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在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 的职能作用的探索与思考 —— 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农村基层政权能否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适当的改革和调整,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近年来,——针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的职能作用,在所辖7乡2镇146个行政村中开展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进一步巩固了农村基层政权,为全县各项建设提供了坚强保证。 一、做法与成效 (一)在创新选任机制下功夫,增强乡村基层班子整体效能,让干部队伍活起来。一是坚持德才兼备,选好班子核心。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严把结构关、质量关,在对乡镇领导班子测评考核、全额定向民主推荐等工作的基础上,实现选举在阳光下进行。全县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中 30岁以下达到12人,乡镇领导班子本科学历56人,比上届增加33人。乡镇领导班子中女干部12人,少数民族干部18人。一批业务强、素质高、能力强、对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激情、勇于创新、 2
敢于负责、善于突破的优秀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全县乡镇班子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改善,班子的活力明显提升,进一步增强了乡镇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二是选拔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坚持“三重三看”,即重德才看民意、重素质看实绩、重能力看作为,切实选拔“双带”能力强、创业精神强的经济能人担任“两委”负责人。全县153个村(社区)支部书记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39人,占63.7%;平均年龄44岁。153个村(社区)主任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40名,占90.5%;平均年龄45岁。全县有“双带”型村党组织书记112名、占村党组织书记总数的76%。注重从复员军人、回乡青年、致富能手、优秀党员中选拔村干部,使166名农村致富能手、12名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35名退伍军人担任了村班子主要负责人。三是改进任职方式,增强班子合力。全县村“两委”班子成员中有264人交叉任职,占班子成员总数的20%。在条件成熟的9个村,实行了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一肩挑”。全县每年通过单位推荐、组织审查,择优选派了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热爱农村工作的机关干部到村任党支部副书记和村委主任助理,先后选派55名大学生到村任职,每年从县乡两级抽调近200名干部进村入户,利用近一个月时间开展帮农扶农活动。 (二)在改进机制上下功夫,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管理范围,让民主意识强起来。近年来,县委将机制创新作为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先后建立了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村干部激励保障 3
机制、基层党建责任机制等,全面提升基层政权建设的整体水平。一是在乡镇一级建立了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制,突出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监督作用,明确了“政”的行政职责。在村一级,以“结构合理配班子、思想合拍明思路、规范合作建制度、攻坚合力强措施”为主要内容,制定并完善了重大事项“两委”联席会议制、村级财物管理监督制等多项工作制度。针对“两委”关系紧张、矛盾较大的村,实行了选派乡镇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和“两委”干部交叉任职、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促进了“两委”融合,村级班子民主意识、配合意识和协作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和提高,真正形成了“党支部定思路、村委会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乡村两级班子工作合力和效能的提升,体现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效,进一步巩固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二县委把落实工作责任作为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推行“抓书记、书记抓”的工作方法,完善了相关配套制度,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县、乡镇、村三级党组织负责人分级双向述职,推动了基层党建专项述职工作有序、全面开展。在农村全面推行了“三议一表决”工作法。三是全面推行了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开展了“党员听证会”、“村民议事日”活动,使村民自治走上依法治村、按章办事、民主管理的轨道。通过加强民主建设,在农村实现了还权与民,确立了村民在管理农村事务中的主体地位,化解了党群干群矛盾,巩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四是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全面实行了“两推一选、公推直选”选举方式,全县153个 4
