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5 页
科技扶贫模式的实践与体会
去年来,*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奇葆书记关于“强化科技支撑引领
作用,不断增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能力水平,努力开创统筹城乡
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指示,认真借鉴贵州省黔西南州“联合推动型”
和毕节地区“项目支撑型”成功经验,初步探索出了以统筹兼顾为方
法,以加快科技应用为手段,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实现农
民增收致富为目的的“创新引导型”科技扶贫新模式,为全市农村经
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主要做法
(一)围绕强化领导,保证经费投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
科技扶贫作为加快发展的有力支撑,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
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工作的意见》、《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始终坚持“一把手抓
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要求,完善了《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目标责
任考核评分办法》,逗硬实施考核,促进责任落实。始终坚持依法保
证科技投入逐年递增,20*年,全市科技投入经费达到1470万元,较
20*年增长69%;其中,市、县(区)财政投入研发经费675万元,较
20*年增长102%。南江县每个乡(镇)均成立了科技推广办公室,并落
实了一名科技总推广员和1万元科技推广经费。平昌县对科技拔尖人
才每年给予了政府技术补贴。
(二)围绕农业产业,强化支撑载体。*是农业大市,但目前仍然
是靠天吃饭的农业、肩挑背磨的农业、一家一户的农业。其最大的薄
弱环节、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产业支撑和科技含量。因此,我们
第 2 页 共 5 页
始终把科技扶贫工作的重点放在培育特色农业优势产业上。制定发布
了农业地方标准43个,已有8大类36个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认证,17个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通江银耳等3个产品
获原产地标志产品保护。南江县认真组织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
专项《南江黄羊规模化养殖配套技术研究》等一批国、省重点科技项
目,20*年,南江黄羊饲养量达到122.2万头,实现产值3.6亿元。
(三)围绕工业发展,加快成果应用。*发展的软肋在工业,难点
也在工业。我们针对全市工业“存量”不大、技改投入不足、产品竞
争力不强、市场占有份额低的实际,在省、市创新型企业和技术创新
方法培育企业中,大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龙头食品
有限公司在实施国家星火计划《优质强筋小麦高效种植技术集成推广
产业化示范》项目中,与四川大学联合建立了“龙头食品研究所”,
发展科技示范基地10万余亩,每斤小麦高出市场价0.10元以上,仅
此一项农民实现户均增收200多元。近年来,全市已开发出了金银花
茶系列产品、解毒降脂胶囊、“草虫清”生物药肥等63个科技含量
高、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新产品。
(四)围绕基地建设,突出就地转化。在科技扶贫中,我们始终
坚持抓基地、建园区、强示范的基本思路,采取“龙头企业+示范基地
+科技大户”的模式,充分利用科技示范基地,集中科技力量解决了优
势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的步伐。通江县依托国家农转资金《通江银耳资源开发及精深加工产
业化》项目,按照“一亩田六亩园”的层架式栽培模式,建设标准化
耳棚35个,砖混耳房和厂房31间,已栽培袋栽银耳、黄背木耳、鲍
鱼菇等11.5万袋,实现了食用菌生产多样化、规模化、标准化,今年
第 3 页 共 5 页
5月被省科技厅授予“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近年来,全市共建立各类
科技示范基地(园区)23个,带动了项目区内2.5万贫困农民脱贫致
富。
(五)围绕创新体系,完善制度管理。在创新体系建设上,重点
抓了三项工作:第一,继续推广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初步探索出了
党政机关派、研学单位派、科农双向选的“两派一选”科技特派员选
派机制,建立了科技特派员创新团队5个,选派科技特派员627人。
平昌县科技特派员欧阳生采用“一主双股”(业主+科技特派员技术入
股+农民土地参股)模式。第二,建立健全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全市共
建立了5个市、县(区)科技信息中心、124个乡镇科技信息服务站和
378个村社科技信息示范户,形成了市、县(区)、乡镇、村社四级科
技信息服务网络。平昌县依托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开通了“科技110”
服务平台,今年5月被省科技厅命名为“四川省科技信息服务示范基
地”。第三,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行“支部+信合+科
技+协会”模式,目前全市有6万多农户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南江
县在延东国务委员的关心支持下,利用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扶持的300
万元,组建了10个“南江黄羊光彩互助合作社”。
二、初步成效
(一)发展了科技创新产业。围绕南江黄羊、金银花、核桃,通
江银耳、木耳、香菇,巴州优质粮油、虎杖、果蔬,平昌肉牛、蚕桑
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培育出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
点。全市共建立专家服务基地5个,聘请*市政府特约科技顾问35
人,引进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畜
第 4 页 共 5 页
科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20余人,解决优势特色产业关键
技术12个,组织实施国、省、市、县(区)科技项目150余个。
(二)培育了科技创新主体。通过大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先进
实用技术,培育出了省、市创新型企业24家和技术创新方法培育企业
4家,打造出了一批对我市经济拉动作用大、凸显特色优势的重点产品
和培育产品。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通江山霸王野生食品有限公司
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成都中医药大
学,成立了南江黄羊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即将成立四川省南江黄羊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通江银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效提高了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三)建设了科技创新基地。建立了南江黄羊健康养殖、通江银
耳规范化种植、巴州虎杖规范化种植、平昌生态蚕桑规范化种植等科
技示范基地,集中科技力量解决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
题,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使全市科技创新基地成
为了农村科技创新与转化中心。
(四)培养了科技创新人才。以市星火科技学校和市科技培训中
心为主阵地,以各县(区)职业技术学校、农民实用技术学校和农民
工培训点为依托,举办各类“田间讲堂”、“流动农校”和务工农民
“双技能”培训班等,加强对农村科技特派员、农村专业大户、农村
科技致富能手的培训,大力培育了科技“二传手”12.5万余人,有效
提高了广大农民科技素质。
三、几点启示
实践证明,在秦巴山区扶贫核心区、国家规划的五大重点扶贫地
区之一的*市开展科技扶贫,创新引导型模式符合区域实际,能有效解
第 5 页 共 5 页
决经济发展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层次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增长
成本较高等问题,全面深入推进全市统筹城乡发展。
第一,创新引导型科技扶贫新模式有利于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
略。科技扶贫工作必须要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服从和服
务于市委、市政府重大发展战略。科教兴市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富
民、富市”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科技工作的核心。目前,扶贫
开发已从“解决和巩固温饱”变为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必须
转变科技扶贫模式,加快高新技术发展应用,使经济保持较高的发展
速度,为科教兴市创造条件。
第二,创新引导型科技扶贫新模式有利于进一步加快脱贫致富步
伐。全市贫困区域大、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滞后、发展后劲不足、
返贫等现象依然十分突出,积极探索创新引导型科技扶贫新模式,以
点带面,点面结合,帮助广大贫困农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实现统筹
城乡发展,推动全市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创新引导型科技扶贫新模式有利于深入推进全市科技工
作。目前科技扶贫的重点工作是推动全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
民收入,推动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培养科技人才。通过坚定不移地探
索创新引导型科技扶贫新模式,始终不渝地实施各类科技项目,满怀
热情地培育支持科技企业发展,持续推进我市科技工作支撑统筹城乡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