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墨烯结合量子点制成高灵敏光电探测器

石墨烯结合量子点制成高灵敏光电探测器

3 金美花,等.Au纳米晶在单晶硅(110)表面上的分形生长[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43(3):3774 吕建国,戴结林,宋学萍,等.MoO3纳米纤维TEM图像的多重分形谱[J].功能材料,2008,39(6):10565 范桂荣,徐国财,熊金钰.超声条件下纳米Ag粒子制备与晶形分形生长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24(2):2616 杨英歌,吴润,从善海.分形图像分析及其在纳米ZnO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4,18(4):1407 苏江滨,朱贤方,李论雄,等.聚焦电子束诱导SiOx纳米线表面碳沉积的分形生长[J].科学通报,2010,55(16):16328 王国峰,张凯峰.纳米3Y-TZP陶瓷粉体形貌的分形分析[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2,10(4):3719 陈志文,张庶元,谭舜,等.纳米Mn2O3的制备及其分形凝聚[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8,28(2):22710吴润,伍林,杨英歌,等.纳米ZnO晶须的分形维数及其特征[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4,27(3):22111Claude T.A model for rough surfaces[J].Compos SciTechn,2003,63:108912Eric S,Samd G,Lionel C.Model development for the de-scription of silica particles dispersion in silicone polymer[J].
Chem Eng Sci,2006,61:5664
13Ghanbari K,Mousavi M F,Shamsipur M,et al.Change in
morphology of polyaniline/graphite composite:A fractal di

mension approach[J].Synth Metals,2006,156:911
14Rieker T P,Hindermann B M,Ehrburger D F.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study of the morphology of carbon black
mass fractal aggregates in polymeric composites[J].Lan

muir,2000,16(13):5588
15聂鹏,高霁,王新鑫,等.基于TEM
图像和分形理论的纳
米复合材料分散相粒度分布的评价方法研究[J].工具技


2009,43(3):20

16陈芳,赵学增,聂鹏,等.
基于分形的纳米复合材料分散相
分散均匀性描述

J].塑料工业,2004,32(1):50

17徐涛,雷华.滑石粉填充PP
材料中颗粒分布分形特征及其
与冲击性能的关系[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2,18

(1):
135

18梁基照,吴成宝.
颗粒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拉伸断口的分
形模型[J].材料工程

2008(1):18

19黄晓鹏,万芳新,何春霞.碳纳米管/PTFE
复合材料磨损
表面分形特征研究

J].化工机械,2010(6):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687

石墨烯结合量子点制成高灵敏光电探测器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西班牙塞西斯光学技术研究所用石墨烯结合量子点成功研发出一种混合型光电探测器,灵敏度
是其同类探测器的10亿倍。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预示了石墨烯在光学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新应用。相关论文发表
在最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上

石墨烯在光电子学和光电探测应用领域极有潜力,具有光谱带宽广、响应迅速的优点,但缺点是光吸收能力弱,缺乏产生
多倍载荷子的增益机制。目前的石墨烯光电探测器响应度(一定波长的光在入射功率作用下的输出电流)在0.01A/W以下

研究人员解释说,所需要的是一种迫使更多光被吸收的方法,石墨烯吸收光的效率仅为
3%

。为了提高光吸收率,
他们转

向了量子点。量子点是一种纳米晶体,能根据自身大小吸收不同波长的光。从本质上讲,光电探测器是一种把少量光转化为
微小电流的设备,通过检测电流来确定有多少光进入了设备,或者直接用该电流产生其他反应,比如辅助产生摄影图像

为了制造光电探测器,研究小组首先用标准的胶带法剥离出一层石墨烯作底片,用纳米印刷术在上面印上微小的黄金电
极,然后用喷雾瓶将硫化铅晶体喷在上面。这些胶状晶体包含了各种大小的颗粒,几乎能吸收所有波长的光。他们用不同波
长的光来照射探测器,检测其电阻和电量

在制造量子点时,要保证在量子点和石墨烯之间实现配位体交换最大化,最大困难是找到合适的材料组合。研究人员说

他们经多次试验,终于使内量子效率达到了
25%

。在探测器中,量子点层中的光强烈而且可调,生成的电荷传导到石墨烯,

此电流多次巡回,响应度达到了
10

 

A/W

研究人员还指出,在这种光电探测器基础上,还能造出更多新设备,如数字摄像机、夜视镜以及其他多种传感器设备

(来源:中国科技网)

·511·
分形理论在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郭

 
毅等

相关主题