、学、研与农、工、 贸各领域及其产业链各环节。 为了促进北方蚕业科学技术研究,扩大《北方 蚕业》学术影响,同时为了培养中青年蚕业科技人 才知识创新,本刊2013年继续面向全国蚕桑 (柞)、茧丝绸单位和个人征集优秀学术论文。 1优秀学术论文入选要求 1)文稿符合我刊《综述》、《试验研究》、《技术 讨论》三大栏目的报道范围,要求选题新颖,主题 鲜明,内容真实,原创或有一定的知识创新。 2)文稿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论点明确,论据 充分,论证科学,结论客观。 3)文字精炼,表达准确,图表简明,格式规范, 结构完整。 4)篇幅4000~6000字,摘要200字左右,关
键词3~5个,及必要的参考文献(正文中有标
注);有对应的英文题名[-Topic]、作者姓名及单位
名称[Name]、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
words]。
5)符合《(北方蚕业>征稿简则》中的其他要求。
2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办法
1)分期评选,分期选登,投稿时间不限。
2)稿件一经编委联审通过即可在本刊上优先
发表,获赠样刊2本,免收版面费,年终由编辑部颁
发“2013年度《北方蚕业》优秀学术论文获奖证书”。
3)参评稿件须注明“2013年优秀学术论文参
评作品”字样,并由第一作者单位知名专家或负责
人于纸质稿件上签署推荐意见(加盖公章)。
3投稿方式
1)纸质稿1份,电子稿1份。纸质稿寄至陕西
杨凌西农路22号《北方蚕业》编辑部(邮编
712100),电子稿发至本刊邮箱bfcy591@163.com。
2)非参评稿件无须签字盖章,电子版投稿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