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渗透以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渗透以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2年3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M arch 2012 第6期总第256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 &Economy N o .6T o tal N o .256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渗透——以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蒙宏叶(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河南洛阳 471003) 摘 要:介绍了信息素质的概念、内涵和现状,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如何渗透大学生的创新活动,从而带动大学生的学习、科研与创新,提高跨世纪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创业就业。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素质教育;大学生创业;河南 中图分类号:G 250(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6—0152—03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教育,更加注重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对社会环境及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的培养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施的精英教育,学生毕业后包分配,基本上不存在就业困难,更谈不上创业压力,所以创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

根据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重视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以及拓展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

为了培养和输送大批的实用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把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正规素质教育之首,一切为了创新,一切为了创业。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的集散地,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着其他部门无法取代的教育职能和优势作用。

高校图书馆具有服务职能、教育职能、研究职能、阅读职能及文献传递、信息咨询、学科导航等重要职能。

因此高校图书馆完全可以通过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为培养输送大批专业性、创新型人才提供信息支持[1]。

当前的就业形势众所周知,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

随着大学扩招,毕业生迅速增加。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即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可以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

然而我们怎样利用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引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是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

1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分析所谓信息素质,是指有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根据此需求来寻检、判断、组织使用信息的能力。

简言之,信息素质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能力。

它是构成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基础。

信息素质的内涵包括:信息意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及信息道德素质。

信息意识素质指对于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和洞察力以及信息自身需求的自我意识;信息能力素质是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查询、信息获取能力,组织、加工、分析能力;信息道德素质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2]。

目前,信息素质教育在高校图书馆教育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文献检索课程教育上。

教育内容的主线为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思路和方法。

作为一门“授人以渔”的方法课程,主要应加强实际操作运用能力的培养,其教学设计主要表现是增加计算机检索内容,培养大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获取消息的能力,使之迅速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检索技术。

我们对一些豫西省属高校图书馆做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状况作了一个问卷调查,发现:47.8%的大学生未接受过网络检索课程培训,75.4%的大学生使用外数据库资料有一定的障碍,14.6%的大学生选择“障碍极大”。

这说明大学生在利用信息资源检索,满足自身深层次需求方面仍存在诸多障碍。

上述调查虽然只是反映个别院校的状况,但也不难看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欠缺。

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重视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加大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深化服务,促进大学生学习、科研与创新,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近年来,随着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教育方式正由原来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现代化信息模式转变。

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得高校图书馆在今后一个时期要更直接地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去。

因此,我们首先要突破“辅助教学”这一意念框框,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简单地认为开设了“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就是发挥了教育职能。

我们的信息素质教育必须走在大学生学习、科研与创新的前列。

通常意义下,我们讲的创新能力就是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利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和系统去获取、管理信息,并能批判地辨析处理信息,不断的掌握新知识、扩充、完善自己的知识,同时,能够有超前的洞察力,推陈出新,从而为实现创新奠定基础[3]。

2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如何渗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2.1 仍要加强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教学与实践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信息检索课中的信息调研、信息分析与选择将非常有助于大学生最佳知识结构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52・收稿日期:2011-12-15作者简介:蒙宏叶(1979-),女,2001年毕业于许昌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助理馆员。

 蒙宏叶・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渗透——以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2012年第6期因此,今后一段时间,我们仍将下大力气巩固文献检索课程,在思想上增加信息检索课的重视度。

在教学内容中,加强包括如何评价检索到的信息价值,如何筛选有用信息,分析与利用可靠内容,如何对有用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形成新思路等的实践引导教育。

把授课重点转移到电子信息资源的获取上,减少中外文检索工具书的理论教学比重,加大电子光盘数据库、中外联机检索系统、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的比重。

努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使其面对浩如烟海的各种信息时,具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博采众长为己所用的判断能力;使其在别人看似习以为常的事情中,却能发现出深刻的思想意义;使其在初露端倪的事情中,却能有一双认识它丰富蕴含的慧眼。

