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行为模式
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谢宜勤安徽科技学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张程
[摘要]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反映思想。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思想特点和行为模式的发展规律研究,探索了大学生思想行为教育的新
方法,增强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特点 行为模式
中国高等教育成绩斐然,为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发
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业绩。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人们也意识
到高等教育给社会带来了“负担”,高额的学费使很多家庭入不敷出,就
业竞争又使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成为“啃老族”,更有甚者,高校出
现了贪污腐败,学术造假,大学生犯罪等刑事案件。人们不禁要问,现
在的大学怎么了?大学生怎么了?大学生在学校里是怎么想的,又是
怎么做的呢?为此,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有责
任也有义务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研究其行为模式,探索
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与时俱进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全面提升大学生能力和素质。
1.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反映思想。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
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一系列的信息,输入人的大脑后,形成的一种可以
用来指导人的行为的意识。行为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
动。简单的说,人的思想就是人的意识,人的行为就是人有意识有目的
的活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到客观外界条件即一定的社会环境和
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又受到主观内部因素如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
状况的制约。人的思想就是在这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中产生、发展和
变化的。人的行为是社会环境、社会因素、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产
物和表现。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环境中,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都会
做出一定反应。这种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就是行为。思想和行为
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两者的对立性表现在:思想是一种精神现
象,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意识,而行为是一种物质运动,表现在人的机
体外在活动中;思想的活动过程是人的内部变化,不可见的,而行为活
动是机体外部活动,是可见的;思想处于支配地位,而行为处于被支配
地位。但思想和行为又是不可分割的,他们互为条件,互相渗透,相互
依存,思想是行为的内在基础,支配着行为,没有无思想的行为;行为是
思想的外在表现,反映思想,也没有无行为的思想。而且他们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思想指导行为,行为深化思想。为此,通过对大学
生思想教育的研究,进一步指导他们的行为,同时对大学生外在行为模
式的研究,将更有利于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来增强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模式调查和分析
当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俗称“9O
后”,由于他们成长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
化的快速多变的环境里,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理想信念等
历来备受关注和研究。为此,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
时俱进,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要及时探讨和研究大学生出现的新情况、
新问题,要深刻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模式,进一步做好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课题组成员既有长期从事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领导,也有
从事学生工作一线的专职辅导员,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设计问卷调查,
访谈和座谈等多种形式,结合多年学生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和经验,对大
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方式进行了深刻探讨和分析,力争全面了解当
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行为方式,现概括如下:
2.1当代大学生思想健康,积极向上,有理想,有抱负并为之奋斗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加强,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扩大,
在调查中有近8O%的同学对国家有强烈的认同感,具有爱国情结,政治
立场坚定,关心关注社会热点和国际问题,愿意并积极参加国家举办的
各项重大事务中,共享国家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具有一定的政治
鉴别能力,不再盲目崇洋媚外,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但同时也存
在着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有消极思想,茫然盲从,不
能完全正确的理解,不利于社会进步。
2.2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着重眼前利益
“9O后”的大学生价值取向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能够认识到
个人价值由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多少决定的,甚至同意年轻时贡献大于
回报的观点,并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它。然而由于中西文化渗透,社会发
展转型期的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一大部分同学现实行为中并非如此,据
调查,与37%同学认为考试作弊可耻比较,有40%的同学认为考试作弊 正常,有76%的同学认为大学成功的标志是获得奖学金和各类表彰。
平时工作中也存在大学生就业时“拼爹”,入党前后不一致等现象。
2.3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社会化明显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步深化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步人了
大学校园,大学教育已从精英化阶段转入大众化阶段。“90后”的大学生
年龄偏小,且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自我意识明显较强,在出现问题和解
决问题时,大都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个性比较突出,同时由于高校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信息网络化,大学生参与和接触社
会机会多,从而使大学生具有明显的社会化倾向,当然这种社会化还处
