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子-气体轴承-弹性支承系统研究综述

转子-气体轴承-弹性支承系统研究综述

2010年11月 第35卷第11期 

润滑与密封 

LUBRICATION ENGINEERING NOV.2010 

Vo1.35 No.1l 

DOI:10.3969/j.issn.0254—0150.2010.1 1.027 转子一气体轴承一弹性支承系统研究综述 

赵广 于贺春 马文琦 崔颖 (1.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辽宁大连1 16024;2.大连海事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 学院辽宁大连1 16026;3.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随着旋转机械向高转速、高参数方向发展,气体轴承支承旋转机械的稳定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提高系统 的稳定性,人们在单一的、简单结构的静、动压气体轴承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弹性支承、较大阻尼的复杂结构气体轴 承。箔片、橡胶圈、金属丝网阻尼器等弹性支撑单元的出现,使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复杂的静、动态不对中状态, 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也呈现出非线性现象。因此,气体轴承支承旋转机械的稳定性问题不再局限于气体轴承本身,而是由 气膜力、弹性支撑力、转子动态激励等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果。从气体轴承支撑结构的角度,对气体轴承进行分类,并总 结各类轴承的优缺点;对气体轴承、转子一气体轴承系统、转子一气体轴承一弹性支承系统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介绍 转子一气体轴承一弹性支承系统中不对中问题;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发展预测。 关键词:气体轴承;转子动力学;弹性支撑;稳定性;不对中 中图分类号:TH13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4—0150(2010)11—115—8 

Review of Research on Rotor・・Gas Bearing・-Flexible Support System Zhao Guang Yu Hechun Ma Wenqi Cui Ying。 (1.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Liaoning 1 16024; 2.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Engineering,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 16026; 3.School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1)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otating machinery to high speed,high—parameter,the stability of rotating machinery supported with gas bearing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In order to improv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based on simple structure gas bearing,some complex structure gas bearings with flexible suppo ̄and some damping were proposed.Flexible support units such as foil,rubber ring,metal mesh damper make the system appearing complex static and dynamic misalignment condition,the dynamics of the system also presents a abundant nonlinear phenomena.Therefore,stability of rotating ma。 chinery supported by gas bearing is not limited to gas bearing itself,but by the film strength,elastic support force,rotor dy‘ namics and their coupling.The gas bearing wa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suppo ̄structure of gas bearing,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types of gas bearings were summarized.The researeh status focused on gas bearing,rotor—gas beating system,rotor—gas bearing—flexible support system was reviewed,the study on misalignment problems was intro‘ duced.The dynamic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orecasts were prospected. Keywords:gas bearing;rotordynamics;flexible support;stability;misalignment 

气体轴承具有精度高、摩擦功耗极小、寿命长、 清洁等优点,在高速旋转机械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然而气体轴承固有的缺陷如低承载力、阻尼不 足、缺乏不对中补偿能力等…使得气体轴承一转子系 统的动力学特性复杂、稳定性较差。解决气体轴承与 转子的耦合稳定性问题是研究和开发高稳定性、高可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10033). 收稿日期:2010—06—07 作者简介:赵广(1981一),男,博士,讲师.E—mail:zhaoguang@ dlut.edu.cn. 靠性气体轴承的核心 。 为了克服气体轴承本身的稳定性问题,人们提出 箔片气体轴承、支撑于弹性支点上的可倾瓦气体轴 承、橡胶圈加稳气体轴承和金属丝网阻尼器气体轴承 等新型气体轴承结构。这类带有弹性支撑的气体轴承 由于承载力大、稳定性较高、不对中补偿能力强,因 而成为气体轴承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 1 气体轴承一弹性支撑结构型式及其特征 纵观气体轴承的结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单一 气体轴承和带弹性支撑的气体轴承两大类。 1l6 润滑与密封 第35卷 最初的气体轴承采用固定几何形状,被称为自作 用轴承或动压气体轴承 ,如图1(a)所示;该类 轴承的动压效果不佳且承载能力较低。为了提高轴承 的承载力,人们提出了如图1(b)所示的外部加压 小孔供气轴承 ,该轴承稳定性不佳,承载能力仍 有待提高,且不对中适应性较差,诸多严重缺陷导致 苴 超高速运行的基础上且面临启停短暂碰摩等问题。 1.2可倾瓦气体轴承一弹性支点支撑 借鉴传统油润滑可倾瓦轴承的优点,人们开发了 如图3所示的带柔性支点的可倾瓦气体轴承,它具有 固有的高稳定性和高承载力,主要缺陷是阻尼较 小 。 

(a) (b) 图1单一气体轴承 Fig 1 Single gas beating 

1.1 气体轴承一箔片弹性支撑 波箔型动压气体轴承是一种以周围空气为润滑介 质、以柔性表面作支承的自作用式动压气体箔片轴 承。图2示出了采用弹性箔片支撑的气体轴承。 

图2气体轴承一箔片弹性支撑 Fig 2 Gas bearing—foil flexible support 

与其他气体轴承相比,有许多显著的优点 : (1)运行寿命长、可靠性高、承载能力大,可 获得高转速和耐高温能力; (2)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且随着转轴的转 速逐渐升高,轴承弹性箔片结构产生变形,从而自动 形成相应的气膜厚度,因此具备较好的不对中补偿能 力,体现出很强的自适应性; (3)结构中的平箔片与波箔片、波箔片与轴承 壳体内壁面之间的库仑摩擦作用,使得转轴在高速下 也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J。 但由于建立精确的理论分析模型难度大,且涉及 多学科交叉知识而导致理论分析总是滞后于试验的被 动局面。另外,箔片气体轴承的高承载力必须建立在 

补 点 

图3可倾瓦气体轴承一弹性支点支撑 Fig 3 Tilting pad gas bearing—flexible pivot support 

1.3 气体轴承一橡胶圈弹性支撑 为了提高气体轴承一转子系统的稳定性,防止轴 承在外部突加载荷或自激涡动产生破坏性失稳,需要 向轴承系统引入附加的阻尼,即如图4所示的采用橡 胶圈支撑的外部供压气体轴承… 。橡胶圈不仅提供 弹性和阻尼,还可以对轴承周围的气腔进行密封。 Lund 于1965年首次发现轴承采用弹性支撑可以提 高转子的稳定速度。Montgomery和Sterry也发现了橡 胶圈加稳能遏制高速旋转转子的失稳问题。Kerr” 随 后在美国国家工程实验室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到空气 动压轴承。1968年,Powell等 对弹性橡胶圈支撑 的气体轴承进行了研究,认为该轴承对于抑制转子涡 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1979年,Kazimierski 等¨ 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弹性橡胶圈支撑 的静压气体轴承能够提高转子的稳定速度。 

图4气体轴承一橡胶圈弹性支撑 Fig 4 Gas bearing・-rubber ring flexible support 

在我国低温机械中,这种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中 压气体轴承透平膨胀机的转子一轴承系统的稳定性的 改善上 。由于橡胶圈的弹性作用,减少了轴承外 圆与壳体的机加工精度不足和轴承不对中对转子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