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飞秒脉冲产生及控制
【摘要】:研究和控制发生在极短时间内的超快过程,例如化学反应、
生物信息传递、电子跃迁等,既是超快物理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人
们认识自然界的有效途径。自从飞秒激光脉冲问世以来,飞秒科学技
术已经在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控制反应、光通讯等领域中得到了广
泛应用。为了研究更快的过程,例如内核电子的运动过程,我们需要
更短的时间标尺、更快的探测手段。突破飞秒极限,亚飞秒脉冲将帮
助我们探测和控制发生在阿秒时间尺度的物理过程,是推动人们对自
然界深入理解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主要有三种途径可以获得亚飞
秒脉冲。利用近红外光谱区的超短飞秒激光脉冲,通过高次谐波方案,
人们已经可以在x射线波段产生亚飞秒脉冲,但能量转换效率较低。
与此相比,在可见和近红外光谱区域,我们可以利用分子调制高阶受
激拉曼散射的方案产生亚飞秒脉冲序列,其能量转换效率可以接近于
100%。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其他非线性过程产生极宽频谱,通过
频谱合成的方案获得亚飞秒脉冲输出。本论文工作致力于亚飞秒脉冲
的产生及控制的研究,围绕产生亚飞秒脉冲的三个主要途径,主要的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于分子调制技术,我
们对亚飞秒脉冲的产生和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分子调制过程
中分子调制频率对产生的亚飞秒脉冲序列脉冲间距的限制性,我们提
出了一种可控间距亚飞秒脉冲序列的产生和优化控制的方案。在不影
响分子调制频率的情况下,该方案能够有效地控制亚飞秒脉冲序列的
脉冲间距,在增大脉冲间距的同时能使更多的能量集中到更少的脉冲
内,可以显著的提高亚飞秒脉冲的单脉冲能量以及峰值功率。根据实
际应用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得到大间距的亚飞秒脉冲序列,我们提出
了基于多个相关联的双光子跃迁的亚飞秒脉冲序列的产生和优化控
制方案。利用多能级耦合的分子调制过程,该方案可以支持大间距的
亚飞秒脉冲序列的产生,通过控制泵浦激光场之间的相对强度和延时
可以实现对亚飞秒脉冲序列的优化控制,在实验实现方面具有简单、
有效等特点。在标准的基于二能级系统的分子调制过程中,只有通过
选择合适的双光子失谐量(小于零,即下失谐),使系统处于反相态的
情况下,才可能结合介质的正常色散特性在介质输出端自动获得亚飞
秒脉冲。然而,基于调制相干的分子调制过程,我们发现不论双光子
失谐量的正负(上失谐或下失谐),调制相干技术都能周期性的产生亚
飞秒脉冲。利用调制相干分子调制过程中系统相干和驱动光场之间相
位的周期性变化的特点,该方案还有望能克服实验上遇到的拉曼自散
焦以及自聚焦效应对分子调制过程的影响,推动分子调制产生亚飞秒
脉冲方案在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同时,我们还讨论了调制相干技术
在调制转移方面的应用,这项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不同波长、不同强
度的激光场之间的调制结构的转移,克服传统电光调制器件在损伤阈
值、透光范围等方面固有的限制,进一步拓展了分子调制技术的应用
前景。在基于分子调制过程产生亚飞秒脉冲序列所需要的泵浦源方面
在实验上进行了探索。针对分子调制过程所需的高能量、窄线宽的准
连续纳秒激光脉冲,我们完成了其关键技术,即连续锁腔部分的研究
工作;同时,在二阶非线性介质中,我们首次实现了基于调制不稳定
性的多色圆锥辐射的注入放大,并在二阶非线性介质中观察到了二维
多色阵列辐射,完成了其上转换的相关研究。其产生的激光场具有宽
频谱、波长连续可调、单脉冲能量高、多波长同时输出、相干性好等
特点,可以作为近共振受激拉曼散射和瞬动分子调制产生高阶拉曼边
带以及亚飞秒脉冲的泵浦源。其次,我们还开展了有关频谱合成产生
亚飞秒脉冲的相关研究。利用Ti:Sapphire再生放大系统输出的飞秒
激光脉冲,基于非共线的级联非线性混频过程,我们首次在二阶非线
性介质中实现了波长范围覆盖了从紫外到近红外的多波长相干辐射
的输出。利用其覆盖频谱范围宽以及相干性好等特点,我们对频谱合