于半成熟化状态,缺少主动性和目的性,而且社会实践能力也欠缺,缺
少运用知识的能力。 2.4当代大学生注重感情,相信爱情,需要尊重和平等
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情感多发阶段,更多的是从那种紧张的高
考中走出来,他们渴望自由,渴望爱情,在与同学,老师和家长的交流
中,更渴望相互尊重和平等,更愿意与同龄人交往,受同龄人影响。据
调查,他们在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65%同学愿意找同学或者朋
友帮忙解决,找老师和父母帮助解决的仅占31%;60%的大学生交友的
目的是为了有事可以共同商量,倾述心事,互相勉励,共同进步,而交友
在一起玩的仅占15%。
3.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行为模式的研究和分析,重在增强当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应尊重大学生的心理和生
理成长需要,应遵守社会发展规律,应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因材施教。
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来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1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它包
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
等一系列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
要场所,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努力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者和践行者。当
然,理论学习与实际行为间存在差距,据调查,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认识
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但不喜欢课堂上的照本宣科,纯理论学
习,希望学校能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多交流,多实践。
现有部分高校已经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融合到大学生社
会实践中,要求大学生带着选题参加社会实践,利用理论课的知识,解
释和分析一些社会现象,并加以灵活运用。为此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
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真正落实。
3-2强化网络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当前网络遍及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和管理的各领域,大学生也成
为网络化数字化使用的主体,他们通过网络来了解世界,汲取知识,传
递信息,联络感情等,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交流的主要工具,
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据调查,对大学
生的思想影响48%以上来自于同学和网络,而且85%以上的大学生能
够合理的利用网络,科学上网。为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
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校园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平台,
交流平台和参与平台,并利用好网络进一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巩固大学生树立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
价值观,扩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增强大学生与学校,老师和
同学间的交流和沟通。
3.3加强高校教师对大学生影响力,要求全员参与,全程监督
高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高校教师也有
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责任,高校教师虽不像中学教师对学生的影
响力那么大,但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然而随着高校
发展,信息资源网络化,社会多元化等各方面影响,高校教师出现了轻
教学重科研,轻管理重专业,轻形象重利益等现象,更有甚者,部分教师
存在课程间“老死不相往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思想,严重影响了
高校教师在大学生心中的形象。据调查,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
影响仅占17%,当大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只有16%的同学愿意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为s ̄yOlll。
作者简介:谢宜勤,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张程,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科技信惠
找老师帮忙;大学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的影响仅占12%,从
中可以看出,高校教师对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作用越来越小,
为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丰富教师内涵,
提升教师能力,强化教师形象,要求教师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以身
作则,言传身教,加大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方面的监督
力度。
3.4强化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高校是培养人才,孕育科学,创新创业的发源地,具有先进思想,科
学理念和敢为天下先的创造精神,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自身的原
因,高校趋向“行政化”、“事务化”,有悖于高等教育的初衷。[2004)16号
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高校应强化科学的
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开展大学思想政治
教育。这里的“以人为本”是指高校教育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为出
发点,尊重学生,公正公平客观的对待每位学生,因材施教,同时要注意
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方法的科学,教育形式的多样。
3.5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机制,强化大学生的良好行为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在教育,同时也要注重引导,使思想政治
教育由大学生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
参与意识,这将更加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据调查,
76%的同学认为大学里成功的标志是拿各种奖学金和获得各类表彰,
为此,应建立大学生奖惩机制,以奖励为主。在考试作弊问题调查中,
有近50%同学认为,考试作弊正常,很多同学都有这种想法,为此,学校
应建立诚信长效机制,并确保落实,否则将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也
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是高校普遍重视的
问题,各高校建立了大学心理健康防御机制,部分高校确立了学校,学
院和班级三级联防机制,对大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早发现,早诊
断,早治疗,协助学生解决在成长中的困惑。为此,高校教育者应根据
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建立相关机制,
强化大学生良好行为。
4.结论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着深刻影响,
关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行为模式