有了这种能力,就有了在大量繁杂的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而这种对有用信息的迅速发掘和对潜在问题的超前预见能力,正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

在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模式上,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减少板书时间,直观生动地讲授计算机检索实例,可直接进行联网多媒体教学,课堂中学生就可以跟着老师的演示一起学习操作检索,从而较好地掌握检索方法和检索策略。

2.2 重视图书馆资源利用,提供个性化创新指导高校图书馆拥有雄厚的图书资源,藏书种类齐全,不仅收藏有大量的工、农、医等学科专业图书,还收藏有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伦理等人文社科类书籍。

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敏锐、思想活跃期,理想信念、意志、兴趣正在形成。

作为第二课堂的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开辟学科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等的多方位教育,促其成长,助其创新。

近年来,不少高校图书馆相继购买了超星电子图书、万方数据库、清华同方期刊数据库等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馆藏,同时也提供了信息素质培养的物质基础和训练场所。

向学生大力宣传图书馆购进数据库的种类和内容,介绍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通过即时多渠道的途径将资源状况传递给读者。

目前图书馆在这个方面主要是通过新书通报、网上公告、新生培训、发放传单等形式向读者介绍传递信息,今后还应尝试更加个性化的方式。

例如,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就利用自身的特色馆藏在阅览室开辟专业欣赏课,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在他们进入某一新课程学习前,开设阅览欣赏课。

同时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中外书刊,极大的扩充了学生的信息量,为学生学习和创新提供帮助。

又如,对本科生新生开设如何利用图书馆讲座,掌握初级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对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进行“文献检索利用”、“数据库检索”的培训,向其研究的课题系统的推荐具有针对性的获取科研方向前言信息的二次文献资料信息,开设论文写作、资料收集等的专业指导。

2010年度,河南科技大学获河南省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4]。

2.3 开展整合信息素质教育模式,指导创新实践整合式信息素质教育模式,即在专业课教学中整合信息教育内容,鼓励教师在课堂时间将学生带到图书馆进行图书馆资源与电子资源使用方面的教育。

图书馆学科馆员与教师密切合作,组织大学生参与课题调研活动,设计相应的专题讲座作为补充的课程目标,布置与课程相关的任务由学生进行检索与科研实践。

学科馆员在学生收集整理、加工资料信息时予以正确的引导,为学生信息处理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实践训练指导。

通过师生的这些合作,这样就会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信息支持。

例如,使学生实地进行图书的排架,使其掌握图书分类法和排架规律,了解馆藏,为培养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对图书馆资源利用能力打下基础。

几年来,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本着“在教学中学”、“在实践中学”的教学服务理念,先后曾举办了上百次的图书馆资源与电子信息资源使用方面的教育培训讲座,为师生读者的创新实践搭建了很好的信息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2011年10月15日~20日,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参赛的6件作品全部获奖,另外还获得世园会专项奖2个,并荣获“全国高等优秀组织奖”。

这是继第十届、第十一届“挑战杯”之后河南科技大学连续获得的又一可喜成绩。

并且在这次大赛中,河南科技大学获科技部专项资助并被授牌“河南省创新方法培训基地”。

“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挑战杯”自1999年起,每2年举办一次,已发展成为近2000所高校参与的科技盛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规格最高的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

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几年来,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坚持以“挑战杯”为龙头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同时,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加大投入,营造氛围,在课内、课外两个课堂,从教学、实践两个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努力塑造以创新为特色的校园科技文化,培养了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提高了整个学校的育人水平。

2011年10月16日~19日,河南科技大学师生在中南地区港澳特区工程训练学术会暨第五届大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创新大塞中,参赛的5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其中,“机械手爬杆器”获得一等奖;“轮腿式机器人”、“遥控式自动黑板擦”等获二等奖,其中“轮腿式机器人”荣获国家实用型专利一项;“连续循环捕鼠器”获得三等奖。

该项大塞已经连续举办5届,涉及机械、制造、设计等十几个专业,对培养学生设计制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意义重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