成产生超短脉冲方案在实验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此外,我们围绕当
前实验上产生亚飞秒脉冲的重要途径,即高次谐波,开展了一系列相
关的研究。随着飞秒振荡器和腔增强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在腔
内获得足够高的光强,基于振荡器开展原来只有利用包括放大级在内
的大功率激光系统才能完成的高次谐波的相关研究。为了解决腔内高
次谐波在输出问题上遇到的困难,我们对非共线高次谐波产生方案进
行了探索。我们发现,在小角度的情况下,非共线高次谐波方案能有
效地解决腔内高次谐波产生的谐波输出问题,为基于振荡器的高重复
频率的腔内高次谐波以及亚飞秒脉冲的产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高
次谐波以及亚飞秒脉冲产生所需要的泵浦种子源方面,我们在实验上
开展了超短脉冲输出的Ti:Sapphire飞秒振荡器的相关研究。目前,
已经完成了10-fs量级超短脉冲输出的飞秒振荡器的研制工作。为了
进一步理解和控制高次谐波以及亚飞秒脉冲的产生,我们对其物理基
础,即原子分子在超短强激光场中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
究。我们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物理现象,并提出和发展了一些新的实验
手段。所取得的一系列结果可以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控制高次谐波的产
生提供参考,并且能激发进一步的研究。【关键词】:亚飞秒脉冲分子
调制高次谐波频谱合成受激拉曼散射原子分子物理二阶非线性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O439
【目录】:摘要7-10Abstract10-13目录13-16第一章引言16-22第二
章分子调制和亚飞秒脉冲产生22-322.1分子调制理论22-232.1.1电光
调制22-232.1.2分子调制232.2亚飞秒脉冲产生23-302.2.1数值模型
23-262.2.2飞秒脉冲的压缩26-272.2.3亚飞秒脉冲的压缩27-302.3小
结30-32第三章可控间距亚飞秒脉冲产生32-423.1分子调制产生亚飞
秒脉冲的局限性32-333.2亚飞秒脉冲间距控制技术33-363.3结果与
讨论36-413.3.1数值模型363.3.2结果与讨论36-413.4小结41-42第
四章基于三能级系统亚飞秒脉冲产生42-524.1理论模型42-444.2结
果与讨论44-504.2.1三能级系统中亚飞秒脉冲产生44-464.2.2三能级
系统相干分析46-474.2.3三能级系统产生亚飞秒脉冲的优化控制
47-494.2.4退相对亚飞秒产生的影响49-504.3小结50-52第五章基于
调制相干亚飞秒脉冲产生52-685.1调制相干基本理论52-575.1.1数值
模型52-545.1.2绝热分析54-575.2基于调制相干周期性亚飞秒脉冲产
生57-645.2.1调制相干产生亚飞秒脉冲分析57-605.2.2结果与讨论
60-645.3基于调制相干的调制转移64-665.4小结66-68第六章分子调
制泵浦源和频谱合成实验研究68-846.1注入放大连续锁腔实验研究
68-716.2飞秒拉曼泵浦源实验研究71-796.3频谱合成实验研究
79-826.4小结82-84第七章高次谐波产生研究84-1007.1高次谐波产
生基本理论84-877.2非共线高次谐波输出87-957.3高次谐波泵浦源
——超短脉冲输出飞秒振荡器研究95-987.4小结98-100第八章超短
强激光场中原子分子动力学行为研究100-1368.1实验系统100-1038.2
原子和分子单电子电离比较研究103-1098.3双原子分子电离解离动
力学研究109-1348.3.1单电子电离解离109-1158.3.2双电子电离解离
115-1218.3.3三电子电离解离121-1348.4小结134-136第九章总结与
展望136-140附录140-156A二能级系统产生亚飞秒脉冲数值模型公
式推导140-152A.1二能级系统等效哈密顿量140-144A.2边带传输方
程144-146A.3密度矩阵方程146A.4二能级系统相干解析表示
146-148A.5边带传输方程解析解148-152B二阶非线性介质中倍频的
数值模型152-155C双原子分子电离解离数值模型155-156参考文献
156-170博士期间论文成果及专利170-174致谢174
本论文购买请
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