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湛江市农村污染现状的调查报告
前言
湛江是广东省省辖市,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2008
年,湛江市生产总值10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5300元。。可是近年来,
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各种污染不仅
威胁到了数百万计的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
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调查现状
一、主要概况:
调查目的:对湛江市农村污染现状做简单的了解,引起当地人们对农
村环境的关注。同时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农村污染现状调查研
究组”提供科研数据。
调查时间:2010年寒假
调查范围:湛江市吴川的黄坡镇、樟铺镇;雷州的附城镇;坡头区的
乾塘镇(调查中将乾塘镇列入吴川市)。
调查对象:以上四镇环保局、十一条代表村庄的村委会、八十二户代
表农户。
调查方式:问卷,走访。问卷由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农村污
染现状调查研究组”制定。
调查结论:农村的污染现状虽不十分严峻,但急待改善。
(一) 农村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是投入于污染治理方面的资金
仍然欠缺。有专门的保洁人员的村庄少之又少,即使有的话,也是低报酬
的劳动,也就是说政府没有重视这方面。
(二) 农村的养猪户数量在减少,养猪户养猪的数目也比较小,因
而来自农村的养殖业垃圾主要源于鸡鸭等家禽。但是,粪便的处理率很低,
也没有农户家建有沼气池,一般是晒干之后作为肥料处理。
(三) 农作物产生的垃圾如秸秆、杂草等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焚烧或
者用作燃料,利用率低并且产生的气体也会对大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四) 家庭的排水方式通常是最终流入河流或者随意倾倒,处理方
式随意并且农户的环保意识不强。
(五) 农村的家庭生活垃圾数量比较少,一般都是有机垃圾,且可
以通过鸡鸭等家畜来解决,所以这方面污染情况不是很严重。
二、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根据老一辈说,过去三十年的农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那时的农民
走路渴了,随手在路边的水塘捧起水就能喝;溪流里满是游弋的鱼儿。而
现在的老家,展现在眼前的是:浑浊或空荡荡的水塘,满是水华的江河,
随手乱扔的农药瓶、饮料罐等。这说明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对比。现在难见
蓝天不仅是城市,农村也有黑雾遮日的,这不仅威胁到了农村人口的健康,
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类型:
(一)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引起的环境污染
在该次调查数据统计,统计的82户农户中,户均养殖业垃圾为50.24
斤/月。在养殖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随之带来的畜禽粪便和养殖
废水无组织排放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成为农村污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由于畜禽养殖场环境意识差,畜禽粪便随意堆放,畜禽粪便利用率低,
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物。而据科学调查表明:畜禽粪尿、畜禽场排出的污
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和有害成分,若随意排入地表、地下水体中,便易
造成农村周边水体恶化,不仅污染地表水,其有毒、有害成分还易进入到
地下水中,污染波及周围其他地区,极不易治理。更值一提的是,大量养
殖业垃圾中含有一定数量的N和P,进入水体后会增加水体的营养负荷,
以致水中的BOD值升高;畜禽粪便分解时产生大量的甲烷,加剧大气的温
室效应。
(二)农村各类垃圾引起环境污染
农村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使农村
的生活和生产垃圾大幅增加,垃圾成份日趋复杂。根据调查数据统计,统
计的82户农户中,地膜、农药化肥包装等垃圾为每户每年11.71斤/户。由
于农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农村垃圾管理机构和处置设施不健全,加之农
村传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制约,使农村垃圾随意堆积,不采取任何有效污
染防治措施,成为农村环境的一个重要污染因素。据有关专家分析,农村
垃圾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和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毒性强,
危害大,渗透于土地,会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改
变土壤的性质与结构,降低了农田和土地的使用价值,而且堆放形成的垃
圾水和渗滤液,通过径流和地渗方式严重危害农村饮用水环境安全,威胁
农民身体健康。某些地方不合理地焚烧生活垃圾,产生的二恶英对大气也
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三)农村秸秆焚烧引起的大气环境污染
秸秆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产物之一,我国拥有的秸秆资源居世界首
位,每年产生近7亿吨,相当于5亿吨标准煤。在该次调查数据统计,统计
的82户农户中,户均秸秆杂草量326.59斤/年。