的分析,探讨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总体来说,当
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 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中出现的问题,给
出了笔者的观点和解决方法,但研究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足,有些问题也
考虑不太周全,但相信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补
充和理论基础,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发挥了一定
作用。诚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需要教育者在教育理念、
方法和手段上的持续加强和改进,还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和营造良
好的教育环境。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的那样,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
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深刻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
特点和行为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理念,加强和改进当前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
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
义
参考文献 [1]徐志远,宾培英.思想与行为应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
起点[J]'-3代教育论坛,2007(11)
[2]刘文文,孔德民.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当代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研究
[I].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10:21(5)
[3]郑芸,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视角中的思想【I].河海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2(2)
[4]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5]莫玉华,李颖“9o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论[J].消费导刊,
2008(04) [6]焦玉玲.'-3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矛盾及对策探析[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7]谭保斌,何秋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T].探索,2006
(03) [8]雷鉴.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及研究对策[D].重庆:西南大学
学报,2006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意见.[2004116号文件
(上接第24页) 用于商业、教育、政府机关等行业。可见,它可以满
足校园主干网的需要。
(4)快速以太网:它是1993年10月在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快速以
太网集线器FastSwitchlO/100和网络接口卡FastNIC100的网络技术。
它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移植非常容易,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5)校园网络机器构建:主要由中心交换机、服务器群、路由器以及
Modem等设备构成,以中心交换机为核心。对此,选用中心交换机时要
考量网络的规模和升级与扩容。笔者认为应尽量选择带有千兆口、有
丰富的接口的中档交换机。
综上所述,考虑到多媒体教学子网需要传输大量的视频和音频数
据,以及网络的兼容性、开放性以及升级方便和价格等因素,笔者认为
校园网建设和管理可优先考虑千兆以太网或快速以太网为好。
五、结语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不但涉及许多技术 问题,而且包括网络设施、信息资源、人员素质等众多教学环节的建
设。在多媒体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关注教育理论学习的
同时,应该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学习,随时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
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红,徐征.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十对策中国教育网络,中
国教育网络杂志编辑部出版,2009年6月刊.
[2]赵佩华,眭碧霞.多媒体技术应用学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O6月.
[3]张奕.千兆以太网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电子工程师,2000,26
(4):1O一12. [4]虞和洵.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琼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上接第26页) 多元化,群落的光合作用大大提高,制造更多的有
机物,使群落的生物量增加,产生更多的凋落物,有更多的有机质和矿
质元素进入土壤层。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群落自肥功能更趋稳定,说明
森林群落的进展演替过程也是土壤养分不断积累的过程。
3.结语
(1)3种西南桦群落灌木层、草本层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与表土层
含水量和容重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较小;而与总孔隙度和pH
值呈负相关,但均不显著。土壤物理性状与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相
关性研究结果说明,3种西南桦群落在演替初期,随着灌木层和草本层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及其发育,对水分和养分需求的不断增加,表土层含
水量增加、容重增大、孔隙度减少,说明在西南桦天然林和人工林演替
初期,表土层的物理性状表现出先退化后恢复的趋势。随着群落的演
替,群落物种多样性增加,枯落物的分解可产生较多的CO 和有机酸,
降低了土壤的pH值。
(2)3种西南桦群落表土层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磷、速
效钾等化学性状与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基本呈正相
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随着西南桦群落的正向演替,群落物种不断的
丰富及其发育,群落的生物量增加,产生更多的凋落物,有更多的有机
28一 质和矿质元素进入土壤层。
参考文献
[1]张裕农,王达明,杨绍增等.西双版纳普文热带树木园建设专题
报告[1]_云南林业科技,2000(增刊):16—19
[2]曾觉民.西双版纳普文的山地雨林及其生态演替[J].云南林业
科技,2002,101(4):11-16.
[3]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热区造林树种研究论文集[M].昆明:云南
科技出版社.1996:99—105.
[4]曲仲湘,昊玉树,王焕校等植物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1983.
[5]汪殿蓓,暨淑仪,陈飞鹏.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综述[J].生
态学杂志,2001,20(4):55-60.
[6]劳家柽.土壤农化分析手-JI#[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7]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8]北京林业大学.土壤学(上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9]北京农业大学.定量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