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中92个村实行了“两推一选”,占60%,61个村实行了“公推直选”,占40%。机制创新使基层“堡垒”焕发新活力,全县8个乡镇、123个村和7个社区达到了“五个好”标准,分别占总数的89%、84%和100%。 (三)在巩固基础上下功夫,改善农村政权基础设施,让农村活动阵地建起来。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首先要解决基础薄弱问题。一是乡镇政权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紧紧围绕“建设布局合理,服务设施完善,整体服务功能提升”的总体目标,从2009年起,扎实有序地开展了乡镇政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作,我县共有9个乡镇实施乡镇政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922万元,各乡镇的办公业务用房、周转房、供暖设施等全部竣工,从根本上解决了办公用房、周转房不足的问题,人均办公用房面积达到38平方米,人均周转用房面积达到10平方米。乡镇政府辅助设施功能完善,标志、外观、效果明显,风格统一,院落总体布局合理,主体办公位臵突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二是全面加强了村级活动阵地。坚持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提升整体水平为原则,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建成村级标准化组织场所120个,今年,筹资397万元资金,建设13个集党员学习、村民议事、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配备了科技图书、电脑电视和休闲健身器材,农村基层政权阵地面貌焕然一新。三是远程教育站点实现全覆盖。全面完成了县乡村三级159个远程教育站点工作,配齐了管理人员,利用网络信息,定期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教育活 5
动,实现远程教育全覆盖。 (四)在落实报酬待遇下功夫,稳固农村基层队伍,让农村干部干劲鼓起来。一是实行结构工资制度。对村干部实行“基础报酬+绩效报酬+奖励报酬”结构报酬制的基础上,每年安排20万元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全县村干部每年报酬标准原则上按不低于上年度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确定,逐年提高。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实行“一肩挑”的,其报酬另加村主要干部报酬标准的50%。二是实行社保定额补贴。对在职村干部在任年度实行缴费补贴,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每人每年补贴500元,村党支部副书记、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担任村两委成员的村文书、妇代会主任、村团支部书记每人每年补贴400元。三是完善激励保障措施。对年龄在55周岁以上、连续担任10年以上或累计担任15年以上村主要负责人的生活补助由原来的每人每年360元提高至720元。建立10万元的村党支部书记专项帮扶资金,对生活困难、身患重病、遭受重大灾害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帮扶。建立村干部体检档案,每年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组织进行一次体检。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村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干部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结合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各乡镇党委每年表彰涌现出来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县委每两年对全县优秀村干部进行表彰奖励。 6
(五)在教育管理干部上下功夫,提升基层班子整体素质,让服务群众的能力强起来。县委着眼于率先发展,制定了全县干部培训教育中长期规划,纳入到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之中,采取多种形式努力乡村干部整体素质。一是提升乡村干部素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以市、县、乡党校为主阵地,突出市场经济、招商引资、社会管理创新、法律、城镇建设等知识培训,有效提升乡镇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能力素质。近两年来,先后举办了专题培训班25期,有效提高了乡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二是落实培训规划。把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规划,确保了每年每名村支书1000元的培训经费。每年分期分批组织村党支部书记赴省外培训考察学习,近两年先后组织125名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分赴北京、苏州、上海等地考察学习。三是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集中轮训、基地培训、异地培训、宣讲培训、学历培训、远教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乡村培训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乡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依托省、市、县新农村建设典型村培训实践基地,定期选派村党组织书记到产业布局相似、经济发展较好的典型村学习借鉴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发挥县委党校、乡(镇)党校和村党员活动室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对新任村干部任职前后的岗位培训。四是强化考核管理。村级组织考核管理主要以星级评定考核方式进行,设定了党建工作星、经济发展星、社会发展星、和谐稳定星、群众满意星五个基础星级和开拓创新奖、先进模范奖、突出贡献奖三个奖项,对农村基 7
层组织实行五星级动态管理和激励机制。2010年,全县146个行政村当中,55个村被评定为五星级村,69个村被评定为四星级村,22个村被评定为三星级村。23个村集体(个人)被评定为先进模范奖、开拓创新奖、突出贡献奖等重点奖项。同时,全面推行了任期审计制度、离任审计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 二、问题及原因 (一)乡镇组织职责不清,政权功能不完善,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不足。一是部分乡镇政权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党委、人大、政府履职混乱职责不清的现象。党委包揽了一切行政事务,过于强调突出党委的领导,乡镇人大和政府都成了党委的工作部门,大大削弱了人大的监督职能和政府行政创造力、积极性。乡镇党委抓党建精力不集中,乡镇政权履行职能不畅,没有建立科学的决策、监督和执行机制,基层政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二是乡镇政权的“责”与“权”的不配套。由于“权在上面,利在部门,责任在乡镇”,使乡镇党委、政府始终处于“责大权小”的工作状态,对环境污染、违章建筑、农村纠纷等棘手问题上,乡镇也很难在集中人、财、物力,调动各方力量切实为老百姓解决实质问题等等,严重影响了政权公信力。明显感到调控手段不够,难以解决问题,影响着党委、政府作用的发挥。三是干部队伍的不稳定。全县乡镇政府核定编制人数304人,在职人数只有268人,干部断层现象比较严重。领导干部调动过于频繁,造成领导干部对基层情况的不熟悉,缺乏工作的针对性,也使党委、政府工作片面追求短期化效应,缺乏工作的长远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