秸秆露天焚烧是农村大气环境污染主要因素,其产生的温室气体的量
不低估。不过调查范围内,秸秆露天焚烧情况不多,一般是用之作薪柴,
使污染气体点源排放而不是面源排放,避免了由于大气开放度低而造成的
局部污染。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木质素和粗蛋白等有机物质,适当
处理是很好的农业资源和能源,可惜调查范围内沼气普及率为零。总之,
对秸秆的处理有利弊两方面: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环境污染,如果处理
得当,会变废为宝。目前我市并没有由于对秸秆处理不当引起的环境问题,
但对秸秆能源化的程度很低。
三、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一)、农村的贫穷落后,不洁生活方式和习惯使其环境保护意识差。
农村青壮年人口逐步流向城市,老弱病残长住农村。这种劳动力、知识空
心化从而导致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没有劳动力和资金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则越来越突出。
(二)、对农村环保工作重视不够,环保资金对农村投入少。近郊区
农村虽基本解决了饮水问题,但对污水的排放无管理,长期处于无序、任
其自流状态。
(三)、工业化向农村扩展的同时,也带来农村新的工业化污染。我
市有些乡镇只重眼前利益,引进的多为粗放型、技术含量低、污染重的中
小企业,没有统一的市政排污管道,废水(有的经过处理或处理不达标或
未经处理等等)只有直接排向农田、河沟、水库直至饮水水源地江河等。
(四)、 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
领域,也就是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
城市环境污染甚至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
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一)、提高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在我市广
大的乡村地区,广泛普及环保科技与法律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自
觉维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二)、进一步摸清我市农村水体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的承载
力,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村土壤进行质量评价,功能划分,制定农村生态环
境保护和建设规划,依据不同的功能合理利用和开发。对我市农村生态环
境的变化进行适时监测,为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三)、政府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饮用水
建设与管理,建立一批集中饮用水源地,确保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
(四)、在污染严重的地区,建立农田与河流、溏、库间的生物缓冲
带;
(五)、平衡施肥,科学使用农膜,推广可降解农膜,提高农膜回收
率,加强对农用化学品施用量、施用方式及施用时间的规范和管理;
(六)、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禁止高毒、高
残留农药在我市的生产和施用;以地定畜,合理规划畜禽养殖业布局,鼓
励畜禽粪便资源化;
(七)、严格控制秸杆、生活垃圾等露天焚烧。研制、开发低成本、
高效益,适宜农民推广应用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利
用较成熟的垃圾堆肥及资源化技术,有机无机复合肥生产技术及秸杆氨化
饲料生产技术;
(八)、启动一系列的农村生态工程。大力推广和启用新型沼气池,
推进农村厨房、厕所、猪圈的改造,使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农民得到实惠。
(九)、加强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安全的监测与监管,严格农业污
染监督管理,鼓励集约化、无污染的农业生产方式;对污染严重的乡镇企
业,要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严格执法,不能以罚款代替治理。
(十)、在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时,政府要投入资金,建立一批生活
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以防止生活垃圾对周边农村环境污染。
(十一)、保护林地,科学扩大红树林人工湿地面积。
结语:
农村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优良的环境,便没有整个区域的良
好环境,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就没有根本保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是实践“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
我们整个社会都应该重视农村污染这个问题,全民动员起来,早日实现对
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湛江生态城市建设对策刍议》
【2】《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3】《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和谐新农村与农村环境公平的构建》。
参考网站:百度、谷歌。
调查组成员
雷州组
组长:庞春霞 组员:劳扬柳、冯幕江、马建源
吴川组
组长:吴康凤 组员:林宇婷、钟上有、孙春菊、黄学文、
陈土凤、李 婧、李罗成
2010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